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式土石坝设计》PPT课件.ppt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碾压式土石坝设计》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考 试 大 纲,熟练掌握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标准。熟练掌握坝体结构设计:坝体材料分区、坝坡、防渗体选择、反滤与过渡层设计;坝体排水及构造要求。熟练掌握基础处理设计:砂砾石坝基渗流控制;易液化土、软粘土和湿陷性黄土坝基处理。,掌握坝体与坝基、岸坡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设计。掌握坝的渗流、渗透稳定及坝坡稳定计算。掌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断面设计及周边和板间接缝止水构造设计。了解碾压式土石坝安全监测设计。了解碾压(浇筑)式沥青面板与心墙设计。了解分期施工和扩建加高设计。,考 试 大 纲,第四章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第一节 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标准,一、筑坝土石料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具
2、有或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的工程性质。(2)石料的工程性质在长时期内保持稳定。(3)就地、就近取材,减少弃料,少占或不占农田,并优先考虑枢纽建筑物开挖料的利用。(4)便于开采、运输和压实。,二 各种筑坝材料的选择标准及其填筑标准,(1)防渗体1)防渗土料的选择标准渗透系数:均质坝不大于 110-4cms,心墙和斜墙不大于110-5cms。水溶盐含量含量不大于3。有机质含量: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有较好的塑性和渗透稳定性。浸水与失水时体积变化小。,二 各种筑坝材料的选择标准及其填筑标准,2)砾石土防渗体砾石土或称砾石粘性土,是一种含有相当多粗砾土
3、(粒径大于5mm),也含有一定数量淅沥土(粒径小于5mm)的混合料。其中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5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0mm或铺土厚度的2/3,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15。并且在填筑时不允许发生粗料集中架空的现象。实践证明,级配优良的砾石土,压实性好,抗剪强度高,压缩性低,便于施工,是一种优良的筑坝材料。,二 各种筑坝材料的选择标准及其填筑标准,3)其他防渗土料一般情况下,塑性指数大于20和液限大于40的冲积粘土、膨胀土、开挖压实困难的干硬粘土、冻土、分散性粘土等不宜作为坝的防渗体填筑料,必须采用时,应根据其特性采用相应的措施。,二 各种筑坝材料的选择标准及其填筑标
4、准,(2)坝壳料应具有比较高的强度。要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砂、砾石、卵石、漂石、碎石等无粘性土料以及料场开采的石料和开挖的石渣料,均可用作坝壳材料,但应根据其性质配置于坝壳的不同部位。,二 各种筑坝材料的选择标准及其填筑标准,(3)反滤料、过滤料及排水材料1)反滤料、过滤层料和排水体料应采用质地致密坚硬,具有高度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的材料,风化料一般不能用作反滤料。2)材料应具有要求的级配和透水性,其中反滤料和排水体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超过5。3)宜尽量利用天然砂砾料筛选,当缺乏天然砂砾料时,亦可人工轧制,但应选用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强的母岩材料。4)3级低坝经过论证可采用土
5、工织物作为反滤层。,三 各种筑坝材料的填筑标准,填筑标准应根据各种因素综合研究确定含砾和不含砾的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设计干密度应以击实最大干密度乘以压实度求得。,三 各种筑坝材料的填筑标准,粘性土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1级、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及3级以下的中坝压实度应为9698;2)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宜取上述规定的大值;3)有特殊用途和性质特殊的土料的压实度宜另行确定。4)粘性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按击实试验方法求取。对于砾石土应按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全料试样求取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三
6、各种筑坝材料的填筑标准,3.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0,反滤料的相对密度宜为0.70。2)砂砾石中粗粒料含量小于50时,应保证细料(小于5mm的颗粒)的相对密度也符合上述要求。3)地震区的相对密度设计标准应符合SL203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三 各种筑坝材料的填筑标准,4.堆石的填筑标准宜用孔隙率为设计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堆石料,孔隙率宜为2028;2)沥青混凝土面板坝堆石料的孔隙率宜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土质防渗体分区坝的孔隙率
7、之间选择;3)采用软岩、风化岩石筑坝时,孔隙率宜根据坝体变形、应力及抗剪强度等要求确定;4)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可取上述孔隙率的小值。,三 各种筑坝材料的填筑标准,用孔隙率作为填筑标准有一定困难,实际施工时按碾压参数(包括碾压设备的型号、振动频率及重量、行进速度、铺筑厚度、碾压遍数等)及干密度同时控制。,三 各种筑坝材料的填筑标准,(4)粘性土的施工填筑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23范围内。(5)在冬季负气温下填筑时,应使土料在填筑过程中不冻结,粘性土的填筑含水率宜略低于塑限;砂和砂砾料中的细料部分的含水率宜小于4,并适当提高填筑密度。,第二节 坝体结构设计,一 坝体材料分区(1)均
8、质坝分为坝体、排水体、反滤层和护坡等区。(2)防渗体在上游面时,坝体渗透性宜从上游至下游逐步增大;防渗体在中间时,坝体渗透性宜向上、下游逐步增大。(3)当采用风化料或软岩筑坝时,坝表面应设保护层,其垂直厚度应不小于1.5m。,二 坝体边坡的选择(1)均质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沥青混凝土面板或心墙坝及土工膜心墙或斜墙坝坝坡,可参照已建坝的经验或近似方法初步拟定,最终应经稳定计算确定。(2)当坝基抗剪强度较低,坝体不满足深层抗滑稳定要求时,宜采用在坝坡脚压戗的方法提高其稳定性。(3)上、下游坝坡马道的设置应根据坝面排水、检修、观测、道路、增加护坡和坝基稳定等不同需要确定。(4)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和均
9、质坝上游坡宜少设马道。(5)若坝基土或筑坝土石料沿坝轴线方向不相同时,应分坝段进行稳定计算,确定相应的坝坡。,三 坝顶高程及构造要求(1)坝顶安全超高、坝顶高程拟定参见第一章有关内容。(2)坝顶构造要求 1)坝顶宽度应根据构造、施工、运行和抗震等因素确定。2)坝顶盖面材料应根据当地材料情况及坝顶用途确定,宜采用密实的砂砾石、碎石、单层砌石或沥青混凝土等柔性材料 3)坝顶面可向上下游侧或下游侧根据降雨强度放坡,一般在23之间选择,并做好向下游的排水系统。4)坝顶上游侧的防浪墙应坚固不透水,墙顶应高于坝顶1.001.20m,并必须与防渗体紧密结合,同时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做好止水。,四 坝体防渗体的
10、选择在土石坝中,土质防渗体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渗结构,且可用作防渗体的土料范围很广。土质防渗体的主要结构形式为心墙和斜墙(图4-1-1)。防渗体顶部的水平宽度需要考虑机械化施工的要求,不应小于3m。土质防渗体顶部在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以上的超高,应按表的规定取值。心墙和斜墙的顶部以及斜墙的上游侧均应设置保护层,以防止冰冻和干裂。心墙、斜墙与坝壳和截水槽与坝基透水层之间,以及下游渗流逸出处,都必须设置反滤层。,四 坝体防渗体的选择,土质防渗体断面应满足渗透比降、下游浸润线和渗透流量的要求。土质防渗体的主要结构形式为心墙和斜墙(图)。心墙和斜墙的厚度,决定于土料的容许坡降。在设计中通常采用平均容许
11、坡降Ja作为控制标准,它等于最大作用水头H与防渗体厚度T的比值,心墙的Ja不宜大于4,斜墙的Ja不宜大于5。在国内外土石坝的建设实践中,厚心墙的底部厚度常取为水头的3050,薄心墙的底部厚度取为水头的15%20%。防渗体顶部的水平宽度需要考虑机械化施工的要求,不应小于3m。,四 坝体防渗体的选择,四 坝体防渗体的选择,土质防渗体顶部在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以上的超高,应按表的规定取值。非常运用条件下,防渗体顶部不应低于非常运用条件的静水位,并应核算风浪爬高高度的影响。同时,防渗体顶部高程的确定应预留竣工后的沉降超高。,表4-2-1 正常运用情况下防渗体顶部超高 单位:m,五 反滤层与过渡层设计
12、(1)设计原则1)反滤层的作用是滤土排水,防止土工建筑物在渗流逸出处遭受管涌、流土等渗流变形的破坏以及不同土层界面处的接触冲刷。2)过渡层的作用是避免在刚度相差较大的两种土料之间产生急剧变化的变形和应力。3)坝的反滤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使被保护的土不发生渗透变形;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五 反滤层与过渡层设计,(2)反滤层的级配和层数的计算方法详见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附录B。(3)人工施工时,水平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0.30m,垂直或倾斜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0.50mm;采用机械施工时,最小厚度应根据施工方法确定。(4)如果防渗体与坝壳料之间的反滤
13、层总厚度不能满足过渡要求时,可加厚反滤层或设置过渡层。(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垫层和堆石之间,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坝壳之间均应设过渡层。(6)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坝壳为堆石时,过渡层应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0mm,顶部水平宽度不宜小于3.00m,采用等厚度或变厚度均可。,图4-2-2 型反滤 图4-2-3 型反滤,六 坝体排水及构造要求 坝体排水的作用是:控制和引导渗流,降低浸润线,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防止渗流出逸处产生渗透变形,并保护下游坝坡免遭冻胀破坏。(1)坝体排水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应有充分的排水能力,以保证自由地向坝外排出全部渗透水;应按反滤原则设计,以保证坝体及地基土不发生渗透破
14、坏;便于观测和检修。,(2)坝体排水有四种常用形式:1)坝内排水。坝内排水又分为竖式排水和水平排水。2)棱体排水,又称滤水坝趾。3)贴坡式排水,又称表面排水。4)综合型排水。,六 坝体排水及构造要求,六 坝体排水及构造要求,(3)排水形式的选择,必须结合坝基排水的需要及其形式,考虑下列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4)均质坝和下游坝壳用弱透水材料填筑的土石坝,宜优先选用竖式排水,其底部可用褥垫式排水将渗水引出。(5)坝内水平排水设计应遵守的规定:(6)棱体排水设计应遵守的规定:(7)贴坡排水设计应遵守的规定:(8)坝面排水,七 护坡 坝表面为土、砂、砂砾石等材料时应设专门护坡,堆石坝可采用堆石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碾压 土石 设计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2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