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
《《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效益审计》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 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管理+效益”审计,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基本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促进内部审计事业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加大内部审计准则、管理与效益审计、计算机审计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力度,大力推广内部审计先进经验,倡导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2006年至2010年工作规划,“管理+效益”审计,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形势,加快转型。首先要切实转变审计理念。内部审计是强化管理的促进者、提高效能 的推动者、价值增值的促导者。现代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部门单位、企业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提供组织自身的“免疫力”,保证其安全健康,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管理+效益”审计,其次要明确职责定位。内部审计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保障”的审计模式。再次要始终突出重点。,“管理+效益”
3、审计,三是探索创新,提升水平。完善“从分析风险入手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程序,以财务会计和业务运行、管理流程为审计路径,以检查和改善内部控制有效性为审计核心,以监督和评价财务表现、业务成果和内控能力为审计成果,以管理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为审计支撑”的内部审计模式。刘家义审计长在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讲话,“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十效益”。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是一个组织的永恒主题。作为控制系统的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要以体现自身特色为主。李金华审计长在亚洲内部审计大会开幕式上致辞,“管理+效益”审计,审计署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
4、将从审计监督转变到更多地帮助企业纠正问题,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来。促进企业改进和规范内部管理和控制,将成为今后企业审计的重点内容。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表彰会讲话,“管理+效益”审计,一定要把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切实转变到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上来。内部审计的监督着眼点要放在促进部门和单位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内部审计不能照搬照抄国家审计,要有自己特有的目标、手段、方法和标准,要在管理水平和效益上做文章,要审出成果,审出效益,真正做到“有为”。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内部审计“双
5、先”表彰会讲话,“管理+效益”审计,仅仅开展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注重管理和效益,为管理层当好参谋和顾问。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最后落实到提高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讲话,“管理+效益”审计,一、审计与管理二、新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三、中国石油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状况四、管理效益审计五、管理效益审计工作思路,“管理+效益”审计,一、审计与管理(一)管理简史1.1900年以前管理学科的状况 2.1911年泰罗(勒)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纪元 科学管理原理 标
6、准操作法 工作定额 原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 科学管理之父,“管理+效益”审计,3.1916年法约尔创建现代管理理论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内涵 经营的六个方面是:1)技术方面与生产有关的活动。2)商业方面与购销有关的活动。3)财务方面与资金供应及其有效使用有关的活动。4)安全方面与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有关的活动。5)会计方面反映所有领域与经营、财务和经济效益有关的活动。6)管理方面反映所有领域与管理有关的活动。,“管理+效益”审计,管理过程细分为五个要素:1)计划工作。2)组织工作。3)指挥工作 4)协调工作。5)控制工作。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管理+效益”审计,泰罗的科学管理原
7、理,特别是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为建设现代内部审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管理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管理+效益”审计,4.1932年罗斯管理审计问世 管理审计就是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外的活动进行的审计,即对非财务活动所作的审计,或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的审计。罗斯的理论为审计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开发出第二种审计类型(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奠定了基础。,“管理+效益”审计,(二)管理理论与审计发展的关系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它的影响,并与其同步发展。,“管理+效益”审计,审计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00年以前。既无管理学,也无审计学 第二阶段是19001920
8、年。通过互相牵制以达到揭露会计记录和财产保管中的错弊为目的的审计。第三阶段是19201930年。对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审计 第四阶段是 19301950年。为经营审计。第五阶段:19501960年。管理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是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跟随管理和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们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组成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管理+效益”审计,(三)科学管理理论帮助内部审计树立起为管理服务的主导思想194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内部审计管理之必需 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迅速扩大,但未来内部审计的主要服务对象依然是管理。,“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
9、审查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他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1971年,“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要为管理服务的思想 1.为维护组织的正常运作服务。2.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3.为组织加强控制、防范风险、完成职责服务。4.为改进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5.为加强和改进公司治理出谋划策。6.为管理成员有效履行职责服务。,“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是因受托责任关系的发生而发生,因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也就是说,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主导了内部审计功能的变迁,内部审计发展史也就是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史。,“管理+效益”审计,受托责任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纯粹保管时期;
10、传统保管时期;资产有效利用时期;全过程时期。,“管理+效益”审计,最初,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经营职能,主要集中在防止欺诈和现金损失,很快,内部审计范围扩展到了所有财务事项的验证,随后,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由财务领域扩展到经营管理领域,内部审计重点逐步从“为管理而审计”发展到“对管理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从单纯为确保受托财务责任有效履行服务,逐步发展到为确保各种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服务。,“管理+效益”审计,二、新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世纪年代末至年代初,主要以开展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促进治理整顿,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是企业领导人的主要受托责任。,“管理+效益”审计,第
11、二阶段,从世纪年代初至年代末,内部审计在坚持以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效益审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已成为企业领导人的重要受托责任。,“管理+效益”审计,第三阶段,从世纪初起至今,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越来越成为企业董事会、管理层有效履行受托责任的重心。,“管理+效益”审计,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各相关方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成为了组织增值的促导者。,“管理+效益”审计,推进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既是我国
12、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更是受托责任关系发展变化的体现。,“管理+效益”审计,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的内部审计新定义 与“管理效益”相一致。,“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要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向管理效益审计进军,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论从内部审计理论发展过程分析,还是从内部审计实践进程来确认,以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为核心的内部审计是典型的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三、中国石油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状况三个延伸,
13、即审计内容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延伸;审计重点由查错堵漏向内部控制审计延伸;审计评价由会计要素评价向经营性现金流评价延伸。摘自陈维忠在2006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工作要强化控制和监督,逐步向绩效性和风险性审计转变。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控制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和企业经营风险审计转变。摘自蒋洁明总经理在2007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要积极有效地推进内部控制、管理效益和企业经营风险审计,促进审计工作上新水平。摘自王福成副总经理在2007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上,向增加企
14、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这方面来转变,为实现这个转变起促进作用,这是集团公司审计工作很重要的职责。周吉平副总经理听取集团公司审计部工作汇报时的讲话,“管理+效益”审计,把握好“管理效益”的内部审计定位,切实履行审计监督服务职能,逐步建立与“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和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体系,保证集团公司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在坚持行之有效的常规审计的同时,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摘自孙先锋在2007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和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今后企业内审的发展方向。管理效益审
15、计可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调整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变革经营方式。通过不断探索,把握好“管理效益”的内部审计定位,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摘自孙先锋在2007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方法,加强对管理效益审计、企业经营风险审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推动管理效益审计和企业经营风险审计在集团公司的逐步开展。各级审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并开展管理效益审计。摘自孙先锋在2006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管理+效益”审计,四、管理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效益审计 管理 效益 审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