BLM、脂质体与囊泡.ppt
《BLM、脂质体与囊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LM、脂质体与囊泡.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BLM、脂质体与囊泡,一、人工双层脂质膜 二、脂质体与囊泡 三、双层脂质膜与生物膜模拟 主讲:阮根兰,一、人工双层脂质膜 1963年Mueller、田心棣等首次在水相中制备出人工双分子脂质膜(artificial bilayer lipid membrane,BLM)。1、BLM的制备 能形成稳定双层脂膜的关键成膜溶液的配方。成膜物有:合成及天然类脂(如胆固醇、卵磷脂、十二烷酸磷酸酯、单油酸甘油酯等)、表面活性剂、类胡萝卜素、染料以及多种生物抽提物。溶剂有:液态烷烃、氯仿、低碳醇等。最早应用的制备平面BLM的主要装置如图6.30所示。,2、BLM的一些性质(1)膜的厚度 应用光学衍射、
2、电学、电镜等方法可以测得。BLM的厚度理论上应是两个类脂分子的长度及液态碳氢化合物的夹心层厚度之和,见书上表6.4。膜的颜色与膜的厚度有关,可以根据膜的厚度估膜的颜色。(2)BLM的界面张力 类脂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两亲性,形成BLM时暴露于水相的是类脂的亲水基,而两层类脂分子的疏水基依靠van der Waals力相对聚集。因而在水相中,BLM有两个相界面(双界面),这种表面张力可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实验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3)BLM的电性质 电性质包括导电性、电容、双电层击穿电压和膜电势。有意义的是,BLM的电性质与生物膜的电性质很接近。,(4)BLM的通透性 BLM的通透性是
3、指水、非电解质(主要是非极性和小极性有机分子)和无机离子(如Na+、K+、Cl-等)通过膜的能力。设BLM膜面积为A(c),膜两边浓度梯度为dc/dx,单位时间透过量 J(mol/s)=-AD(dc/dx),或 J=-AD(c/x)物质沿x方向透过膜,D为扩散系数。此式成立条件是浓度梯度均匀,扩散沿垂直于膜平面方向,故透过膜的长度应等于膜厚度tm,故当x=tm时,设D/tm=P,P称为通透系数(渗透系数),可得 J=-APc式中负号表示是从浓向稀扩散(渗透)。离子等带电荷物质易水化,故都难透过BLM。渗透系数与渗透物性质和BLM成分有关。,二、脂质体与囊泡 由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磷脂所形成的球形或
4、椭球形的、单室或多室的封闭双层结构称为脂质体。由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类似结构称为囊泡。有时将以上二者统称为囊泡(或译泡囊)。见右图,1、脂质体 研究较多的是三种类型的囊泡,见下图,囊泡是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在高浓度时的一种聚集体。形成何种形式的聚集体与表面活性分子的空间排布有关。当两亲分子的疏水部分有大的表面积(如分子中有两个碳氢链)亲水基又较大时易形成囊泡和脂质体,即两亲分子的临界堆积参数P小于1是形成囊泡的几何条件(参见书上图5.10 P164)。2、脂质体(囊泡)的制备 脂质体与囊泡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有类脂膜或亲液泡沫扰动法、过滤挤压大小分级法、反相蒸发法、超声法、高压均化器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LM 脂质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