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080505).ppt
《手足口病(08050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080505).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 FMD,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国华2008.5.5,主要内容,手足口病流行状况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病原学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策略工作要求,手足口病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A16 型(Cox A16)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流行概况,国外流行概况
2、(一),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明oxA16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国外流行概况(二),1959年英国、美国也发生流行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手足口病与EV71感染有关的报导则始自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国外流行概况(三),澳大利亚和美国、瑞典一样,是最早出现EV71
3、感染的国家之一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国外流行概况(四),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CNS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国外流行概况(五),英国1994年4季度暴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流行,患者大多1-4岁,大部分病人症状平和。该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资料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4、。,国外流行概况(六),其它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国外流行概况(七),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 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 次流行均为EV71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病,病情一般较温和,但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71、Cox A16均有分离,EV 71毒株的基因型也与以往不同。,国外流行概况(八),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以来,E
5、V71感染为主的手足口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规模爆发流行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病例增多。,国外流行概况(九),马来西亚概况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住院889例,39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岁,病程仅2天100%发热,62%手足皮疹,66%口腔溃疡,28%病症发展迅速,17%肢软瘫,17例胸片显示肺水肿。,国外流行概况(十),新加坡概况1970年首次发生1972年、1973年和1981年均有流行1997年起又有许多儿童患病2000年秋季发生了大规模流行,有4名儿童死于肺部并发症,部分病
6、人中检出EV71型,全国的幼儿园为此曾一度关闭。,国内流行概况(一),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但缺乏病原学支持;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经过2年散发流行后,1986年又出现暴发,在托儿所和幼儿园2次暴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3%和1.9%。,国内流行概况(二),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小儿手足口病暴发在3个多月里,招远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首例发生于5月10日
7、,7月份达高峰,末例发生于8月28日128例住院治疗患儿,平均住院天数5.1d,其中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国内流行概况(三),2000年苏州某幼儿园因新加坡生病儿童返回引起爆发;2001年4月,北京昌平区某幼儿园一起手足口病爆发,患病率达6.65%。,国内流行概况(四),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2株EV71病毒。,国内流行概况(五),1998年EV71感染在我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病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
8、、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国内流行概况(六),香港地区1987年发生EV71流行2001年出现首例死亡病例;,国内流行概况(七),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男性8460例,占62.04%;女性5177例,占37.96%),死亡6例(男性4例,女性2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3030例)、上海(2883例)、北京(2210例)、河北(1133例)、浙江(793例)、广东(670例)、黑龙江(576例)、四川(335例)、江苏(287例)和福建(240例)。,国内流行概况(八),2
9、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3344例,死亡17例,仅山东省就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39606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上万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国内流行概况(九),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在3月27-31日陆续收治5名临床表现为重症肺炎的患儿,均经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卫生厅于3月31日接到报告后,立即派遣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儿童医院临床专家组成的第一批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4月3日,卫生厅组织临床、检验、流行病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会商,未能明确病因;,国内流行概况(九),4月15日,安徽省卫生厅报告卫生部。同日,卫生部派出了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专家、临床专家于次日凌晨抵达阜阳现场,开展流行病
10、学调查和现场防治工作。标本采集、运送等工作全面展开。4月23日专家组向卫生部正式报告,明确此次疫情主要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所致。,国内流行概况(九),截止5月2日,安徽省阜阳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736例,痊愈1460例,死亡22例,重症30例,病危12例,我省流行概况,河南省报告病例数分别为:2005年22例,2006年196例,2007年933例。2007年网络直报报告突发事件一起。2008年1月5月4日16:00,全省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手足口病1156例,无死亡病例。,案例分析,2007年5月17日省CDC接到市CDC电话报告:其辖区内县乡村小学学生出现全身出现疱疹,要求协助调查。基本
11、情况调查共有村民 750户,3298人公办小学1所,249人私办幼儿园2所,111人私办初中1所,58人,1、现场调查,核实疫情制订病例定义开展主动搜索范围:全村共发现手足口病178例,分布在原报告小学、两所幼儿园,散居儿童及其他学校。6个月5岁散居儿童22人,在外地上学的1217岁中学生5人,18岁以上3人。流行病学调查144人,男86人,女58人。采样检测落实防控措施,2、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县乡村发病年龄分布,主要症状分布,皮疹部位分布,聚集性分析,家庭聚集性 family 家中4人发病的1家 家中3人发病的5家家中2人患病的8家 学校聚集性 school,实验室检测,PCR:检测肠病毒
12、疱疹液4份,阳性3份大便19份,阳性12份咽拭子23份,阳性6份病毒分离,阳性1份,自粪便,采取的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学校及幼儿园建立晨检制度,村医密切关注,及时发现病报告疫情;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尤其是家庭隔离措施;做好学校校舍和全村外环境消毒;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改变卫生习惯;县医院做好医疗救治准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疫情监测,发现疫情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3月上旬发病,5月16日报告,学校发现及报告不及时,影响处置疫情出现后,学校放假,发病学生回家,没有采取措施,有造成疫情蔓延的可能当地卫生工作滞后,基层医务人员缺乏报告意识免疫预防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我市流行概况
13、,信阳市报告病例数分别为:2005年、2006年、2007年均报告了7例2008年1月5月4日16:00,全市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手足口病79例,无死亡病例。,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病原学(一),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20多种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更常见 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Cox A组的16、4、5、7、9、10 型,CoxB组的2、5、13 型以及EV 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为Cox Al6及EV71型,病原学(二),HFMD的病原体经历了较大的变迁。对药物具有抗性,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14、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在50 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 可存活1年,在-20 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7 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临床症状,四部曲-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临床上更
15、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临床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临床症状,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常因口腔溃疡出现吞咽困难。,临床症状,1-2天后,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合并症,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
16、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合并症,近年发现EV71较Cox 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2岁以内患儿。,症状,流行病学-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
17、期的主要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流行病学-传播途径,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流行病学-易感人群,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
18、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流行病学-易感人群,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流行病学-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流行病学-流行方式,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
19、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实验室诊断,病毒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细胞接种和乳鼠接种。1998年人们开始用人肺系细胞(MRC-5)分离Cox A16等毒株,其敏感性好且接种病毒后出现细胞病变较快。血清中和实验:鉴定肠道病毒型别,LMB组合血清可大大简化鉴定过程,但是有些毒株的中和作用不稳定,仍需由单价血清来鉴定,另一要注意的是病毒颗粒的集聚会影响中和效果,如EV71的中和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足 080505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