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数杨灿》PPT课件.ppt
《《统计指数杨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指数杨灿》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9章 统 计 指 数,9.1 指数的概念与分类9.2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9.3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9.4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9.5 综合评价指数,学习目标,统计指数及其主要种类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指数法在因素分析领域的应用常见的经济指数形式指数法在综合评价领域的应用,9.1 指数的概念与分类,一、指数的概念一种对比分析指标,具有相对数形式()对比方式: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实际与计划 指数的区分:广义上:反映事物现象数量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狭义上:指由不能直接相加的多要素所构成的现象总体数量对比关系的一种相对数。,二、指数的种类,1、按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个体指数:是反映个别现象变
2、动的相对数(个别产品的产量指数、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总指数:是综合表明全部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工业产品总产值指数、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编制总指数同时,编制组指数和类指数2、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数量指标指数:反映着研究现象总体总规模的变动程度质量指标指数:说明生产经营所取得效益状态,说明生产工作质量的提高程度。,3、指数按采用基期的不同:,定基指数:各个时期指数都是采用同一固定时期为基期。环比指数:是依次以前一期为基期计算的指数。,三、指数的作用:,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态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
3、趋势进行分析。,10.2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一、总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二、加权总指数的编制原理三、加权综合指数的各种形式四、加权平均指数的主要形式,(一)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即“综合指数法”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问题是“同度量”问题(二)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即“平均指数法”编制平均指数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合理加权”问题“简单综合指数”与“简单平均指数”都存在方法上的缺陷,需要改进,编制相应的加权指数。,一、总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2、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综合指数的编制:1、编制的特点:从现象联系关系分析中,来确定与我们所要研究的现象(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从而加入这个因素(同度量因素),使各种商
4、品或产品的不同使用价值量,改变为价值量。、研究各种产品产量变动时,将产量乘以其价格(同度量因素)计算其总销售量。、研究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时,将各单位成本乘以其产量(同度量因素)计算其总成本、同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又叫指数权数,权数乘以指数化指标的过程又称加权。,对复杂现象总体所包括的两个因素,把其中一个因素,即同度量因素或权数加以固定,以便消除其变化,来测定我们所要研究的哪个因素即指数化指标的变动。,采用同一时期的价格或单位成本作同度量因素来计算两个时期生产总值或总成本,进行对比,以测定各种产品的产量动态。采用同一时期的产量作同度量因素来计算两个时期生产总值、总成本,进行对比,反映各
5、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的综合变动。,例:,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1、编制商品销售量个体指数:设K代表个体指数,2、编制商品销售量总指数,选择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则:,3、销售量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基期价格分别计算报告期的销售额和基期销售额通过对比,以销售额的变动来定量表示销售量总指数,4、结论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应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1、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应解决两个问题:要找出现象总体能够直接相加的同度量因素要选择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2、编制多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指数,因各种商品使用价值不同,销售价格不能直接相加,即不能同度量。,例:1、编制商品价格个体指数设K代表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指数杨灿 统计 指数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