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路网-站南路二期工程--隧道结构计算书.docx
《一期路网-站南路二期工程--隧道结构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期路网-站南路二期工程--隧道结构计算书.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期路网一站南路二期工程第三册隧道工程(S03S)第一分册:隧道工程目录目录I1工程概况12设计范围13设计依据、设计规范13.1 设计依据13.2 设计规范14设计原则及标准24.2设计标准35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35.1 地形地貌35.2 气象35.3 地质构造45.4 地层岩性45.5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65.6 水文地质条件85.7 不良地质现象96设计参数97棚洞计算107.1 计算荷载107.1.1 土压力107.1.2 水压力117.1.3 地面活载117.1.4 地震荷载117.2 计算软件/计算模型117.3 计算结果1173.1 单根框架计算信息及结果1173.2 2柱基础
2、计算结果10473.3 3纵向梁1计算结果12173.4 4纵向梁2计算结果1268小结1361工程概况站南路二期:起于站南路一期,终止于与明月大道交叉口,道路全长1923.177m,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2226m,双向四车道。、Kl+8000.000-Kl+900.000段为棚洞段,全长Ioomo2设计范围工程设计范围:站南路二期新建棚洞。3设计依据、设计规范73.5 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现状1:1000地形图3)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4)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一期路网-站南路二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021
3、.07重庆市勘测院5)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73.6 计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3370.1-2018);(2)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D70-2010);(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l93-2012);(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QTGD20-2017);(5)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9)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l94-2013);(10)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l69-2012);(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1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1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20)建
5、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2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1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23)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D70/2-02-2014);(2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25)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2(2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2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29)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o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4设计原
6、则及标准D结构构件根据承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分别进行承载能力的计算和稳定性,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2)结构构件的设计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4.2设计标准I)结构设计适用年限为100年;2)结构中主要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重要性系数取ro=l.l;3)结构按抗震设防烈度6度进行抗震设计,按设防烈度7度采用抗震构造措施,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以提高结构和接头处的整体抗震能力;4)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一级5)防水等级:二级6)设计荷载:城A级5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5.1 地形地貌站南路
7、二期建设项目拟建区地貌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线路大部分为原始地貌区,局部为施工区。地形总体起伏较大,地形坡角一般1035,局部陡坎可达4055,高程212271米,相对高差53米;线路沿线最高点约271m,位于里程K0+870处,线路沿线最高点约207m,位于明月湖,线路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5.2 气象气温:据重庆市气象局资料:调查区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0C(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C(1955年1月11日)。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最大平均日温差1L9C(1953年7月)。降水量:区内多年平
8、均降水量1082.6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日最大降水量192.9mm(1956年6月25日),雨季平均起讫日期为5月2日9月27日。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190.9mm(1956年6月24日21时OO分6月25日15时46分),经历时间长18时46分。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q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05.3 地质构造场地位于川东南弧形地带,华釜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的次一级构造明月峡背斜西翼。沿线岩层产状:
9、倾向在275。325。,倾角在970之间。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面平面光滑略有起伏,局部见泥质充填,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里程K0+400.113Kl+050段岩层产状:倾向在28(r320,倾角在930;里程K1+050-K1+400段岩层产状:倾向在290320,倾角在3050;里程K1+400终点段岩层产状:倾向在280300,倾角在5070。根据现场的地质测绘调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岩体呈块状结构。主要发育三组构造裂隙:J1:倾向IoO。130。,倾角35。83。,裂隙微张315mm,裂隙间距0.31.5m,延伸37m;裂隙面较起伏,未见充填,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
10、J2:倾向190210。,倾角50。79。,裂隙张开度多为l10mm,裂隙间距24m,延伸36m;裂隙面较平直,未见充填,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J3:倾向20-50,倾角60。80。,裂隙张开度多为I-IOmm,裂隙间距25m,延伸37m;裂隙面较平直,未见充填,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场区岩性为砂泥岩互层,砂岩与泥岩之间的层面往往被黏泥充填,尤其是上部砂岩下部泥岩的情况,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5.4 地层岩性第四系全新统(Q4)杂填土(Q4ml):主要为杂色,以粘性土、砂、泥岩块石及砖、碎块等施工建筑垃圾以及胶袋、塑料等各类生活垃圾组成,抛填,主要为松散状。主要分布K0+47
11、0K0+620段右侧,其余地段零星分布,钻探揭露厚度0.05.5m。主要为当地居民或施工丢弃生活、建筑垃圾,时间近2年。素填土(Q4ml):杂色,多为紫褐色,以粘性土夹砂岩、泥岩碎(块)石为主,块碎石粒径一般20400mm最大粒径大于80Omm,块碎石含量一般20%40%,结构松散稍密,稍湿,回填时间13年。人工抛填为主,块、碎石含量比例与深度、部位等无联系呈随机分布状,土中砂岩块碎石含量少于泥岩块碎石,局部存在架空现象。素填土厚度差异较大,厚度一般0.8017.9填土底部与基岩接触地段,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主要分布在K1+950终点段,钻探揭露厚度17.9m(ZN322
12、)0粉质粘土(Q4el+dl):褐色,灰褐色,以可塑状态为主,含少量岩石碎屑,无摇震反应,断口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丘顶及坡缘较薄,厚约01.0m,沟谷较厚,约2.010.3m。块石土(Q4col+dl):主要为粉质粘土夹碎块石:灰褐、黄褐色,密实,块径0.31.5m,碎块石含量约占2040%,其余粉质粘土。该层主要分布在K0+470-Kl+040段,钻探揭露厚度7.9m(ZN25)0在原始地貌低洼地带填土底部、覆盖层与基岩接触带(基岩面附近)或上层滞水出露点地段,受上层滞水频繁活动的影响,常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紫褐色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
13、粘土矿物,泥质胶结,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中等风化岩芯一般呈中柱或长柱状,岩体较完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4.6MPa,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7.5MPa,结合场地该层整体的实际情况,综合判定砂质泥岩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粉砂岩:紫灰色青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因含有亲水矿物使得颗粒间胶结相对较弱,天然状态下色泽偏暗,手摸有湿润感,遇水后易软化、崩解。钻探过程中受机械扰动,岩芯易被磨细,导致取芯困难、钻孔内沉渣严重。中等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中等风化岩芯一般呈短柱状(局部为薄饼状),岩体较完整。饱和抗压强度标
14、准值22MPa,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3.6MPa,结合场地该层整体的实际情况,综合判定粉砂岩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砂岩:灰色灰白色,部分为紫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以钙质胶结为主。中等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中等风化岩芯一般呈中柱或长柱状,岩体较完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25.4MPa,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34.1MPa,结合场地该层整体的实际情况,综合判定砂方5.5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1)K1+469.614K1+487进洞口明挖段左侧边坡:高717.7m,长约17m,边坡坡向约215。,主要为岩质边坡,根据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分
15、析,本侧边坡坡向与层面倾向大角度相交,与J2倾向小角度斜交,J2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J2控制,破坏模式可能表现为沿着J2方向滑塌。设计拟对该侧边坡按照1:1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放坡后边坡坡角小于J2裂隙倾角,外倾不临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岩性主要砂岩,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4.3,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安全系数为1.30o根据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边坡中风化岩体类型为m类,等效内摩擦角取60。右侧边坡:高2.511.2m,长约17m,边坡坡向约35,主要为岩质边坡,根据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图526-1)分析,本侧边坡坡向与层面
16、、Jl和J2倾向大角度相交,与J3倾向小角度斜交,J3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J3控制,破坏模式可能表现为沿着J3方向滑塌。设计拟对该侧边坡按照1:1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放坡后边坡坡角小于J3裂隙倾角,外倾不临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岩性主要砂岩,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3,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安全系数为L30。根据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边坡中风化岩体类型为In类,等效内摩擦角取60。进洞口洞门仰坡:高约8.415.1m,长约30m,倾向305。,主要为岩质边坡,根据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图5.2.6-1)分析,层面向坡外,为顺向
17、坡,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层面控制,直立切坡边坡岩体易沿层面产生滑塌。设计拟对该侧边坡按照1:1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放坡后边坡坡角小于层面倾角,外倾不临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岩性主要砂岩,边坡岩体破裂角取56。,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安全系数为1.30o根据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边坡中风化岩体类型为IV类,等效内摩擦角取47oO$右冕边坡装向:35rJl Kl+200Kl+300Kl+670Kl+800K2+000K2+070和K2+150终点段。水量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水质成分由含水介质的性质决定。根据地区经验人工填土层属于中强
18、透水层;粉质粘土层属于弱透水层,为场地范围的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中统的上沙溪庙组(J2S)地层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基岩强风化带中,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构造裂隙水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水量稍大,动态稍稳定,砂质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水量小。5.7 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访问和综合分析场地的地质条件,拟建场地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无不利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不利的埋藏物。场地现状基本稳定。6设计参数根
19、据地勘及相关规范,本次计算参数取值如下表所示:表6.1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岩土参数素填土粉质粘土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岩土结构面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界面裂隙面层面重度(kNm3)21*19.7*24*25.524*25.024*24.9内聚力(kPa)5*3*天然27.6饱和17.5440290112040*25*内摩擦角(。)25*22*13.910.330.530.838.610*16次12*抗拉强度(kPa)10(产60220抗压强度(MPa)天然7.43.430.0饱和4.51.921.6地基极力特征彳艮承载fi(kPa)现场测定130*250*400200*40030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期 路网 站南路 二期工程 隧道 结构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