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护理》PPT课件.ppt
《《甲状腺癌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癌护理》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甲状腺癌病因,甲状腺恶性肿瘤(癌)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真正引起甲状腺癌的原因仍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头颈部或胸部上方在小孩时期曾因淋巴腺炎或腮腺炎接受光或放射线治疗者较易发生甲状腺癌。()一些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可能与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关。()遗传因素:特别是家族性甲状腺髓质癌患者有高达20%的家族遗传性。,甲状腺癌病理,原发性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型态,分为以下数种:()乳头状癌(Papillary cancer):约占甲状腺癌的50-70%,癌瘤生长最缓慢,其10年存活率约为90%.影响预后的因素为:50岁以上、男性、肿瘤直径大于4公分、癌细胞侵犯包膜
2、外、远处转移等皆為预后较差的重要因子。()滤泡癌(Follicular cancer):约占甲状腺癌的15%,癌瘤生长缓慢,通常属於单发性的病灶,有包膜,其10年存活率约为80%.()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ncer):约占甲状腺癌的l0%,一般在50岁以后发生而以女性稍多。不同于乳头状癌及滤泡癌的是它不会积聚碘,故无法利用放射性碘(I-131)治疗。,甲状腺癌病理,()髓样癌(Medullary cancer):它是由甲状腺旁细胞(C-cells,一种神经内分泌的细胞)衍生而来,约占1一2%.40岁以后较易发生,女性稍多于男性。()甲状腺淋巴癌:极為罕见,约占甲状腺癌的1%.有人
3、怀疑长期的桥本氏甲状腺炎部份会发展成甲状腺淋巴癌。转移性甲状腺癌:极罕见,指身体其他器官的癌细胞转移至甲状腺来。,诊断要点(本科室医生总结),一般情况: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70岁性别:男性多见有家族史有放射史,诊断要点(本科室医生总结),体征:肿物长得难看(即不规则,包膜不完整)与周围边界不清,有浸润生长迅速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有压迫症状,诊断要点(本科室医生总结),辅助检查(B超):血流丰富有钙化点或钙化灶淋巴结肿大包膜不完整,外科治疗,乳头状癌:临床上具有恶性程度低、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好发于中青年妇女等特点,如果癌肿局限在一侧的腺体内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同时行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但如果
4、癌肿已侵及左右两叶,则需将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手术后五年治愈率可达90%以上。滤泡状腺癌:虽是低度恶性甲状腺癌但它的转移方式主要是血道转移。临床上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外科治疗,髓样癌:确诊后不管临床能否扪及肿大淋巴结一律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伴有嗜铬细胞瘤者在甲状腺手术以前首先要处理嗜铬细胞瘤,否则术中会激发高血压。未分化癌:由于本病病程短进展快,首诊时大多数已失去根治机会,预后恶劣,不宜手术治疗或仅能做活检以明确诊断,但偶尔有病灶较小适宜手术的还应积极争取作根治性手术。术后应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参考剂量为甲状腺片40mg,每天2次,最大可日服120mg。,碘1
5、31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根治性手术后进一步碘131治疗。对于甲状腺滤泡状癌和乳头状癌,当前国内外公认的最好治疗方法是: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放射性碘131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案有不同的治疗效果,综合治疗是最佳选择。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放射性碘131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复发的危险分别为34%、11%、2.7%。,碘131治疗,适应症:有残留甲状腺组织,其摄131碘率大于1%,甲状腺显像时甲状腺床有残留甲状腺显影者,均应用131碘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经手术切除原发灶、131碘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后,复发灶转移灶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甲状腺癌护理 甲状腺癌 护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