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社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与社会》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科技进步向经济发展的转化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若干问题的讨论,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一、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二、科学技术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三、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变革中起重大甚 至决定作用,1、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经济功能)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管理,生产力,=,(,+,+,+,),*,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也有人说:科学技术和前四项应该是乘方的关系。,(2)现代科学技
2、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 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20世纪以前:生产技术科学 蒸汽机热力学当 代:科学技术生产 相对论、核裂变核技术应用 光量子理论激光技术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技术,(3)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 的驱动力,产业高次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密化,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4)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其次,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第三,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
3、。,2、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1)社会生活质量的含义 大体上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实际享受到的社会发展成果的状况和程度;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全面评价,包括日常生活的舒适、愉快、安全、方便等。,美国社会健康协会(ASHA)的一些学者认为,社会生活质量Q取决于六个指标,国民经济增长率,就业率,教育 普及率,人的平均寿命,人口 出生率,婴儿 死亡率,*,=,Q,有了社会生活质量的概念,比单用国民经济增长更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2)科学技术与人们的基本需求,亚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几种。,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
4、社会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依靠科学技术能够:提高人们的衣、食质量;促进人类身体的健康;使人类的住、行和信息交往现代化;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二、科学技术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1、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进步,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对社会的认识、思维科学对思维的认识提供了知识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技术的进步不仅为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工具,而且也为一切科学认识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手段。,2、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 和思维方式的进步,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荟萃与其中;,每一时代的思维方式,既受到那个时代哲学思
5、想的支配,又受到那个时代科学认识的制约。,3、科学技术推动着 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 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三、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变革中起重大甚至决定作用,这种变革是多方面的经济结构的更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观念上: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管理方式,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一、社会诸要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经济 政治 教育 哲学 文化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社会诸要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社会的经济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2)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
6、物质基础;(3)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1、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2、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先进的社会制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2)科技政策及体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实际地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3)军事战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教育使科学技术知识得以延续,科学技术事业得以后继有人;(2)教育发展的状况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3)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的的程度。,4、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哲学道德观念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7、,(1)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哲学革命思想解放哲学革命形成的一般世界观思想指导哲学革命中提出的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认识方法哲学结论和科学预见影响和启迪,(2)道德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与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学习,(3)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文化构成科学技术生长的土壤。文化传统的地域性特点,产生了不同模式的科学技术(中国、印度、西方)。李约瑟难题: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注重实用的价值取向;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西学东源”的自我陶醉;封建专制的政治与政策;。,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
8、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托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州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这是我当时面临的基本问题:-我们在稍微熟悉了一下情况之后,心中又都产生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我想,如果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又怎么可能在15世纪以前的中国一直比欧洲先进,对自然界的知识比欧洲人多,能够更有效地把这些知识应用于造福人类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即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在先进技术上的应用,只在伽利略时期的西方才接二连三地产生呢?这是一个许多人已经提出
9、的,但很少有人能回答的最明显的问题。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即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间,把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需要方面,东亚文化要比西欧有效的多呢?”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探求解答,比较公认的原因:(1)中国这些年没有一个中产阶级,思想完全为皇帝政府所控制;(2)中国传统思想中没有出现自然哲学(没有对自然现象发生正面兴趣);(3)中国长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对科技发展极为不利;(4)中国没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此外,还有一些说法也值得注意。,李约瑟难题续解,(1)不能够接受西方人及其学说;(2)基督教的传教士们到中国不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而是传教;(3)因为传教士本身不是科学
10、家,他们接受过一些西方教育,可他么们自己也没有完全弄懂西方科技;(4)“西学中原”说;(5)“西技乃奇技淫巧,只小道而无根基”;(6)汉民族“种族退化论”,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导向作用选择作用调控作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来自各个方面经济、政治、军事、生活、教育、文化、追求精神满足、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说明:社会需求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互动,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不断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只是社会需求的被动反应,他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会重创社会需求。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应用领域并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终结,而是刺激社会需
11、求更新,从而导致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新的循环的起点。,三、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科教兴国本身就有先兴科教的含义和要求。谁来兴科教?国兴科教,科教兴国,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 雄心壮志 时代风尚 共同行动,四、科学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1、几点规律,(1)动力规律 社会需求(特别是经济需求)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内部的矛盾运动,(2)继承和变革相统一的规律 库恩“范式”的变革(并非全盘否定旧范式),(3)分化与综合相统一的规律,(4)发展速度加快的规律 D.普赖斯:发展速度的指数规律(Derek J.de Solla Price1921-1983),“知识爆炸”科学发展的规律?,此概念是从指数函数定律
12、引出来的。这个定律存在两个致命的问题。第一,它只着眼于一两个参数,而忽略了其他许多有关的参数(因数),因此难以正确地反映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其次,也是最根本的,所有这些统计数字仅仅反映数量,而在科学知识领域中,质量的重要性往往超过数量,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数量的比较只有在同质的水平上才有意义,否则就会扭曲真实情况。,2、科学技术的价值论,观点一: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两件不同的事情,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或价值中立的。,(1)科学技术的中性论与价值论,观点二: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不都是价值中立的,不能把科学上的是非与人们的情感、欲望和行为截然分割开来。,(2)科学技术价值观中的矛盾,观
13、点一: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就是好的,或主要是积极的;,观点二:科学技术的应用既可能有正面的效应,又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乃至主要是消极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有两面性,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第三节 科技进步向经济发展的转化,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 条件、环境,1、交叉机制2、利益机制,二、关于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若干理论,1、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2、熊比特的“创新理论”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4、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5、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6、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论7、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论8、约翰 霍肯的“信息经济论”,第四节 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 的协调发展,一、
14、问题的提出 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二、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 发展: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未来,一、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科技应用中的负效应:1、技术成为利益集团的帮凶2、盲目利用的后果二、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含义:经济的可持续 社会的可持续 生态的可持续,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若干 问题的讨论,科技革命的历史反思迎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科技革命的历史反思,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想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5、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科学革命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驱,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革命可能涉及到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也可能涉及广泛的科学领域,或者只涉及到某一学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技术发展的飞跃形式。主要指改变社会生产技术基础的整个技术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有时也指某一技术领域或某一技术系统中出现的足以构成技术发展产生飞跃或质变的重大突破。主导技术主导技术群,技术革命是一个时代的技术体系中主导技术及其构成的主导技术群发生根本性变化,被新的主导技术和主导技术群逐渐取代,从而引起整个技术体系发生彻底变革的过程蒸汽技术体系传统手工技术;电力技术体系蒸汽技术体系;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16、、信息技术的出现。,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将技术革命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而使社会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根本变革,社会生产力发生重大飞跃的历史过程。,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出现飞跃,是科学革命;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就是技术革命;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二、迎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1、人类以知识指导经济活动的历史演进2、传统产业与现代化关系的正确理解3、21世纪的人才需求趋势 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1、人类以知识指导经济活动的历史演进,(1)第一阶段是在原始游牧社会和农业社会 在这两个阶段,“范围有限的知识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
17、的力量”。因此,原始游牧和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即使在经济活动的某部分中也有依赖于经验知识的倾向,也只能是一种极低层次的“知识经济”。,(2)第二阶段是在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活动以机器大工业为主,其经济形态可称为工业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资本密集型经济,只称得上是一种初等或中等层次的“知识经济”。,(3)第三阶段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的发展中,科技知识、信息和智力劳动的投入已占主导作用,经济形态可称为信息经济形态。现代经济从其整体上看,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经济,是高科技经济和高智力经济的统一体,可称为较高层次
18、的“知识经济”。,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称之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并定义为:“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我国学者提出,对知识经济一词应定义为“以知识(其结晶为科学技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为主要基础的经济形态。”(而非全部基础),2、传统产业与现代化关系的正确理解,制造业与现代化(宋健,人民日报2002年9月26日)制造业创造了人类 制造业是产业革命的主力军 浪漫与现实 可靠的现代化 安全的现代化,3、21世纪的人才需求趋势,21实际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 素质教育 学会做人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素质 较强的科研和社会实
19、践能力,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强智能培养 授之以“渔”推进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数量上的概念 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即国内 生产总值从8.9万亿增长到35万亿元(相当 于4万亿美元)相当于现在日本的水平,可能超过法、英、德这三个发达国家,在世界上的 排行将达到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从现在的800美元增长到3000美元。相当于日本1973年的水平;相当于韩国1987年的水平;基本上接近现在世界上中下等(中等里的下等)国家,现在我们是下中等水平(下等里的中等)。所以,我们应团结、实干。,科学技术观部分思考题,1、科学技术的含义、体系结构,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2、科学技术观与科技道德的关系。3、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发展模式。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5、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与趋势。6、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这两个原则的关系。7、“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8、自然辩证法各部分的学习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