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技术》PPT课件.ppt
《《红外热成像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热成像技术》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曹克虎,红 外 热 成 像 机,操 作 顺 序,1 打开电脑及摄像头2 输入病人信息及现病史3 调试拍照4 图像分析并作出报告5 关闭电脑及摄像头,拍摄热图姿势规范,拍摄热图图例,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遥测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状态,摄取人体红外热辐射图像,即“热图”,又称温差摄像。常规测温:只能实现“点”的温度测定热像测温:实时,动态,体表“面”的温度变化。红外热图:热温度值 图温度分布形态,红外热成像原理1,通过光学电子系统将人体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热态的远红外光波聚集,调制及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并转换为数字量,经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处理,以伪色彩热成像图形式显示人体温度场。
2、同时,应用数字红外热成像专用分析软件,对获取的温度进行分析。既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常人体热态分布,红外热成像原理2,热像仪本质是测温仪,是热图记录仪。为医生提供临床分析,辅助诊断的依据。与热图变化密切相关的因素:血液循环及微循环,组织代谢,解剖结构,神经功能状态。与炎症,疼痛,肿瘤,心血管,亚健康的关系:预防,诊断,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红外热成像原理3,基本特性:灵敏性 干扰性 客观性 稳定性 对称性 相对性 临床性 功能性技术要素:生理热图 病理热图 干扰热图读图原则:主诉 热图 体征三者高度一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与体表热态投影定位分布关联,正常人体热态分布特征1,1.人
3、体各部位热态变化规律:头颈部热态分布最高,上肢高于下肢,四肢近端高于远端,躯干背面高于腹面,左胸高于右胸,下腹部高于上腹部,肝区高于脾胃区,骨突部位等处较低。2.组织结构热态变化规律:脂肪组织呈低温,肌肉组织越厚温度越低,表浅脏器热度分布高于深层器官,大血管通过区热态增高,动脉高于静脉。体表温度是不稳定的,特别是皮肤温度,容易受环境温度、衣着等条件的影响,温度波动的辐度也大,不同部位存在差异。体核温度比体表温度高、稳定,不同部位虽然有差异,但都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正常人体热态分布特征2,3.生理情况下,人体正常体温可随昼夜周期、年龄、性别、环境、精神紧张和体力劳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4、4.生理性热态区、大血管及浅表血管部分、散热差的部位、凹陷部位散热差及组织互相辐射、受压部位、结肠热态区,正常人体热态分布特征3,5.生理性低热态区凡是特别容易散热的部位:如机体的突出部位。或不易导热的部位:如脂肪多肌肉厚的部位。这些都比较易出现低温区。即生理性低热态区。6.反应性热态区某些腹腔炎症性疾病,热态图除了表现在病变部位之外,还在同侧或中上腹部呈现高热态分布成像图,且范围较广。此种热成像图非病理性。故称为反应性热态区。,内脏神经分布与皮肤区域的对应关系判断病变部位,颈段脊髓(C1-4:颈部;C5-T2:上肢)胸段脊髓(T1-5:气管,肺,心脏。T5-10:肝、胆、胰、食管、胃、肠。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 成像 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