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基础》PPT课件.ppt
《《翻译理论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理论基础》PPT课件.ppt(1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ome Questions on Translation,Have you done any translation before?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ranslation?Do you know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or the West?Do you know some famous translators in China?How about translators in the West?,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翻译高潮,即东汉
2、与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一次又一次翻译高潮,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科学、技术,也带来了进步、繁荣和昌盛。,中国古代:早在史前时代,我国不同地区的部落、民族之间就开始了交际和融合的过程。而我们华夏民族与遥远的异邦居民之间的交往,也很早就开始了。有一些前来朝贡的远方使者,语言不同,必须要有翻译才能交流。但这样说只是推理,我们在现存的有关夏商两代的史料中还找不到有关翻译活动的记载。到了周代,我们有了关于翻译活动的明确的记载。在周礼和礼记两部古书中,甚至有了关于周王朝翻译官的专门职称的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
3、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而有据可考的是,南北朝时的佛经译者开始使用“翻译”两字。,II.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2000年的光辉灿烂历史。我国的佛经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南宋以后趋于衰微。在这漫长的一千年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译师。最著名的有三位:释道安(314-385):东晋前秦时高僧。他主张严格的直译,译文不增不减只在词序上作些调整。鸠摩罗什(344-413):后秦高僧,天竺(印度)人。他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倾向于意译
4、,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他的译著有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特别是他的妙法莲华经的翻译,充分表达了原作神情,译文妙趣昂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由于他灵活的译法,谨慎的态度,他的译文既准确又流畅。,玄奘(602-664)(唐僧):他在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出发去印度求经,17年后才回国。他带回佛经657部,主持了译场,在19年间译出了75部佛经,共1335卷。他倾向于直译。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由于他工作勤恳、认真,他的译文质量是很高的。,III.传教士的翻译活动。明末清初,传教士和一些信教的或不信教但与传教士相熟的中国学者的结合形成
5、了第二个翻译高潮。传教士的主要任务是向东方进行宗教扩张,但为了叩开远东古老中华帝国关闭的大门,又不使中国人感到他们有侵略扩张的意志,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等人逐步采用了“学术传教”的方针,通过大量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但同时介绍西方学术,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交流。他们翻译的首先是天主教普及类著作。同时翻译一些介绍西方数学、天文、历法等科技方面的书。主要的翻译家有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人。,徐光启曾和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得(Euclid)的几何原本(Euclids Elements)前六卷;后九卷由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
6、815-1887)合作翻译。徐光启认为:翻译工作就是虚心吸取别国的长处,将他们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以最快的速度为我所用,以此超越前人。李之藻曾译过西洋历法。,IV.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主要是洋务派,主张了解外国国情,向西方学习。他们认识到学习外语和翻译工作的必要性。这一阶段虽也有传教士参与其中,但传教士基本与宗教脱离了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有严复、林纾(琴南)、傅兰雅等。洋务派还于1865年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该局于1867年成立了翻译馆,聘请英国人傅兰雅,伟烈亚力,美国人金楷理(Carl Traugott Kreyer)、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等人从事翻译工作。,林纾(林
7、琴南):他不懂外语,依靠他人口述意思,由他以惊人的速度审词缀句,笔录下来。就这样,他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用文言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4种,其中不少是外国名著。如:鲁滨孙漂流记,巴黎茶花女遗事。但他的译文删减、遗漏之处颇多。在这些近代中国和西方的翻译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是严复和他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严复(1853-1921):福建人,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曾留学英国学习海军。1894年中日战争后,发表文章主张维新变法。他从光绪24年到宣统3年(1898-1911)这13年间潜心翻译,
8、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最著名的译作是1897年发表的天演论(T.H.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对当时的思想界有很大影响。戊戌变法后,他又翻译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Herbert Spencer 的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John Stuart Mill 的穆勒名学(System of Logic)等。他是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
9、方哲学的人。,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英国人,长期在江南制造局任翻译。其理想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清楚写出:“惟冀中国能广兴格致,至中西一辙尔。故平生专习此业而不他及。”他一生翻译了大量科学、科技书籍,以及一些社会科学著作,为科学普及在中国的发展出了不少心力。,现当代的一些翻译家,鲁迅:翻译工作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和瞿秋白两人关于翻译问题的通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应遵循的基本翻译原则。他译过许多俄国和苏联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毁灭、死魂灵等。鲁迅针对有人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而提出了“宁信(faithfulness)而不顺(smoothness)”
10、这一原则。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卷的鲁迅全集,又于1958年出版了十卷的鲁迅译文集。鲁迅和瞿秋白对待翻译工作的态度都十分严肃,至今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傅雷:他是一位勤奋的译者。他研究法国文学,翻译的作品达30余种,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Comdie Humaine)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为向中国读者介绍法国文学,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还是一位严肃的译者。他对译文精益求精,不满足于自己已出的译本,有些书还要重译,出新的的译本。老实人的译文前后改过八次。他是一位有见地的翻译家,他提出了译文应“重神似不重形似”。,钱钟书:他是中国当代最令人骄傲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他在“林纾的
11、翻译”一文中提出了“化境”(reaching the acme of perfection)这一说。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Translators in the West,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和哲学家。他著述广博,今存演说和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多篇,及大批书简。他的文体流畅,被誉为拉丁文的典范。在他的论演说术中,他认为没有必要逐字翻译,强调保持原作总的风格和力量。(In doing this,I did not think
12、it necessary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哲罗姆(Saint Jerome)(约347-419或420)早期西方教会中学识最渊博的教父,将圣经译成拉丁文,此译本后称通俗拉丁文本。他对古典著作以及圣经和基督教传统有过人的理解。他的通信对史学家、圣经学者和神学家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他的论最优秀的翻译一文中,他强调翻译意思,而不是翻译孤立的词。(I have 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not words.),
13、3.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7-1814):英国人,著名翻译家。于1790年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宣读论文,题目是“论翻译的原则”,随后出版单行本。他在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a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b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
14、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c译文与原作同样流畅。(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4.西奥多萨沃里(Theodore Savory)生于1896年,是英国翻译理论家,于1957年发表翻译艺术(The Art of Translation)一书。国外翻译界在介绍这本书时,称之为“论翻译技巧的最好的著作”。5.尤今A 奈达: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100多所大学作过讲座,来中国有 13次之多。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
15、出版书 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我们熟悉的书当为语言与文化一书。他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When a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is translated into another language,there are two things that the translator must consider.The form of words;the force of meaning Translation is not accomplished by merely substituting words in a word-for-word equival
16、ence.More often than not,this will not produce the force(or dynamic)of meaning.The translator will therefore modify the form of words so as to achieve the same force of meaning.The jargon for“the same force of meaning”is“dynamic equivalence”.,6.Peter Newmark:a famous British translation theorist,put
17、 forward his concepts of 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in his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交际翻译力图对译作读者产生尽可能接近原作读者所获得的结果。2)Semantic translation
18、 attempts to render,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语义翻译力图在译作语言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译出原作在上下文中的准确意义。,译者的素养,汉语功底要好,英语语言能力要强。知识面要广,需要有广博的言外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政治觉悟要高,需要有高度的政治和职业责任感,需要有敬业乐业的精神。熟悉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翻译标准,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
19、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我们主张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速度”六个字。1.忠实(Accuracy):主要指内容和原作的风格。2.通顺(Fluency):主要指语言通俗易懂,符合规范。忠实和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到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使译文成为杜撰或乱译。3.速度(speed),翻译方法,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直译:(异化)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意译:(归化)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
20、译文字。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但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直译和意译的对象可以是包括成语在内的单词和词组,也可以是句子。例子:翻译练习.doc,直译和意译是翻译中一个非常基础的理论问题,也是各种翻译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一个篇章、一部作品的翻译一般都要涉及直译和意译,不同的篇章、不同的作品在直译与意译的程度上自然会有所不同。在翻译中能否恰如其分地把握好直译与意译的程度显示了一个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提高这方面的水平需要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理论学习。,翻译的步骤,理解阶段 仔细阅读原文,以求对原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相当清楚的认识。研究作者或作品的相关背景材料。二
21、.表达阶段 在掌握原文基础上,运用译入语创造自己的译文,要摆脱原语词汇、语法规律和各种语言习惯的影响,充分发挥自己在译入语中的写作才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文学艺术手段,尽可能做到恰到好处,以求获得最接近原文意境和情调的效果。审校阶段 译好后,可以“冷却”一段时间,然后用新眼光重新审阅稿件,使自己的眼光尽可能接近客观的读者,不要参考原文。如果原文有不明白处,可以肯定此处译文有问题,须重新加工。最好通过朗诵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理解中的选义,在翻译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义。英语中一词多义、汉语中一字多义,这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常用的字和词语,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同样一个简
22、单的字或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就可能含有不同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依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某一个字或词语的意义。人们普遍认为,在英语词汇里,run一词语义最为丰富,释义最为繁多。例子:在汉语中,意义和搭配最多的字是“上”。翻译这个字既需要字典的帮助,也需要上下文的启示。例子:练习:翻译练习.doc,词的选择,一、通过搭配确定词义 severe test;severe training;severe reasoning;severe competition;severe style;severe brake;severe radiation;severe load;severe criticism
23、;severe pollution sophisticated man;sophisticated woman;sophisticated columnist;sophisticated electronic device;sophisticated weapon light music;light loss;light car;light heart;light step;light manners;light work;light voice 打铃;打稻谷;打败仗;打人;打地基;打家具;打毛衣;打井;打借条;打篮球 浓茶;浓墨;浓烟 青山;青天;青布,二、通过上下文确定词义 情况:这个词的
24、基本意义与英语中的circumstances,situation,condition等词相近。(1)在这种情况下 under these/such circumstances;in that case;such being the case;in accordance with this specific condition(2)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This state of affairs must change./The situation has to be changed(3)现在情况不同了 Now things are different./Now the world is diffe
25、rent.(4)他们的情况怎么样?How are matters with them?/Whats everything going on with them?/Hows the world treating them?,事情:这个词 的意义与英语中的matter,affair,thing,business等词相近。(1)遇事和大家商量(2)这是我的事,不用你管。(3)商人在协会领导下总共作了十四件大事,如下所记。the businessme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association have the following fourteen great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翻译理论基础 翻译 理论基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