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基本范畴》PPT课件.ppt
《《美的基本范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的基本范畴》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审美范畴,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将美的事物分为: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不同性质分:崇高、优美、悲剧、喜剧、滑稽等审美范畴。所谓范畴,就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和联系的基本概念。审美范畴就是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种类概念。,第三章 审美范畴,一、崇高崇高作为审美范畴,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让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崇高的范畴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古代相关的概念有“大”、“阳刚”、“风骨”
2、等,但不包含西方崇高的恐惧感、紧张感。,第三章 审美范畴,1、西方美学史上的崇高论西方最早讨论崇高的是毕达哥拉斯。从音乐家的气质角度,把音乐分为两类:一种是男子气的,尚武的、粗犷而又激动人心的;另一种则是甜蜜的、软绵绵的。罗马时期的西赛罗(演说家)在论义务一文中,进一步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种:“我们可以看到,美有两种。一种美在于秀美,另一种美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做是女性美,把威严看作是男性美。”这里的“威严”其实就是“崇高”。不过,它主要是指演说术的修辞格,即充满激情的雄辩的风格、技巧、准则。,第三章 审美范畴,古罗马的修辞学家朗吉弩斯论崇高,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
3、的探讨。朗吉弩斯也因此成为西方第一个探讨崇高的人。在论崇高中,朗吉弩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五个要素: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以及堂皇卓越的结构。,真正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是英国经验主义者博克。1757年,他出版了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一书,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对于优美与崇高的研究提到美学的高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章 审美范畴,康德1764年所写对美感和崇高的观察用经验主义的观点和博克的观点来分析崇高。1790年,判断力批判出版,在书中他把审美对
4、象分成了“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两个部分(各一章),可见,他依然把崇高和美看成是对应的。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是指对象的体积和数量无限大,超出人们的感官所能把握的限度。力学的崇高表现为一种力量上的无比威力。他举例说:“高耸而下垂威胁着人的断岩,天边层层堆叠的乌云里面挟着闪电与雷鸣,火山在狂暴肆虐之中,飓风逞着摧毁了的荒墟,无边无界的海洋,怒涛狂啸着,一个洪流的高瀑,诸如此类的景象,在和它们相较量时,我们对它们抵拒的能力显得太渺小了。但是假使我们发现自己却是在安全地带,那么,这景象越可怕,就越对我们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把我们心灵的力量提高到超出惯常的
5、无庸,使我们显示出另一种抵抗力,有勇气去和自然的这种表面的万能进行较量。”这就是力学的崇高。“另一种抵抗力”指人的勇气和自我尊严。他还认为崇高的审美判断接近于道德伦理的判断,所以,康德所理解的崇高是一种道德情操,是勇敢精神的崇高。,第三章 审美范畴,黑格尔则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崇高是绝对理念大于或压倒感性形式。即有限的感性存在容纳不住无限的理念内容,导致理念精神直接外露,显示出力量的无限性而引起崇高感。,第三章 审美范畴,2、崇高的本质及特征,本质:(崇高的美学价值不在对象而在人)。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美的根源是人改造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崇高最明显地体现了社
6、会时实践斗争的艰巨性。所谓实践斗争的艰巨性,指矛盾处在激化的状态中。正是同各种灾害、困难、险恶、挫折的斗争中,崇高才光彩夺目。崇高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冲突和抗争的过程。自然界中的崇高对象,如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高山大海等,它们的崇高不在于体积、形态和色彩等自然性质,而是以非常间接的途径,曲折地表现了这些自然对象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某种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它们大都曾经对人类构成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人类与它们作过长期激烈的斗争。虽然现在它们基本上已经被人类所征服,然而,它们在形式上仍然保留着和人类相冲突、相抗衡的痕迹。它们以惊人的自然威力、摧毁一切气势和某种神秘气氛引起人们的惊叹和崇高的感情。,第三
7、章 审美范畴,2、崇高的本质及特征,崇高的美学特征,A、崇高对象的感性具有非规范性:粗糙、巨大、刚劲、瘦硬,甚至带有几分丑陋。博克就认为,丑不一定崇高,但丑和引起恐怖的那些性质结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崇高。崇高的这些感性形式反映了内在的激烈冲突,表达了主客体之间艰巨的斗争。,B、崇高引起人动荡的、剧烈的愉快。主体在崇高的对象面前感到凡俗平庸,从而唤起昂扬的情绪和奋发的意气,要去学习对象,赶上对象,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困难、挫折、严酷的实践斗争激起主体的勇气和上进心,要求征服对象、战胜对象,从而产生出豪迈的气概。在这两种情况下,崇高对象都引起惊心动魄发审美感受。,C、崇高感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崇
8、高的对象由于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由于其反形式,往往造成一开始拒斥主体,尔后升华主体的转变过程。因此,在崇高对象的欣赏中,有一个从痛感向快感的转化。,D、从对象与主体的关系来说,崇高对象则与主体的关系要复杂得多,首先是对主体造成恐惧,因而产生拒斥和威胁,进而唤起了主体自身的理性观念和勇气后,主体便超越了对象达到新的精神境界。这个过程使得主客关系由拒斥疏远到最终同一。,第三章 审美范畴,3、崇高的精神内涵和伦理道德性质,无论是自然界的崇高,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崇高,还有艺术中的崇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精神人格的崇高显现或象征,是人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在超越巨大形式过程中表现的人格力量、宽广胸怀和博大仁爱的道德
9、情操。其所具有的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伦理道德性质是:,A、崇高充分地显示了实践主体行为目的的博大性和正义性。,B、崇高强烈地显示出主体在对立冲突中的坚定性和刚强性。,C、崇高集中地体现了实践主体人格力量的至善性和无限性。,(由崇高的特征可以看出,崇高既是一种审美范畴,又是一种道德范畴,主要体现于人类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崇高,也必须联系人、联系人的社会生活来理解。纯粹的自然,与人不发生任何联系的自然,无所谓崇高。看教材P215),第四章 审美范畴,米洛的维纳斯与掷铁饼者比较,首先,掷铁饼者雕像强烈地富于动感;而维纳斯则趋向于宁静安详。其次,掷铁饼者弯腰曲腿,线条紧张而充满力量,显露出男性的刚健与雄浑;
10、而维纳斯体态优美,线条舒展柔和,展现了女性的妩媚与优美。再次,掷铁饼者的各种造型要素倾向于强烈的对比(右侧线形是曲线延伸,左侧则是锯齿状的之字线形;右侧是连续绵延的,而左侧则是间断的;右侧是闭合线形,左侧是开放线形;右侧线条柔和光滑,左侧线条有角且富于变化),因而构成一种紧张;而维纳斯造型诸因素和谐完整,讲求变化中的统一。如果说掷铁饼者体现的是崇高的风格的话,那么米洛的维纳斯则是下面我们要讲的优美。,第三章 审美范畴,二、优美 与崇高一样是一种美的表现形态,1、优美的本质 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即优美能够唤起人们圆满轻松的审美愉悦,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和谐而不是对立
11、中得到确认)。,2、优美的表现自然界中的优美侧重于形式的和谐统一;社会生活中的优美侧重于内容的和谐;艺术中的优美讲求内容与形式的水乳交融。,3、优美的基本特征,从形态上来说,优美的特点是小而巧。,从色彩上来说,优美的特点是鲜明而不刺眼。,从动势上来说,优美的特点是偏于静态,变化起伏不大,运动形式是舒缓、轻盈的。,第四章 审美范畴,从质地上来说,优美的特点是柔和而富于韧性的,婀娜多姿,轻柔婉转的。,从境界上来说,优美的特点是和谐而不是冲突。,从气韵上来说,优美的特点是平淡而隽永。,第四章 审美范畴,至此,我们可以小结一下优美和崇高各自的特征了。首先,优美是对象的完美、和谐与统一,带有静态的特征,
12、恰如温克尔曼所说,宁静是美最典型的特征;而崇高的对象往往是充满了内在冲突和张力,具有不断运动激荡的特性。其次,优美的对象具有特征性的形式和外观,诸如小巧、柔顺、完善、圆润等凸显为一种令人喜爱的感性形式;相反,崇高的对象则常常体现出巨大、无限、晦暗、粗犷等,亦即体现出某种反形式特性。再次,优美的对象是令人愉悦的,它招致一种主体向往、流连和被吸引的心理状态,它使得主体趋向于接近的过程。而在崇高对象的欣赏中,有一个从痛感向快感的转变。如果说美感是单纯的快感的话,那么,崇高感则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最后,从对象与主体的关系来说,优美的对象吸引主体,因此在欣赏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渐趋同一,最终达到主客交融;而
13、崇高对象则与主体的关系要复杂得多,首先是对主体造成恐惧,因而产生拒斥和威胁,进而唤起了主体自身的理性观念和勇气后,主体便超越了对象达到新的精神境界。这个过程使得主客关系由拒斥疏远到最终同一。,(法)卡米耶柯罗 孟特枫丹的回忆:画面宁静致远,山水映照,树影婆娑,反映出画家心中理想的自然境界。,孟特枫丹的回忆,孟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1796.71875.2)晚期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孟特芳丹位于巴黎以北桑利斯附近,柯罗当年曾涉足那里,感受过那一片花园景色的美。这幅画就是艺术家对这一美景的回忆。画面展开在湖边森林的一角,晨雾初散,清新的林地与湖面的水气构成一种温暖湿润的大自然感觉。
14、右侧一棵巨树占去画面约五分之三,对面一棵小枯树与它相呼应,加强了画面的平衡感。树枝朝着一个方向倾斜,显得和谐而富有节奏。两树的中间显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从树叶间散落到草地上,点醒了四处绽开的红色小花。一个穿红裙的妇女面朝着左侧的那棵小树,仰着头举起双手采摘着树干上的草蕈。在整幅画上,这三个人物显得生意盎然。画家虽把他们都处理在一边,但却疏密有致。柯罗画风景,常常喜欢在前景画上几棵柔弱斜倚的树枝,来加重画面的抒情性。如这幅画中左侧的那棵小树,也属这种情况。你看那小树歪扭的姿势,显然是由于微风的长期吹拂所造成。它倾斜的枝干更显出婀娜多姿的舞蹈美,给整幅画平添了无限诗意。妇女的红裙与头巾是全
15、景的最强音。细细品味此画,观者几乎可以听到细枝与树叶的瑟瑟声。这种大自然的情趣绝不是梦幻却胜似梦幻。画家完全用暖色铺染画面,整个色调显得细声细语,没有激情,只有和谐。,(英)透纳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汉尼拔:北非古国迦太基(今突尼斯)著名军事家)色彩对比强烈,有紧张感,场面恢宏阔大,乌云与太阳较量;笔触雄劲苍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充满了力量和张力,极富崇高意味。透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无可置疑地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第三章 审美范畴,三、悲剧1、悲剧的含义: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也叫做悲,或者悲剧性,它不同于作为戏剧种类的悲剧,它的含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的基本范畴 基本 范畴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