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和生物膜》PPT课件.ppt
《《脂和生物膜》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和生物膜》PPT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脂类和生物膜,一、脂类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脂类,脂肪,可变脂,磷脂,糖脂,固醇,基本脂,第一节 脂类特性,二、脂肪酸是许多脂的成分,生 物 体 内 的 脂,1.单纯脂(1)中性脂 含甘油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月桂酸(C12H24O2)CH3(CH2)10COOH 豆寇酸(C14H28O2)CH3(CH2)12COOH 棕榈酸(C16H32O2)CH3(CH2)14COOH 硬脂酸(C18H36O2)CH3(CH2)16COOH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C18H34O2)CH3(CH2)7CH=CH(CH2)7COOH 亚油酸(C18H32O2)CH3
2、(CH2)4CH=CHCH2 CH=CH(CH2)7COOH(2)蜡 2.复合脂(类脂)磷脂 糖脂 硫脂 3.非皂化脂 萜类 甾醇,三、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生物膜的结构组分: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胆固醇,糖脂极性头部:磷酸基、醇基、含氮碱疏水尾部:烃链,能量贮存形式:动物、油料种子的甘油三酯 激素、维生素和色素的前体:萜类、固醇类、二十碳四稀酸 化学信号:PIP2 保护功能:动物的脂肪组织,植物的蜡质,三酰甘油(甘油三脂):简单三脂酰甘油 混合三脂酰甘油二酰甘油(甘油二脂):单酰甘油(甘油单脂):蜡:长链脂肪酸+长链一元醇(或固醇),第二节 脂酰甘油和脂肪,脂肪(三酰甘油),1分子甘油和3分
3、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的酯。,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软脂酸(16C)、硬脂酸(18C),不饱和脂肪酸,含1个双键(油酸),含2个双键(亚油酸),含3个双键(亚麻酸),含4个双键(花生四烯酸),脂肪酸的结构特点线形不分支,饱和脂肪酸:软脂酸(棕榈酸),n-十六酸,16:0 硬脂酸,n-十八酸,18:0 花生酸,n-二十酸,20:0,不饱和脂肪酸:1-6个双键油酸:顺-十八碳-9-稀酸,18:19c,亚油酸(-6):顺,顺-十八碳-9,12-二稀酸,18:29c,12c-亚麻酸(-3):全顺-十八碳-9,12,15-三稀酸,18:39c,12c,15c花生四稀酸(-6):全顺-二十碳-5,8,11,14四
4、稀酸,20:4 5c,8c,11c,14c二十二碳六稀酸(DHA)(-3):全顺-二十二碳-4-7-10-13-16-19六稀酸,22:6 4c,7c,10c,13c,16c,19c,1、生物膜中多是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膜流动性 降低膜相变温度,抗寒冷2、PUFA能降低血脂,PUFA的研究价值,1、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 fatty acids亚油酸和-亚麻酸,称为必需脂肪酸。2、皂化值(评估油的质量)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KOH的毫克数,3、酸值(酸败程度)中和1 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KOH毫克数。4、碘值(不饱和键的多少)100克油脂吸收碘的克数。,二、花生四稀酸的衍生物,
5、前列腺素凝血恶烷白三稀,第三节 甘油磷酸酯类,H,H,X,非极性尾,非极性尾,极性头,磷脂在水相中自发形成脂质双分子层。,甘油磷脂: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一分子氨基醇(如胆碱、乙醇胺、丝氨酸或肌醇)组成。,一、甘油磷脂1、结构与分类(1)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HOCH2CH2N+(CH3)3(胆碱)(2)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HOCH2CH2N+H3(乙醇胺)(3)磷脂酰丝氨酸(PS)HOCH2CHCOO-(丝氨酸)N+H3,(4)磷脂酰肌醇(PI)图(5)磷脂酰甘油(PG)(6)二磷脂酰甘油,二、鞘磷脂 1、组成:鞘氨醇 脂肪酸 磷酸 胆碱或乙醇胺,由1分子脂肪酸,1分子鞘氨醇或
6、其衍生物,以及1分子极性头基团组成。,鞘脂类,鞘磷脂类,脑苷脂类(糖鞘脂),神经节苷脂类,第四节鞘脂类,神经酰胺,胆碱鞘磷脂,葡萄糖苷神经酰胺,乳糖苷神经酰胺,神经节苷脂,一、鞘氨醇,二、神经酰胺鞘脂类的核心结构,由鞘氨醇氨基以酰胺键与长链(1826C)脂肪酸的羟基相连。,鞘脂类,第五节糖脂 glycolipid,1、甘油糖脂单(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 6磺基Glc甘油二酯植物的叶绿体和微生物的质膜富含甘油糖脂,2、鞘糖脂(神经酰胺糖脂)单糖、双糖或寡糖通过O-糖苷键与神经酰胺相连脑苷脂:半乳糖苷神经酰胺、葡萄糖苷神经酰胺硫脑苷脂:脑苷脂被硫酸化,在生理pH下带负电荷。神经节苷脂:寡糖链(带有一
7、个或多个唾液酸残基)与神经酰胺形成的鞘糖脂,,3、糖脂的生物学功能(1)细胞结构的刚性(2)抗原的化学标记 血型抗原(3)细胞分化阶段可鉴定的化学标记(4)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5)授予细胞与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倾向。,要点:血桨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1)乳糜微粒,运输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脂,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adipose组织。(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肝脏中生成,将脂类运输到组织中,(3)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运输到组织,(4)高密度脂蛋白(HDL,3),也是在肝脏中生成,清除细胞膜上过量的胆固醇。,第六节 脂蛋白(Lipop
8、rotein),载脂蛋白:脂质的增溶剂 脂蛋白受体的识别部位(细胞导向),第七节萜类和固醇类化合物,统称为类异戊二烯类(isoprenoid)一、萜类二、固醇类 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一类醇、酸及其衍生物。包括:固醇、固醇衍生物。,1、胆固醇(二氢胆固醇、7脱氢胆酸、胆固醇酯)(1)、结构(2)、性质 白色、斜方晶体。a.醇基可与脂酸成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b.双键可加氢,(3)、分布及功能脑及神经组织中,肝、肾、肾上腺、卵巢等合成固醇激素的腺体 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羟基极性端分布于膜的亲水界面,母核及侧链深入膜双层,控制膜的流动性,阻止磷脂在相变温度以下时转变成结晶状态,保证膜在低
9、温时的流动性及正常功能。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2、植物固醇不能被动物吸收和利用。豆固醇(大豆中)麦固醇(麦芽中)3、酵母固醇麦角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可转化成维生素D3。,三、固醇衍生物1、胆汁酸图与脂肪酸或其他脂类结合(胆固醇,胡萝卜素)成盐,乳化肠腔内油脂,增加脂肪酶作用位点,便于油脂消化吸收。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种)(2)性激素雄性激素:睾丸酮雌性激素:雌二醇、黄体酮,电镜下表现出大体相同的形态、厚度69nm左右的3片层结构。,一、膜的化学组成,1.膜脂:主要是磷脂、固醇和鞘脂。当磷脂分散于水相时,可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脂和生物膜 生物膜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