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下总复习》PPT课件.ppt
《《电工下总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下总复习》PPT课件.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4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14.3 半导体二极管,14.4 稳压二极管,14.5 半导体三极管,14.2 PN结,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基本要求,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电流放大作用;了解二极管、稳压管和三极管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理解主要参数的意义;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了解晶体三极管的类型,理解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主要参数、特性曲线和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重点掌握的内容,含有二极管的电路分析与计算;三极管的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分析与计算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PN结的单向导电性,1.PN 结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PN 结变窄,P
2、接正、N接负,IF,内电场被削弱,多子的扩散加强,形成较大的扩散电流。,PN 结加正向电压时,PN结变窄,正向电流较大,正向电阻较小,PN结处于导通状态。,PN 结变宽,2.PN 结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内电场被加强,少子的漂移加强,由于少子数量很少,形成很小的反向电流。,IR,P接负、N接正,温度越高少子的数目越多,反向电流将随温度增加。,PN 结加反向电压时,PN结变宽,反向电流较小,反向电阻较大,PN结处于截止状态。,伏安特性,硅管0.5V,锗管0.1V。,反向击穿电压U(BR),导通压降,外加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二极管才能导通。,外加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二极管被击穿,失去单向导电性。,正
3、向特性,反向特性,特点:非线性,硅0.60.8V锗0.20.3V,死区电压,反向电流在一定电压范围内保持常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阳极接正、阴极接负)时,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二极管正向电阻较小,正向电流较大。,2.二极管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阳极接负、阴极接正)时,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二极管反向电阻较大,反向电流很小。,3.外加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二极管被击穿,失去单向导电性。,4.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愈高反向电流愈大。,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定性分析: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导通截止,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或所加电
4、压UD的正负。,若 V阳 V阴或 UD为正(正向偏置),二极管导通若 V阳 V阴或 UD为负(反向偏置),二极管截止,若二极管是理想的,正向导通时正向管压降为零,反向截止时二极管相当于断开。,稳压二极管,1.符号,UZ,IZ,IZM,UZ,IZ,2.伏安特性,稳压管正常工作时加反向电压,使用时要加限流电阻,稳压管反向击穿后,电流变化很大,但其两端电压变化很小,利用此特性,稳压管在电路中可起稳压作用。,半导体三极管,基极,发射极,集电极,NPN型,符号:,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1.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PNP发射结正偏 VBVE集电结反偏 V
5、CVB,从电位的角度看:NPN 发射结正偏 VBVE集电结反偏 VCVB,1.输入特性,特点:非线性,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正常工作时发射结电压:NPN型硅管 UBE 0.60.7VPNP型锗管 UBE 0.2 0.3V,2.输出特性,IB=0,20A,放大区,输出特性曲线通常分三个工作区:,(1)放大区,在放大区有 IC=IB,也称为线性区,具有恒流特性。,在放大区,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2)截止区,IB 0 以下区域为截止区,有 IC 0。,在截止区发射结处于反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晶体管工作于截止状态。,饱和区,截止区,
6、(3)饱和区,当UCE UBE时,晶体管工作于饱和状态。在饱和区,IB IC,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也处于正偏。深度饱和时,硅管UCES 0.3V,锗管UCES 0.1V。,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即:IC=IB,且 IC=IB,(2)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即:UCEUBE,IBIC,UCE0.3V,(3)截止区:UBE 死区电压,IB=0,IC=ICEO 0,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5.8 多级放大电路及其级间耦合,15.6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15.5 射极输出器,15.10
7、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5.11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1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5.7 放大电路中的频率特性,15.9 差分放大电路,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基本要求,理解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作用和共发射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和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了解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和多级放大的概念。掌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和计算;理解非线性失真;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点,了解它的用途。,重点掌握的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动态分析方法;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射极跟随器的特点和应用。,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一、电压放大倍数Au,Ui 和Uo 分别
8、是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有效值。,Au是复数,反映了输出和输入的幅值比与相位差。,二、输入电阻ri,放大电路一定要有前级(信号源)为其提供信号,那么就要从信号源取电流。输入电阻是衡量放大电路从其前级取电流大小的参数。输入电阻越大,从其前级取得的电流越小,对前级的影响越小。,定义:,即:ri越大,Ii 就越小,ui就越接近uS,三、输出电阻ro,放大电路对其负载而言,相当于信号源,我们可以将它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这个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单电源供电时常用的画法,共发射极基本电路,(1)无输入信号电压时,三极管各电极都是恒定的 电压和电流:IB、UBE和 IC、UCE
9、。,(IB、UBE)和(IC、UCE)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因电容对交、直流的作用不同。在放大电路中如果电容的容量足够大,可以认为它对交流分量不起作用,即对交流短路。而对直流可以看成开路。这样,交直流所走的通路是不同的。,直流通路:无信号时电流(直流电流)的通路,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交流通路:有信号时交流分量(变化量)的通路,用来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动态参数。,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静态:放大电路无信号输入(ui=0)时的工作状态。,分析方法:估算法、图解法。分析对象:各极电压电流的直流分量。所用电路:放大
10、电路的直流通路。,设置Q点的目的:(1)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不失真;(2)使放大电路工作在较佳的工作状态,静态是动态的基础。,静态工作点Q:IB、IC、UCE。,静态分析: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值。,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动态:放大电路有信号输入(ui 0)时的工作状态。,分析方法: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所用电路: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动态分析: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等。,分析对象:各极电压和电流的交流分量。,目的:找出Au、ri、ro与电路参数的关系,为设计 打基础。,ib,晶体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1.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晶体管的B、E之间可用rbe等效代替。,晶体
11、管的C、E之间可用一受控电流源ic=ib等效代替。,2.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将交流通路中的晶体管用晶体管微变等效电路代替即可得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当放大电路输出端开路(未接RL)时,,因rbe与IE有关,故放大倍数与静态 IE有关。,负载电阻愈小,放大倍数愈小。,式中的负号表示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输入相反。,例1:,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放大电路对信号源(或对前级放大电路)来说,是一个负载,可用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这个电阻是信号源的负载电阻,也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定义:,输入电阻是对交流信号而言的,是动态电阻。,输入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从
12、信号源吸取电流大小的参数。电路的输入电阻愈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愈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输入电阻。,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计算,放大电路对负载(或对后级放大电路)来说,是一个信号源,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宁等效,等效电源的内阻即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定义:,输出电阻是动态电阻,与负载无关。,输出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参数。电路的输出电阻愈小,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愈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小的输出电阻。,如何确定电路的输出电阻ro?,步骤:,1.所有的电源置零(将独立源置零,保留受控源)。,2.加压求流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估算法:,VB,无旁路电容CE,有旁路
13、电容CE,Au减小,分压式偏置电路,ri 提高,ro不变,射极输出器,因对交流信号而言,集电极是输入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所以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因从发射极输出,所以称射极输出器。,求Q点:,静态分析,直流通路,动态分析,1.电压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Au1且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故称电压跟随器。,微变等效电路,2.输入电阻,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高,对前级有利。ri 与负载有关,3.输出电阻,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特点:,1.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约等于1;2.输入电阻高;3.输出电阻低;4.输出与输入同相。,多级放大电路及其级间耦
14、合方式,耦合方式: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之间、两级放大电路之间、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的连接方式。,常用的耦合方式: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动态:传送信号,减少压降损失,静态:保证各级有合适的Q点,波形不失真,输出,多级放大电路的框图,对耦合电路的要求,阻容耦合,第一级,第二级,负载,信号源,两级之间通过耦合电容 C2 与下级输入电阻连接,1.静态分析,由于电容有隔直作用,所以每级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互不相通,每级的静态工作点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可以各级单独计算。,两级放大电路均为共发射极分压式偏置电路。,2.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第一级,第二级,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16.1 集成运算放大
15、器的简单介绍,16.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16.4 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16.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1.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参数的意义。2.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理解理想 运算放大器并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3.理解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微分和 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有源滤波器 的工作原理。4.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本章要求,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要求,1.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参数的意义。2.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理解理想 运算放大器并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3.理解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微分
16、和 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有源滤波器 的工作原理。4.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重点掌握的内容,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分析与计算。,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1.理想运算放大器,Auo,rid,ro 0,KCMR,2.电压传输特性 uo=f(ui),线性区:uo=Auo(u+u),非线性区:u+u 时,uo=+Uo(sat)u+u 时,uo=Uo(sat),线性区,理想特性,实际特性,饱和区,O,3.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因为 uo=Auo(u+u),所以(1)差模输入电压约等于 0 即 u+=u,称“虚短”,(2)输入电流约等于 0 即 i+=i 0,称“虚断”,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下总复习 电工 复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