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吸收制剂》PPT课件.ppt
《《经皮吸收制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皮吸收制剂》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章 经皮吸收制剂第一节 概述,1.定义:经皮吸收制剂或称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TDDS,TTS):是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经皮吸收制剂既可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全身治疗作用。,2.TDDS优点 1)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提高了疗效;2)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胃肠给药的副作用;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
2、用药顺应性;4)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减少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患者可自主给药;3.TDDS的局限性:大多数药物的皮肤透过率很低,二、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与吸收途径 一)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 1.角质层:2.生长表皮:3.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4.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等,药物在皮肤内的转移,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药物在角质层转移角质层扩散由角质层向下层组织转移在生长表皮和真皮中扩散被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吸收向体循环转移此为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药物在皮肤内的转移,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对于离子型药物及水溶性大分子,由于在角质层透过速率
3、很慢,附属器官是其主要吸收途径经皮离子导入过程中,皮肤附属器官是离子型药物透过皮肤吸收的主要途径,药物通过皮肤的途径,药物从介质中释放,表面皮脂层,通过表皮,通过附属器,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腺,细胞内,细胞间,活性表皮,真 皮,毛细血管吸收,一、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1.皮肤的水合作用:水合程度高,药物渗透性增加 2.角质层的厚度:与用药部位、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有关 3.皮肤条件:角质层受损、某些皮肤病、皮肤温度等 4.皮肤的结合与代谢:,第二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二)剂型因素与药物的性质 药物剂量:剂量小、作用强;分子大小:以低分子量为宜;熔点:一般情况下,低熔点药物
4、很容易透过皮肤;脂溶性:用于经皮吸收的药物在水中及在油中的溶解度最好比较接近,而且无论在水相或是在油相均有较大的溶解度;pH与pKa: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而非解离型药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渗透性;TDDS中的药物浓度:,三、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一)使用经皮吸收促进剂 渗透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是指能加速药物渗透穿过皮肤的物质。应具备条件:1.对皮肤及机体无药理作用、无毒、无刺激及无过敏反应;2.应用后立即起作用,去除后皮肤能恢复正常的屏障功能;3.不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皮肤损失;4.不与药物及其它附加剂产生物理化学作用;5.无色、无臭;,用常促渗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皮吸收制剂 吸收 制剂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