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和胸膜检查》PPT课件.ppt
《《肺和胸膜检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和胸膜检查》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胸部体格检查谭仕碧,胸部区域,胸廓组成,第七章 胸部检查 重点是肺、胸膜、心脏及血管检查。温暖。暴露。检查应从前胸部开始,然后再检查两侧胸部及背部,全面系统地按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的顺序进行。第一节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一、骨骼标志 1胸骨角 与第二肋软骨相连,平心房上缘,气管分叉,第5胸椎水平。2肋骨与肋间隙 3肩胛下角 平第七或第八肋骨 4脊柱棘突 以第七颈椎最为突出,肋骨,12对,1-7分别与胸骨相连,8-10肋骨与三个联合到一起的肋软骨连接后再与胸骨相连,11-12肋骨-浮肋,肋间隙:,腹上角:,(胸骨下角),由7-10肋软骨与胸骨下端构成,70-1100角度与呼吸、体形有关,标志:
2、,肝左叶、胃、胰腺,剑突:,肩胛骨:肩胛下角(第7或第8肋骨水平)脊突:后正中线标志;第七 颈椎棘突-计数胸椎标志肋脊角: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夹角,二、胸部分区1胸骨上窝2锁骨上窝3锁骨下窝4腋窝5腹上角6.肩胛上区 7肩胛区 8肩胛间区 9肩胛下区10.肋脊角,三、胸部体表标志线1前正中线2锁骨中线3腋前线4腋后线5腋中线6肩胛线7后正中线。,自然陷窝,锁骨下窝,锁骨上方的凹陷处相当于二肺尖的上部,锁骨下方的凹陷处下方为第三肋骨,胸骨柄上方的凹陷处气管位于其后,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处,为肩胛冈以上区域,上外界为斜方肌,二肩胛下角连线至十二胸椎之间区域,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解剖区域,垂直
3、线标志,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胸骨线,胸骨中线,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线,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线,腋中线,腋前线,腋后线,腋窝前皱壁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腋窝后皱壁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肩胛线,后正中线,脊柱中线,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一、胸壁 1胸壁静脉 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建立侧支循环时,胸壁静脉可充盈或曲张。在哺乳期,女性乳房附近的皮下静脉可较明显。2皮下气肿 用手按压皮肤或听诊器加压听诊有握雪感或捻发感。见于肺、气管、胸膜受伤或病变,产气杆菌感染或气胸穿刺。3胸壁压痛 炎症、肿瘤浸润、肋
4、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肋骨骨折等。胸骨压痛或叩击痛白血病患者。,二、胸廓,(一)正常胸廓 前后径与横径之比约为11.5,小儿和老年人前后径略小于或等于横径。(二)异常胸廓 1桶状胸 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亦见于一部分老年人及矮胖体型的人。2扁平胸 见于瘦长体型者,也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3佝偻病胸 鸡胸。佝偻病串珠。肋膈沟。漏斗胸。见于佝偻病,扁平胸,桶状胸,鸡胸,4脊柱畸形所引起的胸廓变形 脊柱前凸多发生在腰椎。脊柱后凸多发生在胸椎,常见于胸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老年人、骨质软化症。脊椎侧凸见于胸椎疾患、长期姿势不正或发育畸形。5.胸廓一侧或局限性变形 局
5、限性胸壁隆起见于心脏肥大、大量心包积液、主动脉瘤、胸内或胸壁肿瘤、胸壁炎症、皮下气肿等.肋骨软骨炎有一个或多个菱形痛性较硬包块,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肋骨骨折时,骨折部位局部突起,骨摩擦音。一侧胸廓膨隆见于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液气胸、胸内巨大肿物等。一侧或局限性胸廓凹陷多见于肺不张、肺萎缩、肺纤维化、广泛肺结核、胸膜增厚粘连、肺叶切除术。,三、乳房 正常男性乳头位于双侧锁骨中线第4肋间隙。(一)视诊 注意两侧乳房的大小、对称性、外表、乳头状态及有无溢液等。一侧乳房明显增大-先天畸形、一侧哺乳,炎症或有较大的肿物。一侧乳房明显缩小多因发育不全所致。发红、肿胀并伴疼痛,见于急性乳腺炎。“橘皮样
6、”-乳癌、炎症。乳房溃疡和瘘管见于乳房炎、结核或脓肿。单侧乳房表浅静脉扩张-晚期乳癌或肉瘤。,急性乳腺炎,桔皮样改变,乳头内陷-发育异常、癌变。血性分泌物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癌;黄色或黄绿色溢液-乳房囊性增生病,偶见于乳癌;棕褐色溢液-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房囊性增生病。男性乳房发育,见于睾丸功能不全、肝硬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或雌激素分泌过多等。,男性乳房女性化,触诊顺序示意图,(二)触诊,乳房变为较坚实而无弹性,提示皮下组织受肿瘤或炎症浸润。乳房压痛多系炎症所致,恶性病变一般无压痛。急性乳房炎表现。触及乳房包块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度。乳房肿块见于乳癌、乳房纤维腺
7、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房肉瘤、乳房囊性增生病、结核、慢性脓肿、乳管堵塞等。,良性肿块一般较小、形状规则、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不硬、无粘连而活动度大恶性肿瘤肿块形状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压痛不明显、质坚硬,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淋巴结转移,“橘皮样”、乳头内陷及血性分泌物。,第三节 肺和胸膜 一、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一)呼吸运动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部疾患时,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腹部疾病时,腹式呼吸减弱而胸式呼吸增强。1呼吸运动增强 局部或一侧见于健侧代偿性。双侧呼吸运动增强见于酸中毒、剧烈运动等。2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一侧、两侧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8、常见于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气胸等。,(二)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 1呼吸频率变化 正常16-20次/分。与脉搏之比不1:4。呼吸加快超过24次/分见于剧烈体力活动、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肺炎、胸膜炎、精神紧张等。呼吸减慢低于12/分见于深睡、颅内高压、粘液性水肿、吗啡及巴比妥中毒等。,2呼吸节律变化(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见于两种情况:肺-脑循环时间延长(如心力衰竭)。呼吸中枢反馈增益增加:低氧或某种脑干损伤。有些老年人在深睡时也可出现潮式呼吸。,潮式呼吸:陈施式呼吸,特点:不同呼吸深度的周期性变化,并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浅慢深快浅慢停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常见:中
9、枢系统疾病,某些中毒,特点: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比较有规则,呼 吸每次深度相等 机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常见:脑膜炎、颅内高压、中毒、尿毒症、临终前,(2)间停呼吸:Biots呼吸,(3)叹息样呼吸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忧郁的人。(4)抽泣样呼吸(双吸气呼吸)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主要见于颅内高压和脑疝前期。(5)抑制性呼吸(断续呼吸)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等。,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制,多为功能性,叹息样呼吸,3呼吸深度变化 呼吸幅度加深是呼吸中枢受到强烈刺激所致。节律匀齐、呼吸深而大(吸气慢而深、呼气短促)、病人不感呼吸困难的
10、呼吸,称为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呼吸浅快可见于肺气肿、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呼吸肌麻痹、大量腹水、肥胖、鼓肠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二、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颤、胸 膜 摩 擦 感(一)胸廓扩张度,胸廓扩张度的检查方法,两手置胸廓下份前侧胸壁,拇指指向剑突,前胸廓扩张度,后胸廓扩张度,两手置背部 约第十肋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1.一侧活动度减弱:见于胸腔积液、气胸、肺炎、肺不张等 2.双侧减弱:见于肺气肿.支气管炎等,临床意义:,(二)触觉语颤 语颤产生原理,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振,正常:成儿,瘦胖 右上左
11、上,右胸下上,语 颤,手掌腹侧,手掌尺侧,触觉语颤意义:语颤增强常见于:肺实变。压迫性肺不张。较浅而大的肺空洞。,语颤减弱或消失见于: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气胸、胸膜高度增厚及粘连、胸壁水肿或高度肥厚、胸壁皮下气肿;体质衰弱。,语颤:肺实变 如大叶肺炎。肺内浅在大空洞 如肺结核、肺脓肿 语颤:肺泡内含气量过多;支气管阻塞;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胸膜高度增厚粘连;胸壁皮下气肿。,语 颤 的 病 理 变 化,机制:胸膜炎时,表面纤维蛋白沉着变粗糙,呼 吸时脏壁层发生摩擦可触及,象皮革互相 摩擦的感觉 特点:吸气时触及较明显,胸廓下前侧部更明显 病因:胸膜炎(干性),(三)胸
12、 膜 摩 擦 感,体位和姿势 方法 顺序,三、叩 诊,叩 诊 手 法,直接叩诊:拳头,指掌、手指并拢以指尖,间接叩诊:,(1)左手中指做扳指,(2)右手中指叩指锤.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前端,(3)叩诊时应以腕.掌关节的活动为主,(4)叩击动作要灵活.迅速.富有弹性,(5)每次扣击23下,在同一部位可叩打23次,上 下 外 内,顺 序,清音 浊音 实音 过清音 鼓音,(二)叩 诊 音 分 类,(三)正常胸部叩诊音,(1)正常胸部有四种叩诊音,(2)正常肺部的叩诊音及分布:正常肺部的叩诊音呈清音,肺组织含气量的多少.胸壁厚薄及邻近器官均可影响叩诊音.,上比下浊,前胸:右肺上部比左肺上部浊,左前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和胸膜检查 胸膜 检查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