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逻辑设计》PPT课件.ppt
《《网络逻辑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逻辑设计》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逻辑设计,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一、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的流程,网络需求分析,企业的物理布局,企业的部门,企业的部门分布,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可用性、扩展性,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二、网络拓扑结构选型1、点对点2、环形网3、网状网4、总线型6、星型网7、蜂窝型8、混合型,建议:采用分层设计,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三、分层网络设计优点:(1)结构简单 通过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使故障排除或扩展更容易,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问题。(2)升级灵活 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的网络不会对其他层造成影响,无需改变整个网络环境。(3)易于管理
2、 层次结构降低了设备配置的复杂性,使网络更容易管理。,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层次化设计思想,网络结构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核心层实现高速交换,数据转发,汇聚层实现基本策略的设置,接入层实现用户的接入,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核心层 设计思想:网络主干部分称为核心层。核心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供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快速率的链路连接技术,并且能快速适应网络的变化。,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汇聚层设计思想: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称为分布层或汇聚层。汇聚层交换层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必须能够处理来自
3、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接入层设计思想:通常将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提供了带宽共享、交换带宽、MAC层过滤和网段划分等功能。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点,考虑采用可网管、可堆叠的接入级交换机。,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画拓扑结构图的方法:工具软件:(1)ppt(2)visio(3)pt,任务一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例如:,任务二 设计网络的ip网段,一、Ip网段的设计依据,网络需求分析,企
4、业的物理布局及楼栋容纳人数,企业的部门关系,企业的部门分布,可扩展性,Ip网段的设计,任务二 设计网络的ip网段,二、网络地址设计思想1、网络地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以每栋楼作为一个单独的网段,采用C类私有地址实现,用户的地址采用动态分配,企业信管中心安装一台DHCP服务器,用户终端可以自动获取地址,然后信管中心通过NAPT技术将用户的地址转换公有地址,使得用户透明上网。,任务二 设计网络的ip网段,2、网络管理地址单独设计成一个网段。(1)采用lookback地址(2)整个网络用一个网段(3)掩码用32位(4)核心设备规划小地址,非核心用大地址,往边缘处地址越大。(5)路由采用奇数地址,交换机采
5、用偶数地址。,任务二 设计网络的ip网段,三、ip地址设计表,任务二 设计网络的ip网段-服务器地址设计,任务二 设计网络的ip网段-管理地址设计,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楼栋命名设计命名时建议从楼栋的功能上进行命名,取该楼栋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然后跟楼栋的编号。或者同一类功能的楼栋归为一起,统一用“A,B,C,D,E,F”等作为第一个字母,然后跟楼栋的编号命名。例如行政楼,取汉语拼音的“X”,楼栋的编号取2位,那么楼栋的命名是“X01”。本案例全部采用汉语拼音方式命名。,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设备间(管理间)命名设计 针对每栋楼的物理结构,用户数量,未来发
6、展等情况,对企业网的所有设备间(管理间)统一命名,基本原则是“楼栋名-设备间序号”,统一采用“01”作为该楼栋的设备间,其他编号作为管理间使用。例如行政楼的信息中心设备间编号“01”则命名为“X01-01”如果需要其他的管理间分别命名“X01-02”,“X01-03”等。,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为了增强网络可读性,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统一命名,命名的基本原则是“楼栋机房编号+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序号”,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格式:,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说明:机房编号:整个企业对机房统一命名,进行编号;设备类型:对常用设备分类,例如:路由器用“R”,交换
7、机用“S”,防火墙用“F”,服务器用“H”,宽带接入设备用“K”,综合设备用“N”,光电转换设备用“G”,modem设备用“M”,其它设备(指在以上设备类型范围之外,设备数量较少,并且没有普遍性的设备,例如协议转换仪、VOIP设备、WLAN 的AP 设备等。)用“Q”等。,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设备型号:设备型号指厂家命名的特定型号,如GSR、Catalyst 及数字型号(如7206、12008)等,不包括厂家名称(如Cisco、华为等);若存在多个厂家采用一样设备型号,且该型号的设备均属于同一设备类型的情况,则可在设备型号前添加若干字符(不超过3 位)作为厂家标识以作区分;设备序号:以机
8、房为单位,按相同设备类型以及相同厂家型号的设备投产时间(或设备数据入库时间)从1 开始编号。,任务三 设计网络命名方案,举例:,任务四 设计网络访问控制策略-部门间访问,用户设计,按照部门设计用户,个人用户到信息中心申请。基本思想是一个部门划分为一个群组,部门内用户账号属于本群组群组的命名根据部门名称的汉语拼音简写命名,部门内用户采用部门简写+顺序编号,任务五 设计网络服务,1、域名设计2、计算机名设计3、网络服务设计,任务五 设计网络服务,3、dns服务设计(1)列出每种服务计算机名及对应ip,主机记录。(2)dns服务,转发器设计4、dhcp服务设计每网段的动态ip,保留地址,网关,dns
9、地址等。5、web服务设计,任务五 设计网络服务,6、数据库服务设计7、存储设计,冗余设计,备份设计,任务六 设计网络路由策略,1、vlan规划,任务六 设计网络路由策略,2、路由设计(1)路由选择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 igrp eigrp ospf is-is bgp,自制系统内路由协议,自治系统间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任务六 设计网络路由策略,(2)路由冗余设计建议采用vrrp协议实现,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是一种选择协议,它可以把一个虚拟路由器的责任动态分配到局域网上的 VRRP 路由器中的一台。控制虚拟路由器 IP 地址的 VRRP 路由器称为主路由器,
10、它负责转发数据包到这些虚拟 IP 地址。一旦主路由器不可用,这种选择过程就提供了动态的故障转移机制,这就允许虚拟路由器的 IP 地址可以作为终端主机的默认第一跳路由器。使用 VRRP 的好处是有更高的默认路径的可用性而无需在每个终端主机上配置动态路由或路由发现协议。VRRP 包封装在 IP 包中发送。,工作原理,vrrp只定义了一种报文vrrp报文,这是一种组播报文,由主三层交换机定时发出来通告他的存在。使用这些报文可以检测虚拟三层交换机各种参数,还可以用于主三层交换机的选举。VRRP中定义了三种状态模型,初始状态Initialize,主状态Master和从状态Slave,其中只有活动状态的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逻辑设计 网络 逻辑设计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