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的视图》PPT课件.ppt
《《组合体的视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体的视图》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第一节 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第三节 组合体投影图的阅读,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2.组合体的分析方法,1.组合体视图的画法,2.尺寸注法,1.读图基本方法,2.读图、画图训练,在实际工程中,形状复杂的工程建筑物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组合体。本章主要介绍组合体的组合方式、投影图的画法、尺寸标注及读图方法,这是学习专业图样的重要基础。,返回目录,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返回本章,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一节,切 割,叠 加,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形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经过叠加、切割、等方式组合而成。组合方式主要有:叠加和切割。见下图。注意:组合体按哪种方式组成并无
2、定式,应根据具体情况,以便于作图和便于理解为原则。,具体组合方式详见:,返 回,叠 加,叠加包括,堆砌两部分体产生的表面交线简单。,相贯两部分体产生的表面交线复杂。,堆 砌,相 贯,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一节,返 回,切 割,由一个基本形体经过若干次切割而成的组合体。经过切割后形体上出现缺角、缺口、凹槽、通孔等构造。,构型过程:四棱柱前后挖四棱柱槽,上下挖圆柱通孔。,构型过程:四棱柱前上方被切割一个三棱柱,再在上部中间挖一个四棱柱槽。,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一节,2.组合体的分析方法,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先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基本体,然后分析它们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这种分析
3、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组合体按其组合方式,一般可分为叠加式、切割式和综合式三种类型:,返回本章,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组合体,读画它们投影图时,要特别注意各基本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表面连接关系。,表面连接关系,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一节,表面连接关系,返 回,一般情况下,两表面相交一定会产生交线。注意三种特殊情况:1)两表面平齐(即共面)。两表面之间不应画线。2)两表面相错(即不共面)。两表面之间应画线分开。3)两表面相切。两表面之间不应画线。,两体顶面平齐,无分界线。,表面相切,无分界线。,表面平齐,表面相错,表面相切,正确分析邻接表面的连接关系,可避免投影中出现多线或漏线的错误。,表面相错,
4、有分界线。,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一节,1.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画图步骤:1)形体分析:运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的构型方式,确定作图思路。2)选择视图;确定形体的放置位置、选择形体的正面投影、确定投影图数量。3)完成视图:根据形体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各基本体的三面投影图,画图的一般顺序是:先实,后虚;先大,后小;先整体,后局部。,作图实例:,实 例 2,实 例 1,实 例 3,返回本章,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二节,返 回,实 例 1,形体分析:该组合体为叠加型,分、三部分。作图: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逐个作出各基本体的投影,步骤见右图所示。,(a)画基准线,(b)画部分,(c)画部分,(d)画部分
5、,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二节,实 例 2,返 回,形体分析:该组合体为切割型,可看作一个侧垂五棱柱顶部挖一四棱柱凹槽。作图:按照先实后空的顺序先作基本体的投影,再挖槽,步骤见右图所示。,(a)作五棱柱的投影,(b)挖槽,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二节,实 例 3,返 回,形体分析:该组合体为综合型,分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面部分为“L”型棱柱被正垂面切割。作图: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步骤见右图所示。,(a)作底板的投影,(b)作“L”型棱柱的投影,(c)作切割“L”型棱柱的投影,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二节,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返回本章,一、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础:1)国家制图标准的规定(见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合体的视图 组合 视图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