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有关文学常识2反复吟.ppt
《学习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有关文学常识2反复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有关文学常识2反复吟.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涉江采芙蓉,2,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有关文学常识。2、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背诵本首诗。3、欣赏诗歌的语言技巧,把握意象,进入意境。,3,学习重难点:1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2欣赏诗歌的语言技巧,把握意象,进入意境,4,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文人所作。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刘勰说它是:“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为:“一字千金”。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形成一种“浑成”的风格。梁代萧统收录在文选中,因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清代沈德潜:“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
2、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5,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思妇相思之苦,对社会动荡之不满,时光短暂之感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艺术上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浑成”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感情特征:感伤、苦闷。,背景知识积累,6,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7,分析文本,1、梳理大意。渡过江水去采芙蓉,生长
3、兰花的沼泽有许多种芳香的花草。采集芙蓉要送给谁?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回过头来遥望故乡,长路漫漫无边际。相思情深却分隔两地,只怕要愁苦忧伤以致终老。“芙蓉”指的是(),荷花,8,整体把握,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思妇之情。,9,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
4、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好友。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10,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11,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莲赋,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迴,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餘,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12,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目标 了解 古诗 十九 有关 文学 常识 反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