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doc
《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 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1在华坪民族中学担任教师后,只要有时间,张桂梅就经常去老人院做义工。那时县里还没有儿童福利院,孩子和老人住在一个楼,这边住老人,另一边就住孩子。“老人喜欢安静,但孩子总是不安分,大吵大叫是经常有的事。”张桂梅说,老人小孩混住,不仅扰乱了老人的生活,对孩子成长也不利。正当张桂梅苦恼时,当地政府与某基金会准备合办“儿童之家”,由政府负责提供场地,基金会承诺每年赞助7万元。2001年“儿童之家”正式成立,此前市政府、基金会都很了解张桂梅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因此就想让张桂梅担任院长。而那时张桂梅还在民族中学任教,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就接受邀请担任“民间院长
2、”。“儿童之家”成立的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孩子。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原来家庭情况复杂,行为和生活习惯不同;年龄差距也比较大,最小的只有两岁半,最大的上四年级。因为孩子们太小,一把屎、一把尿是很平常的事,想干净都干净不起来。张桂梅以前的“洁癖”就这样被改变了。很多孩子因为体质较弱经常生病,她是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来回穿梭。那时,自己学校的工作又不能落下,于是她就带着四五个娃去上课。有的孩子太小,还不能走路,就只能背着。2003年,“儿童之家”开始面临资金短缺。为了缓解窘境,张桂梅领着孩子卖鞋、卖花。当年暑假,这位母亲领着好多“小萝卜头”去昆明筹钱,虽然把各种荣誉证书、媒体的报道都带上了,
3、“但我们依然被别人当作骗子,经常挨骂。”随着张桂梅的事迹逐渐传播开来,社会已经开始关注“儿童之家”,县里有个女企业家有一次主动捐了10万元,还要求不留名。除了政府补贴,县里的许多领导、企业老板为“儿童之家”捐钱、捐物是常有的事,也使得“儿童之家”的整体环境变得更好了。20XX年7月,“儿童之家”首次为自己的孩子办了婚礼。现在,“儿童之家”还有56个全资助对象。张桂梅说,“儿童之家”还为那些读大学以及在外工作的孩子保留了一间屋,“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妈,这里是孩子可靠的根据地。”自2001年“儿童之家”成立张桂梅义务担任院长之日起,现在她已是136名孩子的“妈妈”。每天下午六点半,张桂梅都要从华坪县
4、女子高中回到儿童之家去看那里的孩子们,只要听见大铁门被推开的声音,孩子们就会从屋里跑出来迎接“妈妈”。10年来,张桂梅任校长的华坪县女子高中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因为,学生们的家都太远,有的家长没有路费,有的甚至从未走出过大山,更别说是县城为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了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情况,为了让家长知道女高是一所党和政府、社会各界支撑着的学校,张桂梅开始了长达10年的漫长家访之路。这10年,张桂梅的足迹遍布全市各县(区)偏僻村寨,她和同事利用寒暑假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躬身家访了800多个贫困学生家庭,行程5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张桂梅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
5、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对于62岁、身体长期有病的张桂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次“长征”! 在这样的环境里,因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张桂梅老师整个人变得非常脆弱。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当时,张桂梅老师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片。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那时张桂梅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还有一次家访途中,住在宁蒗一个山区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
6、管里接凉水喝。张桂梅老师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张桂梅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个男生,因为没有生活费而几次提出退学。可只有4个月就毕业了,眼看孩子中途辍学,张桂梅心痛不已,每周拿出30元,帮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一个来自永
7、兴乡的小姑娘,穿着脏旧衣服,经常发呆,成绩很差。这引起了张桂梅的注意。了解后得知,这个小姑娘的爸爸病逝,只有妈妈一人供她们兄弟姐妹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张桂梅拿出干净衣服给小姑娘换上,又帮她交学费。小姑娘感动:“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在华坪兴泉,一位学生的母亲这样说,因为家里穷,没有上过学,到自己的女儿都上学了时,还会梦到自己背着书包在学校里,这一辈子的希望就是看到女儿上大学。这位母亲拉着张桂梅老师的手,哭着说,你是菩萨,你一定能长命百岁的,我们都感谢你。张桂梅老师拍着她的手说,不要谢我,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我是党派来的,你的梦,是党和政府,是社会帮你圆的。孩子的母亲一下就跪在了张桂梅老师
8、面前,泣不成声的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张老师。如果没有你们,怎么能有孩子的今天。对于一个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贫困的家庭来说,女子高中,确实是她们唯一的选择。 家访一路,这样的故事很多,这样的泪水很多,这样的感激也很多。张桂梅老师就和学生住在一起,为了不让学生觉得不方便,也为了能第一时间站在学生身边,养成了睡觉从不脱换衣服的习惯并坚持了二十年之久。曾经有个这样的学生,和张桂梅老师住在一起的时候,不管张桂梅老师怎么关心她,她都不愿意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老师在食堂帮忙打饭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当医生让要求张桂梅老师住院治疗时,却被拒绝了。每天晚上,她都要忍痛和这个学生聊天。这时,学生的话才
9、稍微多了些。到早上,张桂梅老师起不了床,学生就抱她起来。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三个月中每天都是早晨5点起床,夜里12点睡下。一天,这名学生终于抱着张桂梅老师大哭起来,说自己一定会好好读书,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对她的期望,她不会让张桂梅老师觉得为她们受的苦是白受的。10年来,张桂梅老师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实现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
10、与温暖;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华坪县女子高中建校时,全校只有17名老师100个学生,现在已有36位老师430个学生。10年来,已经毕业903个学生,连续7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20XX年,毕业139人,136人上本科线,3人上专科线。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2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
11、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
12、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
13、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桂梅 老师 优秀 事迹 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