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界面化学》PPT课件.ppt
《《胶体与界面化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体与界面化学》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基本概念,第一节 胶体与表面,一、胶体与胶体分散体系目前科学地将颗粒大小在10-610-9m这样的物质(不管其聚集状态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称为胶体。胶体与其分散在其中的介质组成分散体系,介质可以是气、液和固体并与胶体颗粒间存在相界面,因此它还是高分散的多相的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一般是两个组分以上的多组分体系,不过也存在极为罕见的单组分胶体分散体系,这类分散体系是液体,但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出现的涨落现象,一些分子会在液态内部聚集成较大的聚集体,这种分散体系称为类胶体(iso-colloid)分散体系。,聚合物或大分子量物质,聚合物或大分子量物质过去也称之为胶体分散体系的物质。如蛋白质
2、,纤维素以及各种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其尺寸也在胶体范围、并具有胶体的某些性质,比如慢扩散性,不透过半透膜,电泳行为等。因此过去也把它们作为胶体与表面化学的讲解内容。但由于其迅速的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大分子家族,而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去研究,不过它的某些理论和研究方法确系胶体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二、表面和界面,表面(surface):是指凝聚相与真空,空气或其蒸气间的交界界面(interface):是指凝聚相与其他相间的交界面。水的表面张力是水的表面(与空气或蒸汽的交界面)上的表面张力,约为72.810-3N/m;水和苯间界面张力为3510-3N/m;水与汞间界面张力为37510-3N/m。由
3、此可见,界面张力值决定于相邻相的物质。,相边界上“面”的含义,这里所说的“面”是指相边界上的化学概念上的而非数学概念上的面。数学面只有面积而无厚度,而化学面是有一定厚度的,起码有几个分子大小的厚度(图1-1B),,图11A所示在面上相的性质(如密度、浓度等)发生突变是不可思议的,而相的性质逐渐变化才是可理解的。如图1-1B所示。但在描述它时,由于其厚度值与两相本体尺寸比较可忽略不计近似为零。,(一)比表面能,随物质分散程度的增加,其表面积和比表面积要增加。物质的细分过程需要外界做功,并以表面能的形式储存于表面之上,因此物质表面分子较内部分子有更高的能量,其差值称为表面过剩自由能,或表面能。关于
4、液体表面上的过剩自由能,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受力情况就不同于液体内分子的受力情况 如图所示:,图1-2表面相与体相分子受力情况示意图,表面分子较内部分子有较高的能量,这个差值就是表面(过剩自由)能。,比表面过剩自由能或比表面能,在恒温、恒压和恒组成时,可逆地增加表面积所做的表面功等于表面自由能增量:,表面积增加越多,所消耗功也越多,表面能增量越大,故:,写成等式:,的物理意义:在恒温、恒压和恒组成时,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引起的表面能增量。其单位是J/m2或N/m。称为比表面过剩自由能或比表面能。,(二)表面张力,图13示出在铁丝圆框之中有松散的当中封闭的连线,并蘸上肥皂膜,当用烧热的铁丝,将线中的膜
5、刺破时,发现连线当中的封闭线立即紧绷起来成为环形线,仿佛四周有均匀的力拉动这个线似的。图14示出一个用金属丝弯成的矩形框架,其中一个边是可滑动的,且认为滑动时不存在任何阻力,并蘸取肥皂液形成具有前后两个表面的膜。,图14,图13,从力的角度分析其物理意义,图1-4去掉下面的力F时,滑动边就因液膜的收缩拉回一个距离,(以减少表面能)。这个回缩力与F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现在假定加上力F,滑动边往下运动的距离。在此过程中,表面积增量为(2表示液膜有两个表面)。环境对体系做功为,这个功为等于表面能增量:这样比表面能又有了新的定义表面张力,即垂直作用在单位边长且与液面相切的力,这个力力图使液面收缩。由定
6、义可知,其单位为N/m。,需要注意的几点:,1.务必区分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2.务必注意温度的影响。3.压力和体系运动情况等其他因素对的影响。4.任何界面和表面,包括固体表面,固液界面均存在界面张力。由于固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远大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固体的界面张力大得多。的两个物理概念即比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一个实质(从单位可看出)的两个方面,前者从能量出发,后者从力出发,以便更方便的解释一些问题。比如,解释液膜问题用力方便,而解释液面收缩趋势从能量角度分析更方便,但这决不意味着前者不能用能量后者不能用力分析。,三、胶体与表面的联系桥梁,随着颗粒因分散而变小,表面积越来越大,表面能也越来越大,表
7、面功就不容忽视了。现以数据说明:如边长各为1m的1m3的水,表面积为6m2,其表面能6=0.437J,与体系的几千千焦的能量相比,这个能量完全可以不考虑。若将这一吨水分散成边长为10-7m的小立方体,则其总表面积增至6107m2,表面能增至4370kJ,这个能量显然不能忽略,因为它与体系的能量处于相同的数量级。由此可见,微小尺寸的物质表面有很大的表面能,因此表面张力就是联系二者之桥梁。,四、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应用,分析化学:吸附指示剂,离子交换,浊度法,沉淀过滤性能,凝胶色谱。物理化学:成核过程,过冷,过热,过饱和等亚稳状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电泳,渗透与平衡,病毒,核酸,蛋白质及血液学。环
8、保科学:气溶胶,烟雾,烟尘,泡沫,污水处理。材料科学:粉末冶金,合金,陶瓷,特种纤维以及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前景广阔的纳米材料。化工生产:催化剂,染料、颜料、洗涤剂、吸附剂,润滑剂。石油科学,地质学和土壤科学:石油工业中的三次采油,乳化,土壤保墒,浮选矿物。日用消费品:牛奶,乳制品,豆浆,啤酒,日用化妆品,装饰用品。,第二节 分散体系,一、分散体系的分类及其特性比较 一些分散体系举例,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的量度,即可用分散相的大小表示,又可以用分散度D表示,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比表面积Asp表示。比表面积,就是单位体积V(或单位质量m)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A:,或,式中是物质的密度。立方体和球体的表达
9、式最简单:,或,立方体,球体,或,若分散相粒子直径或当量直径小于10-9m,称为低分子分散体系;若大于10-6m,称为粗分散体系;那些分散相粒子处于10-610-9m之间的分散体系称为胶体分散体系。由于大分子量物质也处在胶体分散相尺寸范围内,故聚合物也是胶体。,二、胶体分散体系的分类,(一)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物质的状态分类,(二)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相互作用分类,这种分类法只适用于分散介质为液体(主要是水)的胶体分散体系,按分散相与介质的亲和力划分。,还有一类物质,如日常所用的肥皂和洗衣粉等,这类物质的分子由两部分组成,一端是亲油的烷基、苯烷基等,而另一端是亲水基,如羧基、磺酸基等,这样的物质
10、称为两亲物质。,(三)按分散程度分类,粒径大于0.2m光学显微镜可见的最小颗粒为微粒子。而d0.2m显微镜不可见者为超微粒子,这其中粒径在5200nm(即0.2m)者称显微粒子,而粒径小于5nm者,超级显微镜也不可见者为次微粒子。如果分散相粒子形状、大小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完全一样的为单分散体系或均分散体系,否则为多分散体系。,(四)按分散相粒子间作用分类,1.自由分散体系 这类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粒子的浓度很低,粒子间距很大,分散相粒子之间作用力很小,故彼此独立,不形成结构,粒子可进行布朗运动、重力沉降等独立运动。2.内聚分散体系 在这类分散相浓度很大的分散体系中,因分散相粒子间具有较大作用力而
11、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粒子不能独立运动,只能在网络点(类似晶格点)附近振动。大分子溶液、不规则形状(尤其是针状和片状)粒子的浓溶胶和悬浊液等均属于这类体系,往往具有固体的某些性质如弹性等。,三、小粒子表面的重要性,随物质的的细化,其表面积迅速增大,比表面积也增大,表面能的增加使其与体系的能量相比达不容忽视的地步。,第三节 分散相粒子的形态特征,一、粒子形状及描述方法 规则形状的粒子可以用某些特定量规范。例如,球形用半径R;椭球形用长轴a和短轴b;立方体用边长;棒状用棒长和其圆形截面半径R。(一)单参数法。即把所有的粒子视为球体,并用当量球的直径描述之。1.平分面积直径法 2.面积比较法,平分面积直
12、径法 面积比较法,(二)双参数法,若用两个参数描述更合理些,尤其对如下图所示的长椭双参数法。由左至右:球形、长椭球形、扁椭球形、棒状或针状和平盘形球、扁椭球、棒状和盘状粒子,用两个半径参数描述十分准确:为球形、为长椭球形(如橄榄球)、为扁椭球形(如铁饼)、为棒状(如圆柱体)、为平盘形(如食用饼)。,双参数法。由左至右:球形、长椭球形、扁椭球形、棒状或针状和平盘形,(三)多参数法,无疑参数越多,描述粒子形状越准确。但从实验角度和数学处理角度分析也越发困难了。在描述团状粒子形状和大小时,那些长链大分子具有很强的柔韧性,会在剧烈的热撞碰而不能伸展开来,形成无规线团(random coil)。用线团的
13、半径来描述大分子的伸展程度,其数学模型有两种,一种是令线团一端在坐标原点,另一端在体积元中(下图A);另一种线团一端在原点,另一端在的体积元中(下图B)。溶剂化作用以及不包容体积的存在,使这种“任意缠绕”受到限制,见下图C。,二、多分散性,若分散相粒子在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致,则为单分散体系,否则为多分散体系。应用的是统计平均方法,由每个粒子的当量直径,其数学平均值公式为:,比如这400个粒子的直径范围01.2m,则不妨将其分成12级,每级级差为0.1m,级标数据是这一级分中粒径的中间值。,粒子尺寸分布曲线的绘制,所谓分布曲线就是dini或difi图。如果这些粒子划分的级数较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胶体与界面化学 胶体 界面 化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