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成型工艺》PPT课件.ppt
《《粉体成型工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体成型工艺》PPT课件.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7/28,1,定义 粉体成型是指粒度较细的粉体物料加水润湿后,借助于外力将其加工成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块状物体的过程。,2 粉体成型,2023/7/28,2,功能 使粉末成为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块状物体 成型制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制品在工艺流程中转运和进一步加工时,其尺寸与形状不会破坏;赋予制品进一步加工的良好加工性能,2023/7/28,3,成型是一个中间环节,原料的性能不同、制品的用途不同,粉体成型方法也不尽相同。按照外力施加方式的不同分为:滚动成型、压力成型 按照润湿程度不同分为:半干法(物料水分5%左右)可塑法(物料水分15%左右)注浆法(物料水分40%左右),2.1
2、粉体成型的基本方法,2023/7/28,4,定义 滚动成型属半干法成型,是将粉状物料加水润湿,在不断滚动的过程中,由机械力和毛细力共同作用而成型,常用于冶金过程的原料预处理,制品为对尺寸要求不很严格的球状物料。,2.1.1 滚动成型,2023/7/28,5,说明:在冶金工业的球团生产中,滚动成型称为造球,目的是将粒度为0.075mm约占80%以上的细磨精矿制成9-15mm的球团矿;烧结生产中,滚动成型称为制粒,目的是将0-10mm的粉矿中的细粒物料粘附于粗颗粒上,形成制粒小球,以改善烧结过程的透气性。,2023/7/28,6,滚动成型设备及工艺原理 主要设备 圆盘造球机和圆筒造球机(或制粒机)
3、工艺原理 相同点:造球机旋转时,物料靠造球机内壁摩擦而上升运动至一定高度,然后物料靠重力而向下滚动,当物料滚动到造球机下部时,又靠造球机内壁摩擦而上升运动,如此循环往复,由于水分的作用,物料在滚动过程中互相粘附成型。,2023/7/28,7,不同点:圆盘具有自动分级的特点,成型生球粒度较均匀。圆筒卸出的生球粒度差别大,作为造球设备,生球必须经过筛分,不合格生球返回圆筒造球机;作为制粒设备,卸出的制粒小球则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2023/7/28,8,定义 压制成型是指借助于机械压力和模型将粉体加工成规定尺寸和形状的制品的过程,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耐火材料、建筑材料、型煤生产等工业中,也可以用于
4、生产规模较小的冶金原料预处理工艺。,2.1.2 压制成型,2023/7/28,9,压制成型的方法 机压成型 可塑成型 注浆成型 等静压成型 振动成型 捣打成型 挤压成型 对辊成型,等,2023/7/28,10,机压成型法 机压成型法是目前耐火材料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成型方法。该方法使用压砖机和钢模具将粉体压制成坯体。因机压成型一般均指含水量为4%-9%的半干料成型方法,因而也称半干法成型。该法常用的设备有摩擦压砖机、杠杆压砖机和液压机等。,2023/7/28,11,机压成型法 机压成型过程的实质 是一个使物料内颗粒密集和空气排出、形成致密坯体的过程。机压成型的制品具有密度高、强度大、干燥收缩和烧成
5、收缩小、制品尺寸容易控制等优点,所以该法在耐火材料生产中占主要地位。,2023/7/28,12,可塑成型法 定义 是指用含水量为16%以上呈塑性的泥料制成制品的方法。成型过程 将预制好的物料投入挤泥机中,挤成泥条,然后切割,按所需要的尺寸制成荒坯,再将荒坯用压机压制,使物料具有规定的尺寸和形状。缺点 坯体水分大,砖坯强度低,外形尺寸不准确,干燥过程复杂,收缩有时达到10%以上。,2023/7/28,13,注浆成型法 定义 将泥浆注入石膏模型,借助于模型吸水制成坯体的方法。注浆成型的方式 有空心浇注、实心浇注、压力浇注、离心浇注、真空浇注等,其中空心浇注是最主要的浇注方式。,2023/7/28,
6、14,注浆成型法 空心浇注的特点 石膏模不带任何型芯,所以又称单面浇注或单面吸浆。泥浆注入石膏模型后,在模腔内壁形成坯体的外形,适合于薄壁中空制品。实心浇注的特点 石膏模腔内放置一个或几个型芯,以形成注件的内表面,所以又称为双面浇注或双面吸浆,适合于壁厚大件或外形复杂的制品。,2023/7/28,15,注浆成型的特点 泥浆水分一般达40%左右,它主要用于生产中空壁薄的高级耐火制品及特种耐火制品,在陶瓷工业中,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大、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凡是形状复杂或不规则、以及薄胎等制品,均可采用注浆成型法来生产。,2023/7/28,16,等静压成型法 定义 应用帕斯卡原理,依靠高压液体或
7、气体在粉体各个方向上施加等同压力进行成型的方法。常用的压力传递介质为液体。因刹车油或无水甘油的可压缩性极小,几乎可以把全部压力传递到弹性模具上,故多用这两种液体作为压力传递介质。,2023/7/28,17,等静压成型的特点 粉体各部分受压均匀且压力很高,这样得到的制品密度高且均匀,从而使制品在烧成过程中的变形和收缩等大为减少,也不会出现一般成型法成型制品因密度差产生应力而导致的烧成裂纹。,2023/7/28,18,等静压成型方法 按施压介质及成型温度可分为冷等静压成型法(介质为常温液体)和热等静压成型法(介质为气体,加压与加热同时进行)。通常所称等静压成型法是指冷等静压成型法。,2023/7/
8、28,19,振动成型法 定义 利用振动作用使粉体成型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及大型的制品,也适用于密度相差不太悬殊的物料。由于成型时物料不受破坏,容易水化的物料如焦油白云石、焦油镁砂料等,多用此法成型。,2023/7/28,20,振动成型法 原理 是物料在频率很高(一般为3000-12000次/min)的振动作用下,质点相互撞击,动摩擦代替质点间的静摩擦,粉体变成具有流动性的颗粒,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逐渐堆集密实形成致密的制品。特点 颗粒具有三维空间的活动能力,颗粒密集并填充于模型的各个角落而将空气排挤出去。在很小的单位压力下既可得到密度较高的制品。,2023/7/28,21,捣打成型法 定义 用手
9、动、风动或电动捣锤将粉体捣实成型的方法。捣打成型法一般用于成型形状复杂、体积较大的制品。捣打成型的粉体水分大多控制在4%6%的范围内,粉体的临界颗粒度比机压成型时要大,这有利于提高坯体的密度。,2023/7/28,22,挤压成型法 定义 强力挤压可塑性粉体使其通过孔模成型 挤压成型与可塑成型都是采用可塑性粉体,两者的区别在于挤压成型需用强力挤压的挤压机,多用于特殊耐火材料的生产。特殊耐火材料用的原料大多属于瘠性料,不具有可塑性。在挤压成型前通常加入塑化剂或粘结剂使其成为可塑料,如糊精、工业糖浆、羧甲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脂、聚乙烯醇等有机塑化剂。,2023/7/28,23,对辊成型 对辊成型广泛
10、应用于氮肥工业中的煤球生产、竖罐炼锌的制团等处理量较小的工艺。压团采用对辊压团机。团矿的成型压力、型态及大小等对团矿的强度、制团效率和蒸馏效率都有直接影响。,2023/7/28,24,2.2 水分在成型的过程中的作用,粉体物料的特性 分散度大,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大的表面能。从热力学角度,高的比表面能是粉体成型的推动力。表面分子处于不均衡的力场中,当其与周围介质(气体或液体)接触时,颗粒表面就显示出电荷,并在颗粒表面的空间形成电场。,2023/7/28,25,粉体物料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当干燥固体颗粒与水接触时,在电场范围内的极性水分子被吸附于颗粒表面,依次形成吸附水、薄膜水;水分进一步增加时,则
11、在粉体中形成毛细水。水分使粉体颗粒相互靠近、粘结,在外力作用下完成粉体成型。,2023/7/28,26,颗粒表面极化水分子的排列及电分子力的分布情况,2023/7/28,27,2.2.1 吸附水的特性及其作用,1)吸附水的形成 粉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在静电引力作用下具有偶极结构的水分子被吸附在固体颗粒的表面形成吸附水层,颗粒表面过剩能量因放出润湿热而减少。,2023/7/28,28,吸附水的形成不定将颗粒放入水中,或往颗粒中加水,当干燥的颗粒与潮湿大气接触时,会吸附大气中的气态水分子。当相对水蒸汽压很低时,靠颗粒表面的离子和水的偶极分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形成单分子层吸附,这种吸引力的作用半径约1(
12、10-10m)或几个。,2023/7/28,29,在距颗粒表面超出水分子直径的地方,被吸附的多水分子层是靠范德华力。被吸附的水偶极分子在吸附作用下失去了活动性,同时水偶极子以正极或负极靠拢吸着点而呈定向排列状态,第一层偶极分子吸引着第二层偶极分子,第二层又吸着第三层,以此类推。,2023/7/28,30,随着矿物成分或亲水性不同吸附水层的厚度不同,同时也随着料层中相对水蒸汽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吸附水层的厚度一般在0.002-0.008m之间。当相对水蒸汽压达到100%时的吸附水含量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吸附水。,2023/7/28,31,2)吸附水的特性 特点 吸附水的性质不同于般液态水的性质,常
13、被称为固态水 没有溶解盐类的能力 没有从个颗粒直接转移列另个颗粒的能力,其转移只能以水蒸汽方式进行 吸附水密度大于1(大约),般为1.5 不导电,在低于零下78的温度时不结冰,2023/7/28,32,原因 水分子力在极小的范围内作用力非常大 例加,直接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第层分子水的作用力相当于980MPa,在受范德华力作用的地方,其作用半径的大小至少可达数个水分子直径。作用力虽与距离按六次方成反比的递减,但吸附水的偶极分子呈定向排列的静电引力给予了补充,产生了极大的力,使被吸附的多层水分子仍能牢固地保持在颗粒上。,2023/7/28,33,作用 当细磨物料(颗粒直径约为0.1-1.0mm)呈砂
14、粒状态时,如果仅含有吸附水,仍是散粒状。当细磨物料呈粘土状态时(颗粒直径约为1m),如果只含有吸附水,可以成为坚硬的固体。结论 适宜滚动成型的物料层中,如果仅存在吸附水时则说明成型过程尚未开始。,2023/7/28,34,2.2.2 薄膜水的特性及其作用,1)薄膜水的形成 固体颗粒表面达到最大吸附水层后,再进一步润湿颗粒,由于颗粒表面吸着吸附水后,还有存在未被平衡掉的静电引力(主要是颗粒表面的引力,其次是吸附水内层的分子引力),在这些残余静电引力的作用下,在吸附水的周围就形成薄膜水。,2023/7/28,35,2)薄膜水的特点 残余静电引力较小使水分子定向排列较差,较松弛。薄膜水与颗粒表面的结
15、合力比吸附水和颗粒表面的结合力要弱得多,但难使它从颗粒表面排出。薄膜水内层与最大吸附水相接,引力为304104Pa,外层为61104Pa。,2023/7/28,36,2)薄膜水的特点 薄膜水的平均密度为1.25,溶解溶质的能力较弱,冰点为-4。在分子力的作用下,薄膜水可从水膜厚处移向水膜薄处。,2023/7/28,37,3)薄膜水的方式迁移 相邻且直径相等的颗粒甲和乙,当甲颗粒薄膜水较乙颗粒薄膜水厚,颗粒甲薄膜水A开始向颗粒乙移动。直到两个颗粒的水膜厚度相等时为止,这种迁移速度非常缓慢。薄膜水由于受到表面引力的吸引,具有比普通水更大的粘滞性。,2023/7/28,38,当两个颗粒间的距离ac小
16、于两个颗粒的表面引力半径ab、cd之和时,两颗粒间引力相互影响范围ebfd内的薄膜水,它同时受到两个颗粒的分子引力的作用,而具有更大的粘滞性。颗粒间距离越小,薄膜水的粘滞性就越大,颗粒就越不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对成型制品来说,制品的强度就越好。,2023/7/28,39,4)细磨物料成型后具有强度的原因 吸附水和薄膜水合起来组成分子结合力,在力学上可以看作是颗粒的外壳。在外力作用下结合水和颗粒起变形,并且分子水膜使颗粒彼此粘结。结论 当物料达到最大分子结合水后,细磨物料就能在外力(搓揉滚压)的作用下表现出塑性性能,在造球机中,成球过程才明显开始。,2023/7/28,40,5)铁矿石及常用添加物
17、的最大分子结合水含水量 铁矿石 磁铁矿最大分子结合水的含量最小 褐铁矿最大分子结合水的含量最大,且其数值随着矿石粒度的减少而增大 添加物 膨润土因亲水性最好、比表面积最大,其分子结合水最大值,消石灰次之。,2023/7/28,41,2.2.3 毛细水的特性及其作用 1)毛细水的形成 当细磨物料被润湿,并超过最大分子结合水时,物料层中就出现毛细水。它是颗粒表面引力作用范围以外的水分。毛细水的形成是靠表面张力的作用。毛细水是在直径为0.0011mm的毛细管中,受毛细管引力作用保持的一种水分。根据物料的亲水性和毛细管的直径,其所受引力的大小在0.98l042.45104Pa之间。,2023/7/28
18、,42,当颗粒被水润湿超过薄膜水时,在颗粒之间出现了毛细水,开始出现的毛细水叫做触点态毛细水,它使颗粒连系起来。,2023/7/28,43,继续增加水,在毛细水表面张力或外力作用,下使颗粒靠拢,在它们之间形成蜂窝状毛细水,毛细水在颗粒之间开始连接起来,可以迁移。,2023/7/28,44,进一步润湿,则出现了饱和毛细水,这时达到了最大毛细水含量。,2023/7/28,45,2)毛细水的作用 毛细水能够在毛细压和能引起毛细管形状和尺寸改变的外力作用下发生迁移。毛细力将水滴周围的颗粒拉向水滴中心,而形成小球。在造球过程中,毛细水起着主导作用。当物料润湿到毛细水阶段,物料的成球过程才获得应有的发展,
19、物料的成球速度决定于毛细水的迁移速度。,2023/7/28,46,2.2.4 重力水的特性及其作用 1)重力水的形成 当细磨物料层完全为水所饱和,即超过最大毛细水含量之后,超过的水分子不能为毛细管引力所保持,而受重力的支配,沿着颗粒间大孔隙向下移动,这种水分叫做重力水。2)重力水的作用 重力水在成球过程中是有害的。,2023/7/28,47,2.2.5 水分对成型过程的作用 毛细力将颗粒拉向水滴而成球,范德华力能使颗粒粘在一起。毛细水在形成生球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分子水在某种程度上能增加生球的机械强度。重力水对成球过程是有害的 颗粒表面上的吸附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的总和称为全水量。,20
20、23/7/28,48,2.3粉体成型机理,2.3.1 滚动成型机理,在烧结、球团生产中,成球是将物料加水润湿,在机械力和毛细力作用下滚动而形成定粒度的生球,它是烧结、球团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生球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烧结矿、球团矿生产的产质量。生球质量受原料种类、物化特性、粘结剂种类和用量、成型设备工艺参数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2023/7/28,49,1)细磨物料的滚动成型造球机理 细磨物料在成球过程中的行为 成核 湿料加到造球机中,或干料在造球机中加水润湿后,在滚动过程中,颗粒互相靠拢,由于颗粒之间机械力和毛细力的作用而聚集成核。,2023/7/28,50,细磨物料开始形成小球
21、的过程称为成核过程。这是任何新球形成必不可少的过程。核的形成是造球的第一步,因此,核的形成速度与强度将影响生球的产质量。,2023/7/28,51,成层 在连续往球核上加料加水的条件下,表面潮湿的核,由于毛细力的作用,在滚动时粘附上颗粒,使球的粒度连续增大。球核在滚动过程中,其表面聚集新料而逐渐长大的过程,称为成层长大。,2023/7/28,52,聚结 生球长大是由于小的球核在造球机内“瀑布式”的料流中,互相碰撞和挤压,球核逐渐变得密实,毛细管中的水被挤到球表面,在继续碰撞中彼此聚结在一起,因而导致球的长大。球核的聚结是两个或多个球可核,以成对的或四面体的形式聚结在一起。几个小球核连结在一起叫
22、聚结。球以聚结方式长大时,其长大速度比成层长大的快,成品的粒度范围比成层长大的宽。,2023/7/28,53,粉碎(散开)在造球过程中,部分原料虽然暂时聚集在一起,但由于水分少,毛细粘结力小,球核强度小,在其他球核的撞击下而破碎,已经形成的球核又被压碎。这部分散料在继续造球过程中会粘附到其他球核上。对于粒度较粗、亲水性较差或难成球的物料,球核破碎的几率很大,往往导致造球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必须添加某些粘结剂以改善其成球性。,2023/7/28,54,破损 已经形成的球,在继续长大过程中,由于冲击或碰撞而破裂成碎片,这种碎片往往形成球核或同其它的球聚结。若出现大量的球破碎,则说明造球机的工艺参数不
23、适宜,必须加以调整。,2023/7/28,55,磨损 已经形成的球,在继续长大中,有些球表面因水分不足或无粘结剂而粘附不牢,在互相磨剥过程中被磨损。这些磨损下来的粒子,又粘附到其它的球上。,2023/7/28,56,磨剥转移 在造球过程中,球由于相互作用和磨剥,一定数量的物料从一个球转移到另一个球上,这称为“磨剥转移”。磨剥转移是在球相互碰撞时,非常少的物料从一个球的表面转移到另一个球的表面,不存在交换。,2023/7/28,57,生球的粘结机理 生球依靠自然力把颗粒粘结在起,并具有一定的强度。自然力中对颗粒粘结起主导作用的是界面力和毛细力。当物料颗粒之间孔隙中液体充满率较小时,颗粒间存在界面
24、力和毛细力。如果孔隙完全被液体充满,并且液体表面呈弧形时,颗粒之间的粘结力主要为毛细力。,2023/7/28,58,两个大小相同球形颗粒之间形成个双凹透镜形的液体连接桥。由于它的侧面是凹凸形的、所以具有两种曲率半径r1和r2。根据拉普拉斯公式:,2023/7/28,59,Pk为毛细压,凹液面毛细压为负,凸液面为正值。因为,那么就得出毛细力Fk 为:两颗粒的三相(气液固)界面力FR为:,2023/7/28,60,总粘结力FH:FH=FK+FR=r1和r2与连接桥所对半角、接触角、颗粒直径d和两颗粒之间的距离a有关:当 0o,a 0及 10o40o时,,2023/7/28,61,当 0o,a 0,
25、可以得出 此时,颗粒之间连接桥非常小。当液固体积比(VL/VS)变小时,粘结力对距离比值的变化反应很灵敏。,2023/7/28,62,如果液体连接桥由于颗粒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被拉长,当颗粒距离达到临界值时,连接桥变得不稳定而脱落。连接桥越小这种不稳定状态就越容易出现。这解释了生球水分太低生球强度小的原因。,2023/7/28,63,细磨物料的成球过程 细磨物料造球分为连续造球和批料造球。成球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成核阶段、球核长大阶段和生球紧密阶段。,连续造球过程的三个阶段 成核阶段 当细磨物料表面达到最大分子结合水后,继续加水润湿,则在颗粒表面上裹上一层水膜。,2023/7/28,64,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粉体成型工艺 成型 工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