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加工技术》PPT课件.ppt
《《绿茶加工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茶加工技术》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绿茶加工技术,一、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加工技术,(一)名优绿茶的概念 根据鲜叶原料的理化生状,运用适应的加工技术,生产别具一格的商品茶,谓之为名茶。名优绿茶必须是绿茶中之珍品,产地自然条件优越,茶树品种优良,采制工艺精细,产品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形、色、香、味俱佳,质量稳定,市场声誉高,有稳定的生产基地和批量产品,有注册商标和产品标准,理化、卫生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名优绿茶按制作方法可分为炒青型(如龙井)、半炒半烘型(如碧螺春)、烘青型(如毛峰)三种。从制作角度讲,炒青造型不易,制作难度大;半炒半烘型制作难度次之;烘青型制法简单,容易掌握。从形态上可分为8种:,扁形:如龙井、针形:如银针螺形
2、:如碧螺春 片形:如六安瓜珠形:珠茶 矛形:如剑峰曲条形:如覃塘毛尖雀咀形:如黄山毛峰,(二)名优绿茶的品质特征 无论是何种类型和形态,其主要的基本的品质特征是:外形:色泽嫩绿显芽(毫),造型美观有特色 香气:嫩(清)香高郁 滋味:鲜醇柔和 汤色:翠绿明亮 叶底:嫩绿鲜明、完整,(三)名优绿茶的制作要点 为了使产品达到名绿茶品质特征的要求,在制作时必须掌握好以下要点:第一,要讲究鲜叶的适制性。大叶类茶品种和中小叶类茶树品种的夏季鲜叶,其茶多酚和酯型几茶素含量偏多,制成的茶,色泽深暗,滋味浓涩,香气粗糙,难以达到名优绿茶的品质要求。中叶类或小叶类茶树品种,叶色嫩绿,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较低,
3、适制名优绿茶。,第二,要尽量使色泽嫩绿。名优绿茶的色泽以“三绿”,必须掌握好制作工艺及火功,这是名优绿茶制作成败的关键。务必做到:鲜叶摊凉程度稍重,杀青程度稍老,揉捻程度稍轻,干燥历时稍短,成茶水分含量稍低。只有这样,方能制出名优绿茶应具备的色泽、香气、滋味和汤色,如杀青偏嫩,杀青叶水分含量高,揉炒或揉捻偏重,不仅芽叶容易断碎,而且茶汁外渗粘附于叶表,加快,加深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导致色泽变深。干燥温度太低,时间过长物质的氧化,导致色泽变深。干燥温度太低,时间过长,在湿热条件下使在制品的茶多酚氧化和叶绿素破坏过甚,也是造成色泽深暗的原因,因为叶绿素是保持干茶和叶底具有绿色的唯一的物质。,第三,造
4、型要有特色。各种名优绿茶虽各有不同的形态,但有统一的要求,干看时,形状要一致,在扁茶中无圆茶,在圆茶中无扁茶;在直条中无弯条,在弯条中无直条,且大小一致,长中无短,短中无长,厚中无薄,薄中无厚,粗中无细,细中无粗。,第四,要确保香气滋味鲜醇柔和。饮用名优茶,不单纯为了解喝,更重于口味尝鲜的高层次要求。鲜醇柔和的产品,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既有饮用价值,又有品尝情趣,令人有清香沁脾,飘飘欲仙,茶不醉人人自醉之感。因此制作名优绿茶要尽量避免浓烈、浓涩、生涩、熟味一类的产品。,第五,要使汤色和叶底绿亮。名优绿茶的汤色和叶底以嫩绿为上,黄绿次之,黄暗(绿黄)为下。要达到上等品质,茶树品质、加工季节、
5、加工工艺及火功是关键。,(四)名优绿茶的加工技术 1、机制名优绿茶的技术要求(1)鲜叶要求 以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的为佳,一芽二叶初展,顶叶包芽,二叶靠扰,芽叶平齐的为次。(2)品质特征 色泽翠绿,香气栗香持久(清高持久),滋味鲜醇柔和(有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3)工艺流程及要求摊青:摊青要均匀,厚为3-5cm,定时轻翻,使上下均匀失水,历时2-4小时,鲜叶减重率为12-14%。,杀青:用4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80220(筒内距离锅口、锅底5cm处的空气温度),投叶宜先多后少,以免因开始时筒壁温度过高而烫焦芽叶,杀青时间23min。杀透、杀匀,杀青叶含水率在50-
6、55%为宜,杀青叶从鲜绿转为暗绿,折梗不断,略有焦边,清香扑鼻即可出机摊凉。回潮,待杀青叶温度接近宜内温度时转入下道工序。,揉捻:揉捻工序中的时间长短和压力大小是名优绿茶加工过程的核心技术。揉捻用30型和40型揉捻机揉捻10-30min,采用逐步加(减)压法。生产量少时用30型,生产量大时用40型。这二种机型采用一次到位的加(减)压均会使茶叶扁碎,不可取。随着揉捻时间的延长,干茶色泽的绿色度和明亮度下降,尤其是揉捻时间超过40min后表现最为明显。对于香气和滋味品质,揉捻30min以内,所制茶样香气高,部分茶样带栗香,且色绿味鲜。揉捻时间超过15min,所制茶样条索虽然紧细,但香气比较低,且色
7、泽暗度增加。特别是当揉捻时间超过45min时,所制茶样滋味变得浓涩。因此,名优绿茶的揉捻时间应控制在30min以内为宜。,毛火:温度110-120即可进行投料,毛火35min。使茶叶升温软化,使茶青散失部分水分,以利于下一步整形。毛火叶温控制在8左右,以利于高沸点香气物质的形成,清香显露,叶色绿润。茶叶干度达六成为止。,整形:待茶叶毛火叶干度达60%时,即可进行整形,整形既可进一步使茶形卷曲成螺,紧细结、均匀,并逐渐显毫。整形采用上洋茶机制造厂茶机厂生产的50型曲毫机(螺茶机),锅温掌握在100左右,茶叶投入锅内吸收锅体的热量,使茶叶升温软化,锅温起初100-120左右,每锅投叶量在15公斤左
8、右(毛火的青叶),使茶叶投入锅内吸收锅体的热量,使茶叶升温软化,叶温应控制在60-70左右,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由于茶叶表面的自由水迅速挥发殆尽,而内部的束缚水又能转移出来,形成外干内湿的现象,一方面茶叶的形状被很快固定下来,外形达不到品质要求,另一方面,一些低沸点成分、香气物质尚未转化完全,降低了茶叶的内质。分5次整形,每次整形时间为20-25分钟,出锅摊凉3-5分钟,整形140分钟。,提香:提香采用福建省安溪西平永兴农业机械厂生产的提香机,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份的目的。温度约80-100C,有利于制茶品质的香气提高,香气清高持久,并有板栗香,提香全程约为30-60分钟左右,含
9、水量5%起烘摊凉入库。都能达到提香的效果;提香温偏低(70),制茶品质香气不高,持久性不够,板栗香也不明显;提香温太高(130),制茶品质则产生高火味,不利于制茶品质。,机制扁茶 目前扁茶加工绝大多数停留在传统手工炒制上,其工效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质量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极大地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名优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推广机制名优茶技术,逐步提高机制扁茶比重,一,三江茶树芽叶肥壮、持嫩性好、白毫多,用其芽头所制扁茶壮实挺秀、白毫多、香气清纯。目前,国内多采用多功能机制作该茶。全程(除干燥工序外)均采用上洋牌6CH60D型振动理条机制扁茶。用该机制扁茶,茶不离锅,一气呵成。所制
10、扁茶品质优秀,可与其他绿优名茶媲美。,品质特征:外形扁、平、直、光滑、匀整,色泽翠绿油润;内质香气高爽持久,既有炒香,又有栗香;滋味鲜浓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黄绿鲜明、匀齐完整。,1.鲜叶摊放 摊放对于任何名茶来说是一道必可少的工序。摊放以室内自然摊放为主,摊放场所要求清洁卫生,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鲜叶进厂要分级摊放,摊放厚度视天气、鲜叶老嫩而定,雨水叶、露水叶适当薄摊,春季高档芽叶每平方米1-2公斤;摊放厚度3厘米左右,摊放时间24小时,要求摊放后减重率15%以上,一般掌握“嫩叶长摊、中档叶短摊、低档叶少摊”的原则。,2.杀青 杀青的目的主要起理条与卷紧茶条的作用。准备:采用6CH60
11、D型振动理条机,杀青首先要将机器加温,把档位调整到快速档,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同时准备好操作中需要的物品。当锅温升高以后,在槽内擦少许制茶专用油,并用洁净的干布撺干净、当温度达到杀青要求以后,即可下叶杀青。投叶量:每槽掌握0.1公斤鲜叶的原则,高档叶可稍多,要求杀透、杀匀,不起爆点焦边。,杀青程度:当青叶炒至色泽转暗、叶质柔软、基本成条、清香显露、表面已无水分即可,杀青的程度在不红变的情况下,应掌握偏嫩一些为好,切忌触手、焦边焦芽。操作过程:一般杀青34分钟,下机出叶的动作要快捷,否则易造成锅底的芽叶焦边偏老,影响杀青的匀度。杀青的要立即抛散摊放,及时降温及散发水气,摊放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12、,3.整形整形在外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散发水分,理紧茶条,形成扁茶的基本形状。准备:把机器的转速调整到慢档,适当降低温度,准备好加压棒、制茶油。投叶量:整形投叶量一般由杀青叶两锅叶数量并一锅进行。杀青叶过多,易造成扁度不足,达不到外形的基本要求,成品的色泽也受影响;投叶量过少,也不易紧条,而且水份散发过快,也影响外形的形成。,下锅温度:一般要求距槽口1厘米处气温6065C之间,有较强的灼手感,温度过高过低对色泽、外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温度掌握先高后低。整形程度:当有七成干时,外形基本扁平、紧直、茶条手触发硬即可,整形一般失重45%左右。,操作过程:投入杀青叶以后,一般抛炒1分钟左右,待叶子受热发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茶加工技术 绿茶 加工 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