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负载测定》PPT课件.ppt
《《生物负载测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负载测定》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负载测定,1,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细胞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微生物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2,定义: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细菌细胞形态显微镜检照片,放大1000倍杆菌,放大1000倍球菌,3,微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细菌细胞结构图,真菌细胞结构图,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 巨大的营养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接受面2、吸收多,转化快 高速生长的物质基础,活的化工厂。3、生产旺,繁殖快 大肠埃希菌20min分裂1次,48小时后的重量则达到地球的4000倍。注
2、:因营养条件的限制,实际不可能发生。4、适应强,易变异 极端环境的惊人适应能力5、分布广,种类多 空气、水体、土壤、动植物都有分布,微生物有10多万种。,5,微生物的存在对医疗器械的影响,活的微生物对灭菌影响 非过度灭菌的工艺因医疗器械上生物负载增加,灭菌难度加大,可能导致灭菌失败。活的微生物对使用者危害 灭菌不彻底的无菌医疗医疗器械,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可能出现炎症、菌血症等病理反应。微生物尸体对使用者的危害 典型例子:G-菌细胞壁脂多糖成分(内毒素)通过输液进入人体血液,致使人体发热。,6,基本概念,生物负载的定义 一件产品和/或无菌屏障上或其中存活的微生物总数。对灭菌来说:生物负载应为无
3、菌屏障内的所有微生物。因为,灭菌需要杀灭屏障内的所有微生物。对使用来说:生物负载应为产品与人体的接触面,因为屏障通常不与人的自然腔道、血管、肌肉等接触。对生产过程控制来说:生物负载应是屏障内所有的微生物,反映过程的控制水平。,7,基本概念,校正因子correction factor 用于补偿无法从产品和/或微生物培养中完全采集的数值。培养条件 culture conditions 促进微生物复苏、生长和/或繁殖所采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方式。回收率 recovery efficiency 用一特定技术从产品上采集和/或培养微生物能力的测定值。样品份额(SIP)sample item portion
4、从某一产品单元上取出的用于试验的部分。,8,产品选择的基本原则,选择和处理用于生物负载测定的产品的程序,应能确保所选产品对包括包装材料和过程的常规生产具有代表性。若为生物负载测定的目的对产品进行分类,应记录每一分类内包含这一产品的理由。理由应包含所选产品在是整个分类里具有代表性的标准。由于生物负载测定易受时间推 移的影响而改变,应考虑生物 负载测定的取样时限。,9,部分液体产品可能存在支持微生物生长的现象,SIP取样的基本要求,如果已验证生物负载在本产品上或内是均匀分布的,则SIP可以是该产品的任何部分。否则,样品应包含能代表所制产品的每种相应材质而随机选取的产品部位。若已知生物负载分布,可以
5、从认为对灭菌工艺最有严峻挑战的产品部分选择SIP。,10,生物负载的测定,11,生物负载的微生物鉴定,鉴定的意义 通过微生物的鉴定,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来源,为日常微生物的控制提供依据;灭菌工艺的的适合性提供依据(是否存在耐受特定灭菌因子的芽孢菌的存在)。通常鉴定的方法常规鉴定:染色特性;细胞形态;菌落;选择性培养的使 用;生化特性;分子水平鉴定:DNA测序后与数据库提供遗传序列比对。,12,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确认,若测定方法中包括采集产品上微生物,则对该技术适当性的评价;确定回收率,以便得到修正系数;液体类的产品非常便捷,通常不需要回收率.对包括培养条件和微生物计数技术在内的微生物计数适当性的评
6、价;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单一培养基能有效培养出来的。微生物鉴定技术适合性的评价。,13,常规测定和数据判读,确定样品大小和取样频率。测定方法要规定,并形成作业指导书根据生物负载的使用目的确定鉴定的程度,通常鉴定是否存在芽孢生物负载数据用于确定灭菌工艺的处理程度,则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应满足灭菌工艺设定、验证和常规控制特定标准中规定的关于生物负载数据使用的切实可行的要求。规定医疗器械上或屏障内的生物负载的可接受限量。中国有GB15980-1995的标准,但未有明确的国际标准。如果生物负载的信息用于设定灭菌条件,则限量比较好设定。根据一段时间得到的生物负载测定数据来确定趋势,进行趋势管理。,14,
7、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维持,产品和/或生产过程的改变 通常重新进行回收率的测试或生物负载的测试。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改变 应对生物负载测定常规方法的任何变化进行评价。评价测定结果的变化的影响;设 新的回收率。先前进行的确认和回收率是否仍有效。生物负载测定方法的重新确认,15,重复回收确定回收率,重复回收进行回收率确认 使用自然的产品,初次采集的微生物数值占连续多次采集总数值的比值。方法的理论基础 生物负载的确认方法应重复进行,直到回收的微生物累计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每重复一次后,从产品上或产品部分上洗脱液全部回收并计数。比较连续回收得到的累计结果。注意:本方法未必精确。产品上回收的微生物数量及实际存在
8、的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确切关系永远无法验证。,16,重复回收确定回收率,产品要求 本身具有一定的微生物负载水平,如果产品本身负载水平低,则不适合采用该方法,应采用产品人工接种法。重复采集的次数 准确的重复次数通常取决于 产品特性,构成生物负载的微生物和初始污染水平等。预试验可用于确定重复的次数。在某些产品上,进行重复处理后有必要确定产品上是否还存在存活微生物。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用熔化的回收培养基涂在产品表面上,让培养基变硬,然后使产品在规定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形成的菌落计数。将产品浸于液体回收培养基中,在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检查是否生长。浸于液体培养基并培养后,若产品中的一小部分出现存活的微生
9、物,可通过MPN方法来计数结果。但是若全部结果都表明有微生物生长,则不能采用MPN法,应重新考虑确认方法。,17,重复回收的修正系数,18,计算中已包括了琼脂覆盖得到的菌落数。某些医疗器械可能会无法应用琼脂覆盖。,运用首次处理后平均回收率,回收效率的修正系数可为:,有些应用中可使用平均回收率范围的最低值,以反应出最坏情况。这一决定将会影响数据的使用。,产品接种法确定回收率,产品接种法确定回收率 产品上人工接种微生物后,初次采集的微生物数量占 接种到产品上的微生物的比值。可为每一产品计算百分率,并用其确立回收率。产品的要求 产品首先应进行适合的灭菌,并确保可能对微生物有抑制的灭菌介质的有效去除。
10、如用EO灭菌时,则应验证残留水平是否存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19,产品接种法确定回收率,接种的微生物 最常用 需氧菌芽孢接种,因为使用细菌繁殖体时,常因干燥失去活性,所以通常不使用繁殖体。芽孢悬液分布在产品上,应包括最难洗脱 的部位。但应注意为了刻意追求WORST CASE,将芽孢全部接种在最难的位置,导致回收率过低的异常。,20,接种法的修正系数,制备悬液稀释液,每0.1mL中含有100个芽孢。向器械所选部分接种0.1mL该稀释悬液,并在单项流状态下干燥。注意接种体积,体积过大不易干燥;体积过小,则分布不均匀。使经接种的产品经受得住所选采集技术,采集的平均芽孢数是35,其范围为2545之间
11、。回收率的修正系数如下:,21,微生物采集技术和设备,袋蠕动 将试验样品和一已知体积的洗脱液装在一个无菌胃型袋中。开动往复式搅棒,使洗脱液贯穿试验样品内外。应规定处理时间。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软质、纤维和/或吸附性材料,但可能不适用于能刺破袋的任何材质(如带针或含有坚硬部分的器械)。若使用了较大大量的洗脱液,可能会生成含有低浓度微生物的悬浮液。可使用膜过滤法滤掉洗脱液。,22,微生物采集技术和设备,超声波洗脱 将试验样品浸入装有已知体积洗脱液的适当容器中。将容器连同内装物一起在超声波清洗器中进行处理,或将超声波探头浸入到容器内洗脱液中进行处理。超声波也能使微生物失去活性,尤其是大能量传输时,使用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负载测定 生物 负载 测定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