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电子线路》PPT课件.ppt
《《线性电子线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电子线路》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差分放大器具有抑制零点漂移的作用,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的输入级,是另一类基本放大器。,4.4差分放大器,电路结构,由两完全对称的共发电路,经射极电阻 REE 耦合而成。,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VCC=|VEE|。,具有两种输出方式:双端输出、单端输出。,第 4 章放大器基础,由于电路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则 VBQ1=VBQ2 0,估算电路 Q 点,令 vi1=vi2=0,画出电路直流通路。,因此,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电路性能特点,差模信号:指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表示为 vi1=-vi2=vid/2,差模输入电压vid=vi1-vi2,共模信号:指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
2、。,表示为 vi1=vi2=vic,共模输入电压 vic=(vi1+vi2)/2,任意信号:均可分解为一对差模信号与一对共模信号之代数和。,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差放半电路分析法,因电路两边完全对称,因此差放分析的关键,就是如何在差模输入与共模输入时,分别画出半电路交流通路。在此基础上分析电路各项性能指标。,分析步骤:,差模分析,画半电路差模交流通路 计算 Avd、Rid、Rod。,共模分析,画半电路共模交流通路 计算 Avc、KCMR、Ric。,根据需要计算输出电压,双端输出:计算 vo。,单端输出:计算 vo1、vo2。,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差模性能分析,双端输出电路,REE 对差模视为
3、短路。,RL 中点视为交流地电位,即每管负载为 RL/2。,直流电源短路接地。,1)半电路差模交流通路,注意:关键在于对公共器件的处理。,第 4 章放大器基础,2)差模性能指标分析,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出电阻,差模电压增益,注意:电路采用了成倍元件,但电压增益并没有得到 提高。,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单端输出电路,与双端输出电路的区别:仅在于对 RL 的处理上。,不变,减小,减小,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共模性能分析,双端输出电路,每管发射极接 2REE。,RL 对共模视为开路。,直流电源短路接地。,1)半电路共模交流通路,因此 REE 上的共模电压:2iC REE,因此流过 RL 的共模电流为
4、 0。,第 4 章放大器基础,2)共模性能指标分析,共模输入电阻,共模输出电阻,共模电压增益,电路特点,无意义,双端输出电路利用对称性抑制共模信号。,利用对称性抑制共模信号(温漂)原理:,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单端输出电路,与双端输出电路的区别:仅在于对 RL 的处理上。,不变,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单端输出电路特点,单端输出电路利用 REE 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共模信号。,利用 REE 抑制共模信号原理:,一般射极电阻 REE 取值较大,结论,无论电路采用何种输出方式,差放都具有放大 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差放性能指标归纳总结,Rid 与电路输入、输出方式无关。,
5、Rod 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Avd 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Avc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双端输出,单端输出,双端输出,单端输出,双端输出,单端输出,其中,其中,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共模抑制比,KCMR 是用来衡量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抑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值越大越好。,定义,双端输出电路,单端输出电路,第 4 章放大器基础,普通差放存在的问题:,采用恒流源的差分放大器,REE,KCMR 抑制零点漂移能力,但 IEE Q 点降低 输出动态范围,其中,很大,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双端输出时,单端输出时,任意输入时,输出信号的计算,其中,其中,第 4 章放大器基础,例:图示电路,已知=10
6、0,vi=20sint(mV),求 vo。,解:,(1)分析 Q 点,(2)分析 Avd2、Avc2,由于,则,(3)计算 vo,由于,则,第 4 章放大器基础,电路两边不对称对性能的影响,实际差分放大器,电路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称:,双端输出时的 KCMR,理想情况,实际情况,由于,则,因此,第 4 章放大器基础,由两管参数不对称(如 VBE(on)、IS、RC 不等)引起失调。,失调及其温漂,输入失调电压 VIO,VO 0,零输入时,从等效的观点看:,VIO 就是使 VO=0 时,在实际差放输入端所加的补偿电压。,失调电压,VIO 产生原因:,第 4 章放大器基础,两管 不等,造成 ICQ1
7、ICQ2,输入失调电流 IIO,从等效的观点看:,IIO 就是使 ICQ1=ICQ2 时,在实际差放输入端所加的补尝电流。,失调电流,IIO 产生原因:,若取,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失调模型,当 RS 较大时:,当 RS 较小时:,失调以 IIO为主,为减小 VIO,应选 IIO 小的差放。,失调以 VIO 为主,为减小 VIO,应选 VIO 小的差放;,第 4 章放大器基础,调零电路,调节电位器 RW,改变两端发射极电位或集电极电阻,使静态工作时双端输出电压减小到零。,第 4 章放大器基础,VIO 和 IIO 的温漂,若环境温度、电源电压等外界因素变化:,其中温度变化引起的温漂最大。,可以证
8、明:,注意:调零电路可以克服失调,但不能消除温漂。,MOS 差放的失调,因IG 0,则,(mV 量级),由两管参数(如 W/l、VGS(th)及 RD 不匹配引起失调。,VIO 产生原因:,注意:MOS 管差放的 VIO 三极管差放的 VIO。,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差模传输特性,完整描述差模输出电流随任意输入差模电压变化的特性。,双极型差放的差模传输特性,假设电路对称,得,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差模传输特性曲线,可以证明:,当|vID|26 mV 时,差放线性工作(单管电路 vI 2.6 mV)。,|vID|100 mV 后,一管截止、另一管导通,差放非线性工作。,说明:,若在两管发射极上串
9、联电阻 RE,则利用 RE 的负反馈 作用,可扩展线性范围。,RE 线性范围 但 Avd,第 4 章放大器基础,最大差模输入电压范围:,最大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受 VBR(BEO)限制的最大差模输入电压。,保证 T1、T2、T3 管工作在放大区,所对应的最大共模输入电压。,要保证 T1、T2 管放大区工作:,要保证 T3 管放大区工作:,第 4 章放大器基础,MOS 差放-差模传输特性,假设两管特性完全相同,且工作于饱和区,则:,得,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可以证明:,当|vID|2(VGSQ-VGS(th)时,MOS 差放线性工作。,MOS 差放进入非线性限幅区。,与双极型差放不同:,线性范围
10、与非限幅范围,一般,MOS 差放的线性与非限幅范围均比双极型差放大。,第 4 章放大器基础,4.5电流源电路及其应用,直流状态工作时,可提供恒定的输出电流 I0。,交流工作时,具有很高输出电阻 Ro,可作有源负载使用。,电流源电路特点:,对电流源电路要求:,直流状态工作时,要求 I0 精度高、热稳定性好。,交流状态工作时,要求 Ro 大(理想情况 Ro)。,利用 iB 恒定时,iC 接近恒流特性而构成。,电流源电路原理:,第 4 章放大器基础,镜像电流源电路,假设 T1、T2 两管严格配对,,基本镜像电流源,由于vBE1=vBE2,根据,得知,因此,称 iC2 是 iC1 的镜像。,参考电流,
11、由于,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因此,IR(2),当温度变化时,由于、VBE(on)的影响,I0 热稳定性降低。,IO 精度及热稳定性,由,当 较小时,I0 与 IR 之间不满足严格的镜像关系,I0 精度降低。,输出电阻 RO,当考虑基宽调制效应时,根据,VA 除了降低 I0 精度外,还造成 Ro 较小,I0 恒流特性变差。,RO=rce2,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得知,,则,得,减小 影响的镜像电流源,结构特点,T1 管 c、b 之间插入一射随器 T3。,电路优点,减小分流 i,提高 I0 作为 IR 镜像的精度。,由图,整理得,式中,输出电阻Ro=rce2,第 4 章放大器基础,比例式镜像电流源
12、,结构特点,两管射极串接不同阻值的电阻。,电路优点,R 增大,I 恒流特性得到改善。,得,得,式中,第 4 章放大器基础,微电流源,令比例镜像电流源中的 R1=0。,由,式中,根据集成工艺的要求,电阻 R 不易做太大,故前述电流源的 I0 只能做到 mA 量级。,得,输出电阻,电路优点:可提供 A 量级的电流,且 Ro 大,精度高。,第 4 章放大器基础,MOS 镜像电流源,MOS 镜像电流源与三极管基本镜像电流源结构相似,只是原参考支路中的电阻 R 被有源电阻 T3 取代。,得,其中,第 4 章放大器基础,有源负载差分放大器,T1、T2 构成的镜像电流源代替 RC4。,电路组成:,T3、T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性电子线路 线性 电子线路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