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讯系统》PPT课件.ppt
《《管理资讯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资讯系统》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管理資訊系統,任課老師:吳培基(資訊工程系)課本:陳文賢著,資訊管理,東華書局,91年4月初版.(編號1201211)考評:作業/平時成績(30%)、期中考(30%)、期末考(40%)辦公室:實驗大樓 404TEL:(O)分機3506E-mail:Web:http:/cc1.npit.edu.tw/pcwu 或 pcwu課程資料:教學觀摩/管理資訊系統,2,課程大綱,第一章:系統理論第二章:資訊理論略 第三章:管理理論第四章:資訊科技與基礎建設第五章:管理資訊系統第六章:策略運用資訊科技第七章:企業流程再造第八章:知識管理略 第九章:網路經營模式與策略第十章:資訊系統開發與管理略 第十一章
2、:個案討論補充:電子載貨證券,3,序言,1981年 回台灣教書,開始教“管理資訊系統”.1985年著手寫“資訊管理”中文書.本書目的:讓讀者有高科技高概念(High tech high concept).本書課程教材曾用於台大資管所,台大EMBA,台大推廣教育中心資訊管理高階研究班,台大醫院精英班,台北市政府公務班等.本書是“資訊管理首部曲”,後續介紹暫定書名“電子商務/企業e化”(二部曲).,4,作者介紹,陳文賢(Wen-Hsien Chen,Ph.D.)現職台灣大學資管系所教授.1980獲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工業工程與作業研究博士學位.20年來見證了資訊科技在管理上
3、應用的發展.,5,第一章 系統理論,THINK-IBM座右銘(1980)I think,therefore I am.我思故我在.Rene Descartes(笛卡爾)(1596-1650).世界級企業即學習思考的企業.張忠謀(1998),6,綱要,1.介紹2.系統定義3.系統成份4.投入,處理,產出5.系統環境6.系統邊界7.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8.系統的回饋9.子系統,10.系統的介面11.動態與靜態系統12.系統效率與結果13.模式略 14.模式譜15.系統方法16.系統的層次,7,一.介紹,系統(system)是一個很通用的名詞,似乎是流行的說法.教育系統,電腦系統,存貨系統,捷運系統一
4、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提供有用的架構,以描述各種學科理論(不僅是管理學科),及了解許多機構的現象,進而分析其功能.模式(model)是系統的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利用模式來研究分析系統.系統分析(system analysis):如何去思考系統問題,如何建立模式,如何找到解決辦法.系統觀念與模式:提供一般系統分析的一個“思考”(thinking)架構.學習型組織-(The Fifth Discipline)就是系統思考.,8,二.系統定義,系統有許多不同的定義,通常的定義:“一些相關的人,事,物,觀念或活動,有其共同的目標,形成一個邏輯性,概念性,或功能性的組合
5、”企業也是一種系統人才,物料,設備,產品,金錢,技術與資訊等各項資源;生產,行銷,研究,人事和財務各種部門;目標:這些部門共同合作以達到創造利潤分享其員工與股東.沒有目的或目標,也不成其系統“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1865)Alice:Would you tell me,please,which way I ought to go from here?Cat:That depends a good deal on where you want to get to.Alice:I dont much care where.Cat:Then it does
6、nt matter which way you go.,9,三.系統成份,抽象系統(abstract system):觀念與思想的組合,有秩序地安排相關觀念與構想.宗教系統:有秩序地安排神的觀念及人跟神的關係.中國文化系統:孔孟哲學與儒家思想一脈相傳.實體系統(physical system):包括一些可以“看見”的實體,如:人,物料,機器,廠房,產品,鈔票.實體系統有下列四成份:目標(objective):系統要達到的目標.實體(entity):系統中相關的實物,如:人,財,物等.屬性(attribute):系統中實體的性質或觀念.活動(activity):屬性的變化過程.,10,四.投入,
7、處理,產出,系統通常有投入(input),處理(process),產出(output).系統的實體的相互關係與活動,形成一個轉換處理(transformation process),將投入轉換成產出,而達到系統目標.黑箱(black-box):系統的投入和產出已知,但其轉換過程沒有定義.用於資訊系統分析與設計:將已經定義好的模組(module)或暫時不要分析的子系統視為黑箱,可使分析工作更容易些.實際生活中:“黑箱作業”是不好的.系統觀念中:黑箱觀念可使事情簡化.,11,圖1-1 教育系統的投入處理產出,12,五.系統環境,愛因斯坦:“The environment is everything
8、 that isnt me.”(除了我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是環境.)(這個定義太大了!)卻屈曼(Churchman)建議利用二個問題,來決定一個事物是否在系統的環境.這事物對系統目標是否重要?(必須是肯定的,才是系統的環境)系統分析師(或系統決策者)是否能夠影響這事物?(必須是否定的)企業的策略管理,主要是環境偵測(environmental scanning)找出環境中的關鍵變數這些變數是否變動?變動速度多快?是否應計劃行動方案,以應付變動?環境變化程度越大,越需要環境偵測,而需要越高的資訊處理能力.,13,六.系統邊界,系統邊界(boundary)是劃分系統的界線,邊界內是系統的成份,邊界外是
9、系統的環境;邊界可以是有形或無形的.中國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系統越來越大.中間缺少一個重要的系統:“理業”(公司治理,管理企業)應該講:“修身,齊家,理業,治國,平天下”呂氏春秋:“荊人有遺弓者,而不思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子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子則至公矣.”荊人遺之,荊人得之=荊人的系統只有荊國人遺之,人得之=孔子的系統只有人類遺之,得之=老子的系統擴及所有萬物,14,資訊與網路科技使企業系統的邊界變得模糊,有些學者稱為無邊界(borderless)企業內個人之間邊界的模糊(分工=多元化工作)部門之間邊界的模糊(企業流程再
10、造)資訊部門和使用者部門之間邊界的模糊(使用者自建系統或分散處理)企業間組織的模糊(虛擬組織)系統越大(無邊界),邊界模糊,使得系統分析越困難.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邊界,也有不同的環境一般系統分析,還是要把系統封閉起來(closing the system),決定系統和它的環境.,15,七.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封閉系統(closed system):組織內部有其所需資源,系統不會和其環境或其他系統做交流.與環境的互動很少,其活動均可控制.完全獨立,不受系統以外因素影響,其結果是可預期的,肯定的,理性的,最佳化.如:異動處理系統(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
11、)開放系統(open system):和它的環境有很多互動的關係它接受很多投入來自於環境,也提供產出給環境的其他系統.如:主管資訊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供應鏈管理系統(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在資訊科技,開放系統的意義:一個軟體可以適應不同的硬體或作業系統(所謂平台)執行.,16,開放系統的特性Kahn事件循環(cycle of event):接受環境的投入,系統加以轉換,變成產出,重複上述循環.負熵(negative entropy):熵是動亂無序,系統能夠自我調整,克服動亂,適應存活,可以成長.回饋機
12、能(feedback mechanisms):負回饋,管理功能的控制.動態平衡(dynamic homeostasis):雖然有動態變化,但系統會維持其平衡穩定狀態.差異化(differentiation):朝向整體的成長,各成份間的差異化功能會增加.相等結果(equifinality):殊途同歸.開放系統是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不是消除不確定,而是應付不確定,創新和適應外在的變化.,17,八.系統的回饋,通常系統都有回饋(feedback)過程回饋迴路(feedback loop):這些回饋加到系統的投入處理產出.有負回饋(negative feedback),正回饋(positive fe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资讯系统 管理 资讯 系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