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ppt
《《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ppt(3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动控制系统,电气工程系张和生,绪论,自动控制系统的几个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连接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几个概念,1.自动控制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一物理量自动地按预定的规律进行。2.系统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几个概念,3.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4.自动控制理论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几个概念,5.拖动应用各种原动机使生产机械产生运动,以完成一定的生产。6.电力拖
2、动用各种电机作为原动机的拖动方式。,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按输入量变化的规律恒值控制系统特点:系统的输入量是恒值,并要求系统的输出量相应保持恒值。例子:自动调速系统、恒温控制系统、恒压、恒流系统,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随动系统特点:系统的输入量是变化的,并要求系统的输出量跟随输入量的变化。例子:刀架跟随系统、火炮控制系统、雷达导引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过程控制系统特点:对生产过程自动提供一定的外界条件,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粘度、浓度等参量保持恒定或按一定的程序变化。对其中的每一局部,可以是随动系统,也可以是恒值系统。例子:化工厂控制系统。,二.自动控制系统
3、的分类,2.按数学模型分类数学模型描述系统内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静态模型变量各阶导数为零的条件下。,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线性系统定义:数学模型为线性微分方程式的控制系统。特点:a.系统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关系是线性b.各环节和系统均可用线性微分。c.可用叠加原理和拉氏变换。,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非线性系统定义:数学模型为非线性微分方程式的控制系统。特点:系统中有非线性环节。,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按系统传输信号对时间的关系分类连续控制系统特点:控制作用的信号是连续量或模拟量。例子:调速系统、随动系统。数学模型用微分方程描述,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离散控制系统特点:控
4、制作用的信号是断续量或数字量或采样数据量。例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用差分方程描述,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4.按系统有无反馈环节分类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三.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信号的传递、加工和比较。,四.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包含:稳定性、稳态特性、动态特性稳定性:系统的首要条件稳态特性:稳态误差动态特性:动态跟随特性,动态抗扰特性,五.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定性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对系统校正工程实践,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 电机学、自控原理、电子技术后续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内容 直流
5、电机自动控制系统 交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要求 1.掌握基本的理论、分析方法、和典型的应用 2.学习本课程的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在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上有提高。,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何学好本课程1.复习+综合2.学习做读书报告,七.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从本质上讲,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1.实时数据采集2.实时决策3.实时控制,七.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类:1.联机在线方式2.脱机离线方式,七.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实时的概念: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
6、,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相应。,交流调速系统简介,第六章 交流调速引导,第六章 交流调速引导,异步电机的特点:高阶、非线性、多变量异步电机的调速:n n1(1-s)60f1(1-s)/pn-转子转速 n1-旋转主磁通的转速s-转差频率 p-定子绕组的极对数s=f(U1、r1、x1、r2、x2),6.1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一.常见分类降电压调整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绕线转子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调速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变极对数调速变频调速,6.1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二.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 P2=(1-S)Pm-拖动负载的有效功率 Ps=S Pm-转差功率(转子铜耗)1.转差功率消耗型
7、Ps转成热能形式 降电压调整 电磁转差离合交调速 绕线转子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调速,6.1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2.转差功率回馈型 Ps一部分被消耗掉,大部分通过变流装置回 馈电网或转化为机械能予以利用。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6.1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3.转差功率不变型 转子铜耗不可避免,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的消耗基本不变。效率最高。变极对数只能有极调速,应用场合有限。变频调速最有发展前途,6.2 闭环控制的交流变压调速系统,异步电机模型,异步电机模型,异步电机机械特性,当电机电路参数不变时,在一定转速下,转矩正比于电压的平方,异步电机机械特性,一:异步电动机改变电压时的机械特性,
8、根据电机学原理,并假设:(1)忽略空间和时间的谐波。(2)忽略磁饱和。(3)忽略铁损。1=1+x1/x2=1,一:异步电动机改变电压时的机械特性,异步电机在不同的电压下的机械特性。高转子电阻电机在不同电压下的机械特性。,二 闭环控制的变压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变压调速 D 小。高转子电阻电机的机械特性软。D=2以上时用带转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第七章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VVVF),-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7-1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电机调速时希望磁通量m为额定值不变 三相异步机每相电势 Eg=4.44f1N1KN1m f1-定子频率 KN1-基波绕组系数 N1-定子每相绕组串联匝数 m
9、-每极气隙磁通量(Wb),一.基频以下调速,f1从额定f1n向下调。要求:Eg/f1=常数。因为E不易控制,当E较大时,忽略定子绕组的漏感压降 U1=Eg U1/f1=常数 低频时,x1大,不能忽略 所以U1 需提高。,二.基频以上调速,频率从f1n上升,U1只能升到U1n(额定电压)。迫使m下降。相当与直流电机弱磁升速变频调速控制特性(P198),7-2 静止式变频装置,间接变频 AC-DC-AC直接变频 ACAC,一:间接变频装置(AC-DC-AC),可控整流器变压 调压调频在两个环节上进行 U1/F1 较低时,电网端功率因数低 输出谐波大2.不控整流、斩波调压。逆变器变压 电网输入功率高
10、 输出仍有谐波3.不控整流、PWM变压变频 电网功率因数高 谐波减少,二:直接变频装置(AC-AC),交交变频周波变换,三:电压源和电流源变频器,1.电压源 输出电压阶梯波、矩形波。2 电流源 输出电流矩形波、阶梯波。根本区别:用什么储能元件缓冲无功能量,三:电压源和电流源变频器,电压源变频器:ACDC AC变频器中中间直流环节主要采用大电容滤波时,直流电压波形平直。理想情况下是一内阻抗为零的恒压源,输出交流电压是矩形波或阶梯波电流源变频器 ACDCAC变频器中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滤波时,直流回路中的电流波形比较平直。对负载来说是一个恒流源。因为电机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会等于1.0,所以中
11、间直流环节与电动机之间总存在无功功率的交换。,7-3 SPWM逆变器,电压频率协调控制 若整流器可控,则(1)两个可控功率环节-复杂。(2)中间环节大电感、大电容、系统动态响应缓慢。(3)整流器可控,功率因数(供电)随频率下降而变差,并产生高次谐波电流。(4)输出为六阶梯波 1964年 德 A.schonung 提出PWM。,7-3 SPWM逆变器,PWM方法 控制逆变器功率开关器件导通或断开,其输出端即获一系列宽度不等的矩形脉冲波形,从而决定开关动作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规律的控制方法。改变矩形脉冲宽度-逆变器输出交流基波电压幅值。改变调制周期-逆变器输出交流基波电压频率。,7-3 SPWM逆变器
12、,特点:(1)只有一个可控功率环节。(2)用不可控整流器,使电网功率因数与逆变器输出电压大小无关而接近1。(3)调频同时调压,与中间直流环节的元件参数无关,加快了系统的动态响应。(4)输出电压波形好,能抑制或消除低次谐波。,7-3 SPWM逆变器,一.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思想 期望其输出电压是纯粹的正弦波形 把正弦波形半波分成N等分。把每一个等分的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一个与 面积相等的等高矩形脉冲来代替 矩形脉冲的中点与正弦波每一等分的中点重合 因为各脉冲幅值相等 所以逆变器可由恒定的直流电源供电 整流电压=逆变器脉冲幅值实现方法 软件计算 调制(,一)工作原理 参考信号振荡
13、器 其频率决定逆变器输出的基波频率 载波信号:公用 分别与每相参考电压比较后,给出“正”或“负”的饱和输出调节参考信号频率和幅值 可平滑调节逆变器输出的基波频率和幅值 控制方式 单极式:正弦波半个周期内每相只有一个开关器件开通或关断 双极式:控制逆变器同一桥臂上下两个开关器件交替通断,处于互补的工作方式,(二)逆变器输出电压与脉宽的关系 单极式SPWM 脉冲幅值1/2Us.在半个周波内有N个脉冲,个脉冲不等宽 但中心间距一样,等三角波的周期令 第 个矩形脉冲宽度为 其中心点相位角 因为从原点始只有半个三角波,因为输出电压波形 负半波左右对称,是一个奇次周期函数把N个矩形脉冲代表的 代入上式,须
14、先求的每个脉冲的起始和终止相位角设 所需逆变器输出的正弦波电压幅值 Um,因为矩形脉冲面积=该区段正弦曲线的面积相等 第I个矩形的宽度 第i个脉冲起始角度 终止角 代入上式的:,K=1的输出电压的基波幅值 当半个周期内N较多时 较小结论:输出基波电压幅值U1m 与各次脉宽时,实现了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基波幅值的平衡调节所以 Uim=Um输出电压的基波正式调制时所要求的正弦波,(三)对脉宽调制的约束条件 逆变器主电路的开关器件在其输出电压半周内开关N次 器件本身的开关能力与主电路的结构及其换流能力有关 所以PWM用于交流调速系统受到约束(1)开关频率 开关频率限制其,(2)调制度 调制的脉冲波有最小
15、脉宽与最小间隙的限制目的:保证脉冲宽度大于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Ton与关断时间Toff要求:参考信号幅值 不能超过 载波峰值的某一系列数 所以定义调制度 M=Um/Utm M,1,二:SPWM逆变器的同步调制和异步调制 定义 载波比N=载波频率/调制波频率 1.同步调制 N=C 变频是 fr与ft同步变化所以 逆变器输出电压半波内的矩形脉冲数固定不变 缺点:输出频率低时 谐波显著上升,使负载电机产生较大的脉冲转矩和较强的噪音,2.异步调制 N C 一般使参考信号频率fr改变 ft载波频率不变 所以提高了低频时的载波比 缺点:难保证相位对称,3.分段同步调制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采用同步调制,保持输
16、出波形对称的优点当频率减小使载波比分段有级地增加 从输出接近正弦 N 好 从逆变器本身 N 不能太大 所以 N逆变器功率开关器件的允许开关频率/频段内最高的正弦参考信号频率,三:SPWM控制模式及其实现摸电 数电 专用芯片 软件(计算机)(一)自然采样法 按正弦波与三角波的交点进行脉冲宽度与间隙进行时间的采样,从而产生SPWM波形叫自然采样法 所以 在逆变器输出的一个周期内,正弦波与三角波有2N个交点,T2 逆变器功率开关器件导通时间脉冲时间f1 t3-间隙时间 Tc=t1+t2+t3 设三角波幅值 所以正弦调制波 Ur=MsmW1 t W1 正弦调制波频率逆变器输出频率 因为A B 两点对三
17、角波 载波中心线不对称 把t2分成 用相似,(二)规则采样法 弥补自然采样法的不足 设法使SPWM波形的每一个脉冲都与三角波中心线对应 使t1=t3 减少计算工作量 在三角波固定时刻(正峰值或负峰值)找到正弦调制波上对应电压值,用值对三角波进行采样 用正峰值采样 用负峰值采样,脉宽:间隙 多相 因为三角载波是共用的,可在同一 载波内获得三相SPWM 脉冲两侧间隙时间相等,(三)指定谐波消除法 从消除某些指定次数的谐波出发,来确定各个脉冲的开关时刻.严格意义上并非SPWM(即三角波和正弦波比较)(四)高开关频率的电流滞环控制SPWM逆变器 引入原因:电压源型逆变器当负载出现低阻抗或短路是,将产生
18、严重的冲击电流 实行电流控制:由控制电路或微型机产生给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参考电流 与实际的电流检测信号 相比较,偏差经 HDC-滞环比较器控制逆变器该相上下两个桥臂GTR的通或断,7-4异步电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稳态机械特性,基频一下:恒压频比带定子压降补偿的控制方式,保持 不变一:恒压恒频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U1 W1恒定是 S很小忽略分母中的含S项 S很小时转矩近似与S成正比 S=1 忽略分母中,二:电压 频率协调控制下的机械特性异步机带TL负载 1.恒压频比控制(U1/W1=C)因为 带负载时转速降机械特性基本平行下移最大转矩Temax随W1下降而下降,采取补偿定子压降增大Temax
19、适当的增加U1可增强带负载能力,2.恒Eg/W1控制 Eg气隙(互感)磁通在钉子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势 Es 定子全磁通的感应电势 Er转子全磁通的感应电势(折合套定子边)因为电磁转矩基本公式 S很小忽略分母中含 项 S=1忽略分母中,Eg/W1控制发生最大转矩是的转差率最大转矩3恒Er/W1控制 把U1/W1中U1继续提高,使之补偿 上压降得Er/W1检测 此时Te是一直线与直流机性能相似,如何得到Er/W1=C 因为气隙磁场幅值 对应于Eg 转子全磁通幅值 对应于Er基频以上:电压不变,只提高频率的恒功率弱磁调速,7-4异步电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稳态机械特性,复习,异步电机等效模型,复习,
20、异步电机等效模型(教材),R1,R2:定子每相电阻和折合到定子侧的转子每相电阻Ll1,Ll2:定子每相漏感和折合到定子侧的转子每相漏感Lm:定子每相绕组产生气隙主磁通的等效电感,复习,控制策略:基频以下采用恒压频比带定子压降补偿的控制方式,保持磁通不变。,复习,一:恒压恒频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当U1、1恒定时异步电机正常运行时,S很小。可以忽略分母中含S的项。此时转矩近似与S成正比。,一:恒压恒频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当U1、1恒定时异步电机低速运行时,S接近于1。可以忽略分母中含R2的项。此时转矩近似与S成反比。,一:恒压恒频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下的机械特性,
21、1.恒压频比控制(U1/1=C),对统一转矩,s 1 基本不变。,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下的机械特性,1.恒压频比控制(U1/1=C),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下的机械特性,2.恒Eg/1控制,Eg气隙(互感)磁通在定子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势 Es 定子全磁通的感应电势 Er转子全磁通的感应电势(折合套定子边),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下的机械特性,S很小忽略分母中含s项,转矩和s成正比。S=1忽略分母中R2,转矩和s成反比。,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下的机械特性,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恰当提高电压,使之克服定子压降,能维持Eg/1 恒定。Eg/1 控制发生最大转矩是的转差率,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下的
22、机械特性,3 恒Er/1 控制 把U1/1中U1 继续提高,使之补偿Ll2 上压降得Er/1控制。,机械特性是一条直线。,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下的机械特性,如何得到Er/1=C 因为气隙磁场幅值m对应于Eg 转子全磁通幅值rm对应于Er Er=4.44f1N1KN1rm 转子全磁通幅值rm=C控制。,7-5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引言,恒压频比控制可获得较硬的机械特性。若生产机械对调速系统静动态性能要求不高,可采用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分类:电压源变频器电流源变频器 例子:风机、水泵、压缩机。锅炉、空调、电梯等等。,一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压源变频调速系统,1.结构 可控整流
23、-用电压控制环节控制其输出电流电压 电压源逆变器用频率控制环节控制其输出。,一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压源变频调速系统,1.给定积分器,因为转速开环,阶跃信号会使电机产生大的冲击电流,所以加了GI 给定积分器。GI:将U*转变成按给定率逐渐变化的斜率信号Ugi,从而使电机电压和电流都能平缓递变化。软启动器,1.给定积分器,第一级:高放大倍数的极性鉴别器。(R1 100R0)U1饱和。只管极性不管大小。第二级:反向器第三级:积分器,1.给定积分器,2.绝对值变换器,引入原因电机旋转方向取决于变频电压的相序不需在电压和频率的控制上反映极性,所以 用绝对值变换器电路将Ugi变换成其绝对值信号Uabs。
24、,分析时注意:Ugi与给定极性相反。,2.绝对值变换器,3.电压控制环节,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内环:ACR限制动态电流,兼起保护作用。外环:AVR控制电压输出。电压频率控制信号加到AVR前,要通过GF(函数发生器),把给定电压提高一些以补偿定子阻抗压降。,3.电压控制环节,1.Uabs=0,输入Ub,Kgf=(R1+R2)/R02.Uabs 0,输入Ub,Uabs Kgf=(R1+R2)/R0 当Uabs 增大,输出变正。3.当Uabs 增大,使二极管导通,Kgf=R2/R0。,4.频率控制环节,压频振荡器、环形分配器、脉冲放大器组成。,GVF压频振荡器:电压转换成脉冲。DRC环形分配器:六
25、分频作用的计数器。AP脉冲放大器:保证脉冲功率和宽度。,二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流源变频调速系统,1.结构 可控整流-用电压控制环节控制其输出电流电压 电流源逆变器用频率控制环节控制其输出电压。差别在于滤波环节。,二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流源变频调速系统,电流源:滤波环节。电压控制:控制目的。易于实现四象限运行。,二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流源变频调速系,电流源:滤波环节。电压控制:控制目的。易于实现四象限运行。,二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流源变频调速系,回馈制动和四象限运行电流源变频调速系统的显著特点。,7-6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引言,可采用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适于生产机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系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