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法》PPT课件.ppt
《《管理研究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研究方法》PPT课件.ppt(1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学的问题与研究方法,目录-整体框架,管理学的研究范式管理问题的建构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因果关系的定量方法成份分析的定量方法海量数据的定量方法,导言,1995年10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林毅夫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 发表了一篇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短文,提倡以规范化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本土的经济问题。现在国内经济学界的研究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取得了很大成就。从1995年到现在,中国管理学的研究,由于管理本身的人文性,现在依然处于混沌状态。本土化杂乱无章,规范化还在提高,国际化还刚刚起步。,第一章 研究范式,科学研究的范式管理科学的丛林管理学的研究范式现代管理学体系现代管理
2、学的相关学科现代管理的研究思路,科学研究的范式,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的模型描述了关于科学的图景:一组概念成为特定学科领域的主流和共识,创造了一种有关这个领域的世界观。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范式的三重含义,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包括语义、逻辑和观念逻辑三重含义。语义: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逻辑: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
3、;观念逻辑: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科学研究范式的八个特征,目的性:进行研究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严格性:认真、谨慎、精确,以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经过仔细思考的方法,在最小的偏差情况下,从适当的样本中得到正确的信息,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适当分析;可验证性:某种假设可以通过统计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精确性与可信度:前者指根据样本得到的结果与真实情况相当接近;后者指我们有信心相信多少的概率是真实的,多少概率可能是错误的;,衡量研究质量高低的标准!,科学研究范式的八个特
4、征(续),可重复性:假设不是偶然地被支持,而是对研究对象总体真实状态的反映;客观性:依据实际资料的推导而不是个人主观的或情绪性的判断得出结果;共性:一个组织情景中大发现可以应用到其他组织范围;简练性:在构件研究框架时,尽可能以较少的变量来解释方差。,大数据背景下的第四范式,第四范式,基于e-Science提出了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Data-intensive Science)以及学术交流。“第四范式”的“客观”。此前,模式识别主要是主观的。是人在经验中发现规律,提出一个主观的假设,再去搜集更多案例来验证这个假设。而现在则是让计算机自己从海量的数据发现模式,也
5、就是共性,是客观的。很多现象的原因是不可观测的,比如说纯粹的偶然因素,或者说是问卷调查问不出来的因素。,管理学研究的范式,研究目的:在新的空间和时间上,认识管理对象的变化特征和行为规律,产生与高效达成目标的新的理论、方法和对策。新理论(方法)对应管理原理;新对策对应管理过程,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用英文应当表述为PrincipleofManagement,而管理过程应当表述为Managing。“管理原理”与PrincipleofManagement含意比较贴切,但是“管理过程”与Managing的意义有些偏差,在中文中没有动名词之说,只能加上个“过程”,这样“管理过程”“管理”中的原理部
6、分(即管理原理)就可以这样做。因为管理原理揭示的是管理行为发生和存在的依据,怎样才会发生管理行为,怎样才使管理行为变得最有效率,这其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研究的对象是管理行为,而不是管理者或者他面对的被管理者,也不涉及改变管理对象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Managing的不确定性,Managing不仅是职能,不如说它更是一种技能,一种艺术。在人们接受Managing培训时,只能传授方法。本质上它与驾驶(汽车、飞机)的技能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参与“驾驶”的人是相互配合的一群人,而且面对的不只是仪表和显示器,还有多种系统要素:人、信息和各种资源。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种门类的“系统”,Managing的
7、“理论体系”无法成形,只能提供出各种类型的Managing的成功或失败的先例,起到示范的作用。而且这个示范并没有“标准答案”相伴随,学习者只参考其方法和思路,“见识”(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多了,由自己琢磨出道道来。这就是方兴未艾的案例教学方式。,哈佛案例研究法,案例法乃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始。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法律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兰德尔认为,“法律条文的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案例中得以扩展。这种发展大体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追寻。”由此揭开了案例法的序幕。案例法在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中的成功激励了商业教育领域。哈佛大学洛厄尔教授在哈佛创建商学院时建议,向
8、最成功的职业学院法学院学习案例法。1908 年案例法在哈佛商学院开始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由于商业领域严重缺乏可用的案例,哈佛商学院最初仅借鉴了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法,在商业法课程中使用案例法。由此,人们开始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收集商业案例。),管理的本土化,面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被管理者,管理者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对方的工作热情,这更体现为一种艺术才能。而对全体被管理者进行共性分析,创造出一种氛围,激励和培养出一种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则更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高层次的管理方式,这就是创建企业文化的工作。这种“本事”则更不是可以以传授科学知识的方式来培养的。由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文化背
9、景和西方差异很大,“管理过程”也差异很大。在西方,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是统一的,在中国,二者显然是分裂的,是否存在东方式“管理原理”依然存在疑问。,管理学的研究范式,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这些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都是西方管理实践的成果,和中国本土管理实践结合点很模糊,换句话说,“本土化”很差。研究中国管理问题,在哪一个范
10、式起点上,依然没有答案。毋庸置疑,中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存在巨大的GAP。,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
11、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
12、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人本主义范式,霍桑实验,霍
13、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研究人员面
14、对此结果感到茫然,失去了信心。从1927年起,以梅奥教授为首的一批哈佛大学心理学工作者将实验工作接管下来,继续进行。从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人本主义范式
15、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
16、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
17、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管理的对象是人,把人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时只能研究所有人的共性那部分,如心理、生理、体能等等,而当一个人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成为研究对象时,则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出于对人(human)和民族的尊重,研究者只能是个观察者、描述者,对对象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规律进行考察、分析和推断,而不能像对待元素和物体那样任意加个什么外界条件看其发生怎
18、样的反应或形变。说到这就比较明显了,我们如果把管理与科学混为一谈,也就是把管理对象(显然是若干个人)当成了无生命体。,现代管理学体系,世纪中期,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合著的管理学继承了法约尔关于一般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的思想,从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种职能,构建了管理学的分析框架,这成为一般管理学的基础理论。1961年孔茨总结和划分了管理理论的个主要学派,并提出要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统一管理学的语义、认识和内容,提炼和验证作为管理学基础的基本原理,把管理学与数学、运筹学、社会学、社会计量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相关学科既相区别又相结合,把这些学科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工具和基础知识,从而使
19、管理学成为一种专门学科,能够受到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实际管理人员的欢迎。,管理科学丛林,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中国的管理思想继承于传统文化,“情、理、法”的体系;道家的“无为而治”;现在兴起的“毛式管理法”和“宗教智慧”等等,但都没有形成
20、学科流派,不能经过科学范式的检验。,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分析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由于早期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著述的,都是实际管理经验家,如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等。他们面对的是已经组成系统的企业,因而半道中杀进来,进门所面临的就是计划、决策、激励等管理过程,他们想不到(也无须)要对组织的创立原则及组织的合理化进行根本上的研究和质疑。他们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就是成功者,他们的著作也就成了成功者的宣言,于是引来众多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学院为了应付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也把这些著作当成教材,如此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和丛林中众多的“经验派”管理理论家。,26种管理学顶级期刊,Administ
21、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SQ)3148 1956 Harvard Business Review(HBR)10162 1965 Human Relations(HR)2659 1965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JAP)4685 1956 Management Science(MS)4797 1965 Monthly Labor Review(MLR)7760 1956Personnel Psychology(PerPsych)5447 1956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MJ)2497 1958
22、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CMR)1896 195810 Industrial Relations(IR)1628 196111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JHR)1675 1966 12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MS)2458 1966,13 Sloan Management Review(SMR)1868 197014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JVB)1366 197115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JBR)2029 19
23、7316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JIBS)1339 1976 17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MJ)1467 198018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MR)1675 198319 Journal Of Management(JOM)1505 198320 Decision Science(DS)983 19842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814 19852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
24、ecision Processes(OBHDP)1216 198523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JBV)582 198724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OB)1006 198825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JOOP)525 199226 Leadership Quarterly(LQ)400 1994,三个支撑学科群,由于工商管理活动与经济过程息息相关,可以把经济学、金融学、财务会计学、商业经营学和市场营销学等独立的经济类学科都囊
25、括进工商管理学科之中,或者说经济类学科群是工商管理的主要支撑学科群。工商管理活动又是工商组织及其人员的行为或活动,因此,可以将组织行为学、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学等同行为科学相关的组织类学科群,作为工商管理的另一个主要支撑学科群。工商管理活动也是工商企业的系统运行、信息过程和决策活动,所以可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运筹学和系统分析在内的狭义管理科学同战略管理等决策类学科群构成工商管理的第个支撑学科群。,现代管理学的相关学科,考虑到现代管理学产生于工商活动的组织管理实践,所以正是在上述意义上管理学界通常认为,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系统科学是现代管理学的三大主要支撑学科。通过对种现代管理学代表期刊进行期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研究方法 管理 研究 方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