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概述》PPT课件.ppt
《《红外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概述》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一节 概述,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也称分子的振、转动光谱。,一、红外光谱(IR)的产生,作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的重要工具,根据有机化合物红外特征吸收频率,确定化合物结构中基团;也可依据特征峰的强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光谱区与能量相关图,近红外光谱区:低能电子能级跃迁含氢原子团:-OH、-NH、-CH伸缩振动的倍频吸收峰稀土及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化学的研究对象适用于水、醇、高分子化合物、含氢原子团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的振动、转动基频吸收光谱区 应用最为广泛的红外光谱区,远红外光谱区:气体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液体与固体中重原
2、子的伸缩振动晶体的晶格振动某些变角振动、骨架振动-异构体的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氢键、吸附现象研究该光区能量弱,较少用于分析,二、红外光区的划分 0.751000m,三、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横坐标为波长(/m)或波数(/cm-1)可以用峰数,峰位,峰形,峰强来描述。,四、红外光谱特点1)红外吸收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2)用量少、不破坏样品、应用范围广:固、液、气态样均可用,除单原子分子及单核分子外,几乎所有有机物均有红外吸收;3)特征性强:分子结构表征更为精细,通过IR谱的波数位置、波峰数目及强度确定分子基团、分子结构;4)分析速度快;5)定量分析;6)与色谱等联用(GC-FT
3、IR)具有强大的定性功能。,五、IR 与 UV-Vis 的区别,产生机制 研究对象 使用范围,分子的振动能级(量子化):E振=(V+1/2)h:化学键的 振动频率 V:振动量子数(V=0、1、2.),1.双原子分子类似于两个用弹簧连接的小球简谐振动,第二节 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一、分子振动,任意两个相邻的能级间的能量差为:,K化学键的力常数,与键能和键长有关,为双原子的折合质量=m1m2/(m1+m2)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例1:由表中查知 C=C 键的 k=9.5 9.9(N/cm),令其为9.6,计算正己烯中C=C
4、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任意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为:,当V=1时,0 1振动能级的跃迁,称为基本振动频率或基频吸收带。,例2:由表中查知 H-Cl 键的k=4.8,计算波数值正己烯中H-Cl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2892.6 cm-1(N/cm),实验值:2885.9cm-1,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毫达因/埃),经典力学导出的波数计算式为近似式。因为振动能量变化是量子化的,分子中各基团之间、化学键之间会相互影响,即分子振动的波数与分子结构(内因)和所处的化学环境(外因)有关。,化学键键
5、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非谐振子的振动,谐振子的振动模式是理想化的,实际上振动模式是非理想化的,当 V=1、2、3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可能存在。,2.多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的振动更为复杂(原子多、化学键多、空间结构复杂),但可将其分解为多个简正振动来研究。简正振动 整个分子质心不变、整体不转动、各原子在原地作简谐振动且频率及位相相同。此时分子中的任何振动可视为所有上述简谐振动的线性组合。简正振动基本形式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键长变化但键角不变。变形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又称弯曲振动或变角振动。,振动的
6、基本类型,伸缩振动的k比变形振动k大;因此伸缩振动出现在红外吸收光谱的高波数区,变形振动出现在红外吸收光谱的低波数区。,伸缩振动 亚甲基,变形振动 亚甲基,基本振动的理论数,对于由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由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平动自由度=3,振动自由度=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由N个原子组成的线形分子:转动自由度=2,由N个原子组成的非线形分子:转动自由度=3,线 形 分 子:振动自由度=3N-5,非线形分子:振动自由度=3N-6,分子振动自由度越大在红外吸收光谱中出现的峰数越多,3.振动的非谐性,振动的基频:01振动能级的跃迁 v 01 吸收较强
7、,振动的倍频:0 2、3、4.振动能级的跃迁,吸收弱 v 02、v 03、v 04,振动的组频:基频的和 v 101+v 201,振动的差频:基频的差 v 101-v 201,泛频峰可以观察到,但很弱,可提供分子的“指纹”。,倍频、组频、差频统称为泛频,关于红外吸收峰的数目,例如:苯的简谐振动的自由度=312-6=30;再考虑到倍频、组频、差频等,产生的红外吸收峰应该非常多。实际上大多数红外吸收光谱图上的吸收峰数目小于理论数目。为什么?,存在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模式存在能量简并态的振动模式仪器的分辨率分辨不出的振动模式振动吸收的强度小,检测不到某些振动模式所吸收的能量不在中红外光谱区。,二、红
8、外光谱产生的条件,(1)辐射能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分子振动能量是量子化的,即 E振=(V+1/2)h为分子振动频率,V为振动量子数,其值取 0,1,2,分子中不同振动能级差为 E振=Vh也就是说,吸收光子的能量(h a)要与该能量差相等,即a=V 时,才可能发生振转跃迁。例如当分子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1),此时V=1,即a=,(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产生偶极炬的变化,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跃迁,无红外活性:,如:单原子分子、同核双原子分子:He、Ne、N2、O2、Cl2、H2 等。没有红外活性。,如:对称性分子的非对称性振动,有
9、偶极矩变化的振动跃迁,有红外活性。,如: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性。,没有偶极矩变化、但是有极化度变化的振动跃迁,有拉曼活性。,例水分子,峰数与分子自由度有关。无瞬间偶极距变化时,无红外吸收,例 CO2分子,三、红外吸收峰强度(峰强),1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分类,100 非常强吸收峰 vs20100 强吸收峰 s10 20 中强吸收峰 m 110 弱吸收峰 w,2.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影响因素,振动能级的跃迁几率,振动的基频的跃迁几率大于振动的倍频,因此基频的吸收峰强度比倍频强。,振动能级跃迁时,偶极矩的变化,同样的基频振动,偶极矩的变化越大,吸收峰也越强。,原子的电负性 化学键两端连接原子的电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概述 红外 概述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