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_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_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省地方标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编制说明(报批稿)标准编制工作组2023年3月一、工作简况3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5三、标准编制原则、主要技术内容和确定依据及理由7四、与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13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处理意见及其依据14六、对地方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建议和理由.14七、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14山东省地方标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标准化创新发展项目计划的通知(鲁市监标函2022)247号)要求,山东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的地方标准城镇社区老
2、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等级划分与评定指南确定立项,由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织起草。(二)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1.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山东标易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颐养健康集团养老(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市慈济社会服务发展中心。2 .主要起草人宋坤、傅晓、王振宇、李海彦、王瑞霞、刘文倩、刘艾迎、张伟、郭祁镇、孙成涛3 .任务分工宋坤、傅晓:标准起草负责人,组织标准起草工作,把握标准制定技术方向,组织协调标准制定所需资源。王振宇、李海彦:标准技术负责人,组织确定标准制定方案,组织推进标准制定程序和进度,组织讨论并确定标准框架、编写思路,组织并
3、参加调研,组织标准审查、报批等工作。王瑞霞、刘文倩、刘艾迎、张伟、郭祁镇、孙成涛:负责实地调研、收集标准所需资料和素材,编写标准,整理编写标准制定过程所需的技术文档,办理召开标准研讨会、征求意见、标准专家审查会等具体事务。(三)起草过程1.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一是2022年3月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并召开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对编制工作进行了研讨,形成标准立项材料,申请标准立项。二是参加了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立项评估会,阐述了标准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标准的主要内容。三是在标准立项计划下达后,组织召开标准编制计划研讨会。4 .现场调研标准编制工作组进行了资料调研,搜集查阅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
4、心等政策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文献等资料,对相关材料进行整合、分析,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和服务要求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2022年6月8日,邀请北京标准化专家田兰宁博士和济南、临沂等市8家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召开视频会议研讨标准内容;6月10日至11日,分别去济南、淄博等市8家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现场调研,搜集资料、拍摄现场照片,与工作人员交流等级划分情况及评定要求,6月底形成标准初稿。5 .起草标准工作组通过“网络+现场”调研的方式收集管理现状、政策规定、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了解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服务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为标准的编制奠定基础。为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科学
5、性,7月12日工作组与我省16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等有关人员等召开标准内容研讨会,工作组经过充分讨论、研究,进一步完善标准初稿,2022年8月30日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6 .征求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将标准征求意见稿报送省民政厅,由省民政厅牵头向全省16市民政部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至2022年10月1日,发送单位30家,收到回函单位20家,其中有建议或意见的11家,反馈意见40条。2022年10月27日召开征求意见研讨会,8家单位参会,3家单位提出8条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要求将反馈意见进行了汇总,填写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对不采纳的意见给出了不采纳说明。经对反
6、馈意见的分析、论证,标准编制工作组又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7 .专家审查2023年3月7日,山东省民政厅在济南组织召开了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指南(鲁市监标函(2022)247号)山东省地方标准专家审查会议,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对审查会议进行监督指导。来自临沂市养老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淄博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社区养老服务评估专委会、东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淄博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滨州市沾化区子梅养护院、山东和孚养老服务中心、山东安养养老服务促进中心、山东凯旋医养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9名专家组成了审查委员会(见附表1)。审查委员会听取了标准编
7、制情况汇报,对标准文本进行了逐章、逐条审查,对标准编制说明等进行了审查。本标准因为不限于城镇还是农村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所以地方标准名称需要变更,由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指南改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指南。会议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会议要求起草单位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尽快形成报批材料后上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8 .标准报批专家审查会后,标准编制工作组汇总专家意见,并根据会议反馈意见和建议组织研究论证,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了相应修改。将修改后的材料再次发给审查会专家审议,在进行了局部微调后,形成标准报批稿。经山东省民政厅审核同意后,报送山东省市场监督管
8、理局批准发布。经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审查,提出标准内容不能够反映标准题目的功能定位。以“指南”为名则要将标准功能定位为“指南标准”,本标准是服务内容和要求采用要求的表述方式,不适合用“指南”命名标准名称,因此,标准名称修改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的数量日益增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快速发展,但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消费政策不健全、营商和消费环境
9、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如何解决好庞大的老年人口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受传统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愿去养老机构养老,以山东省为例,目前全省老年人口2122万人,养老机构2419家,养老床位39.9万张,入住老年人17.5万人,入住率仅为44%o而大部分的老年人还是希望住在家中、留在社区养老,因此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主要承担者,成为我省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实现日间照料中心的科学发展,2015年,省民政厅组织起草了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
10、划分(DB37/T2722-2015)地方标准,提出了我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的标准。该标准的制定,为进一步引导我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序发展,为建设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支持物业企业发挥贴近住户的优势,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乡镇(街道)层面,建设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到2025年,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60%o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健全养老服务设施网
11、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在村(社区)层面,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设施,2025年年底前,实现城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上述文件均为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和评定指南标准编制从政策层面提供了依据。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将起到以标准规范行为、以标准落实责任的作用,本标准从服务场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服务项目、服务管理、服务成效6个方面做出具体等级划分评分要求,有利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认定规定的执行,有利于满足老年人需求,提高整体管理规范水平,有效推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标
12、准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和主要技术内容(一)编制原则1 .依法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了标准内容应依法依规,上下衔接,确保标准编制和实施是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2 .规范性原则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等文件的要求组织编制,保证标准形式和内容的规范性。3 .科学性原则本标准的内容是在参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设施设备配置等相关资料,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大量实践调研,从服务场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服务项目、
13、服务管理、服务成效6个方面做出具体等级划分评分要求。标准指标的设定既能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又能保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能够实现。4 .实践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坚持实践性原则,总结吸纳各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际运行模式和创建经验,充分考虑实际可操作性。本标准既可作为民政部门规范、监督、评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依据,又可作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范自身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技术标准。(二)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5号)(4)山东
14、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鲁政办字(2021)86号)5 .参考资料(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18)18号)(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9)31号)(三)主要技术内容为全面推进我省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我省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水平,在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内容和管理职责基础上,确定3个重点方面为标准的章节,即等级划分与标
15、志、申请等级评定基本要求和条件、等级评定。本标准适用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下简称“日间照料中心”)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具体内容说明如下: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从两个层面考虑,一个层面是吻合国家现有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另一个层面是充分结合山东省现有地方标准的要求,与山东省地方特色保持一致。基于以上两个层面和标准文本中涉及的有关标准内容,列出该标准引用的主要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GB/T35796201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养老服务常用图形符
16、号及标志(MZ/T1312019)等国家、行业标准。2 .术语和定义该章节对标准中涉及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给出了界定,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个术语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GB/T331682016)中31规定的基础上做了修改。休息位这个术语是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GB/T331692016)中3.1规定的基础上做了修改。3 .等级划分与标志参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GB/T37276-2018)中第4章等级划分与标志,将2015版标准中第4章“等级划分规则”更改为“等级划分和标志”,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岗位五个等级,改为三个
17、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见4.1),并增加了“等级标志和有效期三年”,由五角星图案构成,用一颗、两颗、三颗五角星分别表示一级、二级、三级(见4.2、4.3)o4 .申请等级评定基本要求和条件参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GB/T37276-2018)中第5章申请等级评定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和条件等规定,将“基本要求”更改为“申请等级评定基本要求和条件”(见第5章),增加了“基本条件”(见5.2);基本条件中规定了日间照料中心应同时满足建筑面积、服务项目及人员配置要求才可以评定等级,一级或二级或三级。5 .等级评定参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GB/T37276-2018)第6章等级评定等
18、规定,增加了评定原则、评定方法、评定程序。删除原标准“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内容(见2015版第6、7、8、9、10章)。遵循自愿申请、全面客观、质量为重、动态管理等评定原则,按照提出申请、材料审核、现场查看、评定打分、社会公示、结果发布的评定程序依据等级评分表(见附录A)评出日间照料中心的等级。日间照料中心等级评定得分与星级对照表见下表:划分等级分数要求备注一星级400分649分-二星级650分799分三星级800分1000分6.等级划分评分表本标准增加了“等级划分评分表”(见附录A)。评分表的一级指标包括服务场所100分、设施设备200分、人员配备100分、服务项目30
19、0分、服务管理100分、服务成效200分,合计IOoo分。服务场所包括选址和室外环境(15分)、建筑设计与建设(20分)、功能区配置(36分)、室内环境(12分)、室外活动场所(10分)、场所标识(7分)等6项二级指标,合计IoO分。按照评分要求、评分方法(包括查看现场、证明材料)等规定,对应每个二级指标的分值进行打分。设施设备包括基本要求(10分)、消防(20分)、安全防范和监控(20分)、通讯设备(5分)、午间休息设备(10分)、应急照明灯和低位照明灯(10分)、室内温度控制(10分)、老年人助行辅具(10分)、信息化设备(5分)、就餐区(10分)、文化、娱乐活动区(10分)、接待区(10
20、分)、心理疏导区(10分)、卫生间(10分)、保健康复区(15分)、洗浴室(10分)、理发区(5分)、洗衣区(5分)、办公区(10分)、交通出行(5分)等20项二级指标,合计200分,按照评分要求、评分方法(包括查看现场、证明材料)等规定,对应每个二级指标的分值进行打分。人员配备包括人员资质(60分)、人员要求(40分)等2项二级指标,合计100分。按照评分要求、评分方法(包括查看现场、证明材料)等规定,对应每个二级指标的分值进行打分。服务项目包括就餐服务(40分)、精神文化、休闲娱乐服务(40分)、午间休息服务(20分)、日间照料、喘息服务、居家照护服务(60分)、教育咨询服务(20分)、保
21、健康复服务(20分)、心理慰藉服务(15分)、助餐服务(15分)、助医服务(15分)、助急服务(10分)、助浴服务(5分)、托养服务(15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15分)、交通出行服务(5分)、其他服务(5分)等15项二级指标,合计300分,按照评分要求、评分方法(包括查看现场、证明材料)等规定,对应每个二级指标的分值进行打分。服务管理包括财务管理制度(5分)、人员岗位职责(5分)、安全责任制度(10分)、登记统计制度(5分)、信息化服务制度(5分)、应急演练制度(10分)、回访与满意度测评制度(10分)、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5分)、档案管理制度(10分)、投诉处理制度(10分)、台账管理制度
22、(5分)、服务标准(5分)、服务收费(5分)、合同管理制度(5分)、持续改进机制(5分)等15项二级指标,合计100分。按照评分要求、评分方法(包括查看现场、证明材料)等规定,对应每个二级指标的分值进行打分。服务成效包括提供服务完成率(80分)、满意度测评(60分)、荣誉和宣传报道(60分)等3项二级指标,合计200分。按照评分要求、评分方法(包括查看现场、证明材料)等规定,对应每个二级指标的分值进行打分。四、与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1.与该标准主要相关的国家标准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GB/T33168-2016)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GB/T
23、33169-2016),两项国标中前者侧重在服务要求上,后者侧重在设施设备配置上。其次,本标准还引用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2 .本标准引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o3 .本标准作为山东省地方标准,是在遵守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GB/T33168-2016)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GB/T331692016)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实际和行业最新发展现状设定,在章节上涵盖了不同等级的评定具体要求。本标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要求。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其依据本标准遵循了各方参与原则,制定时充分吸收了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无重大分歧意见。六、对地方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以下简称“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建议过渡期是1个月。养老主管部门、各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相关方是标准实施的主体,为确保其准确理解、掌握和执行标准,建议标准发布后,针对养老主管部门和各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侧重的进行培训和宣传,推动标准落地实施。七、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无。山东省民政厅2023年3月31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6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