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生物化学》PPT课件.ppt
《《肝胆生物化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生物化学》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化学第15章,Biochemistry of the liver,肝胆生物化学,成人肝组织约重1500g,占体重的2.5%,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肩负着繁重的代谢任务。,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双重血供 肝静脉、肝动脉,丰富的血液供应为 完成繁重的任务提供了物质保证。,排泄系统 分泌胆汁,赋予肝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功能 保证肝能够进行多种物质代谢,且非常活跃.,亚细胞结构和酶丰富 线粒体 能量代谢 高尔基体 分泌 溶酶体 滑面内质网 合成、生物转化,肝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特点,胜任繁多功能,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生物化学,第一节 肝在
2、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一、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二、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三、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四、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五、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3.在糖的转化中占主要作用。,1.是糖异生的主要场所。,2.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维持血糖 恒定。,是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器官,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消化吸收:合成胆汁酸,帮助脂类、脂溶性维生素消化吸收,合成:脂肪酸,脂肪;胆固醇;磷脂,分解:合成酮体,脂肪酸-氧化活跃,运输:合成脂蛋白运输脂类,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
3、:几乎所有血浆蛋白均来自肝,如清(白)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以及多种载脂蛋白和血浆部分球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起重要作用,清除血氨的主要器官:氨在肝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解氨毒,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在维生素吸收、储存、运输和代谢各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吸收 胆汁酸盐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维生素储存 是A、E、K和B12的主要储存场所,含维生素A K B1 B2 B6 B12 泛酸和叶酸最多的器官。,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维生素运输和代谢 维生素D转化为25-羟维生素D,合成维生素D结合蛋白。,维生素
4、在肝中转变成辅酶的成分:,维生素PP NAD+、NADP+泛酸 辅酶A维生素B1 TPP,K是肝合成凝血因子不可缺少的物质,将胡萝卜素转变为为维生素A,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激素发挥其调节作用转化、降解或失去活性的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多种激素主要在肝中灭活。,肝病严重时,由于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体内的雌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水平升高,可出现男性乳房女性化、蜘蛛痣、肝手掌体征。,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一、生物转化的概念,二、生物转化的对象:非营养物质,五、生物转化的生理
5、意义,四、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六、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三、生物转化反应的器官,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机体将一些非营养物质转变成容易排泄形 式的作用,是机体处理非营养物质的过程。人体内经常存在一些非营养物质,这些物质 既不能构成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又不能氧化 供能,其中一些对人体有一定生物学效应或毒 性作用,而且常常不容易排泄,机体在排出这 些物质以前常将其进行各种代谢转变,使其容 易排出体外。,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非营养物 质,内源性:激素、神经递质、氨、胆红素等,外源性:药物、食品添加剂、色素和毒物等,肝 主要器官;肺、肾、小肠、皮肤次之。,二、生物
6、转化的对象,三、生物转化反应的器官,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四、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第一相反应:氧化(oxidation)还原(reduction)水解(hydrolysis),第二相反应:结合(conjugation)与葡糖醛酸、硫酸等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肝参与生物转化的酶类,酶 类 辅酶或结合物 细胞定位,第一相反应 氧化酶类 细胞色素P450 NADPH、O2 内质网 胺氧化酶 黄素辅酶 线粒体 脱氢酶类 NAD+线粒体或胞液 还原酶类 NADH或NADPH 内质网 水解酶类 胞液或内质网 第二相反应 转葡糖醛酸酶 UDPGA 内质网 转硫酸酶 P
7、APS 细胞液 谷胱甘肽转移酶 GSH 胞液与内质网 乙酰转移酶 乙酰辅酶A 细胞液 酰基转移酶 甘氨酸 线粒体 甲基转移酶 S-腺苷甲硫氨酸 胞液与线粒体,氧化反应(oxidation reaction),1.加单氧酶系(monooxygenase)催化反应可表示为:,RH+O2+NADPH+H+ROH+NADP+H2O,分子氧中一个氧原子参与使作用物氧化生成羟基或环氧化合物,另一个氧原子参与生成水,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微粒体依赖细胞色素P450加单氧酶系.,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微粒体加单氧酶系的主要作用物,加单氧酶系催化许多脂溶性物质生成羟基或环氧化合物,是肝内最重要的氧化酶类(
8、外来物一半):使药物、毒物增加水溶性利于排泄;维生素D3 类固醇激素 羟化 活化与合成 胆汁酸,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生物化学,微粒体加单氧酶系反应步骤,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2.单胺氧化酶系 monoamine oxidase,MAO,在线粒体,含黄素蛋白,使胺类氧化脱氨基生成醛,醛再经胞液中脱氢酶氧化成酸:RCH2NH2+O2+H2O2RCHO+NH3+H2O RCHO+NAD+H2O RCOOH+NADH 是腐败产物组胺、酪胺、色胺、尸胺、腐胺等在肠道、肝内的处理方式。,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3.脱氢酶系,肝内存在多种氧化乙醇的酶,主要是:醇脱氢酶(alcohol dehy
9、drogenase,ADH)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两种酶可转化多种非营养物质,ALDH氧化LDH产物乙醛。,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醇脱氢酶与醛脱氢酶促反应,醇脱氢酶 醛脱氢酶 氧化脱羧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CO2H2O 乙醇 乙醛 乙酸,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醇脱氢酶,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催化醇氧化成醛,后者再经醛脱氢酶催化生成酸,酸再通过结合反应等处理排出体外。饮酒(乙醇饮料、调味剂)的代谢:大量饮酒(乙醇)醇脱氢酶氧化处理 诱导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 乙醛(有毒)进
10、一步氧化解毒,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 ethanol dehydrogenase,ADH,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icrosomal ethanol oxidizing system,MEOS)在大量饮酒时活性可增加50%100%,可代谢掉乙醇总量的50%。乙醇诱导MEOS使得乙醇不能氧化产生ATP,同时还可增加肝脏对氧和NADPH的消耗 肝能量代谢 肝细胞损害。,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醛脱氢酶系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ALDH基因有正常纯合子、无活性纯合子、两者的杂合子3型,东方人三者的分布比例是45:10:45。无活性纯合子型
11、完全缺ALDH活性;杂合子型部分缺乏。饮入少量乙醇(01g/kg体重)无活性纯合子血乙醛浓度明显升高(杂合子不明显);当中等量乙醇饮入(08g/kg体重)无活性纯合子、杂合子血乙醛浓度明显升高(纯合子不明显)面部潮红、脉搏加快。ALDH缺乏也能引起肝损害。,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还原反应,主要是硝基还原酶类(nitroreductase)和偶氮还原酶(azoreductase),催化硝基化合物与偶氮化合物从NADPH接受氢,还原成相应的胺类。,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偶氮还原酶类催化的还原反应,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水解反应,可将脂类、酰胺类和糖苷类化合物水解,以减低或消
12、除其生物活性。水解产物常常需要进一步反应才能排出体外。,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羟基水杨酸 葡糖醛酸等结合,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乙酰水杨酸的水解反应,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结合反应,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毒物、激素均可在肝内与葡糖醛酸、硫酸、谷胱苷肽、甘氨酸等物质发生结合反应,或进行酰基化和甲基化等反应,使其容易排泄,其中与葡糖醛酸结合最普遍。生物转化的反应有连续性,即经过第一相反应后还要进行第二相反应。,生物化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1.葡糖醛酸结合反应,部 位:肝微粒体被结合物:酚、醇、胺、羧基化合物等 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lucuronyl transf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胆生物化学 肝胆 生物化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