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归纳总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归纳总结》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月考分析,遗传规律和细胞学解释,遗传框架,现象规律,结构基础,物质基础,规律应用,遗传实验,类比推理,假设演绎,结构应用,物质应用,性状,染色体,基因,观察,显微观察,假设推理,决定=环境+,表现型,基因型,决定=环境+,显性纯合(DD),显隐性杂合(Dd),隐性纯合(dd),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减数分裂,F1,配子,F2,受精作用,D:d=1:1,(D+d)2=1,DD:2Dd:dd=1:2:1,D_:dd=3:1,数学统计分析,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性状,染色体,基因,观察,显微观察,假设推理,基因型,显性:Y_R_,基因重组:Y_rr,隐性:yyrr,双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2、,基因重组:yyR_,性状自由组合,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配子,F2,F1,配子比例=(1:1)(1:1),基因型比例=(Y+y)2(R+r)2=1,表现型比例=(3:1)(3:1)=9:3:3:1,基因分离定律,纯合杂交,F1自交,F1测交,遗传实验,正交反交结果相同,正交反交性别差异,结构基础,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物质基础,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显性隐性,判断常染性染,判断纯合杂合,性状分离比3:1,F1杂合子同源染色体分离,雌雄配子(成单)结合机会均等(成对)。,判断表现型,判断基因型,染色体数目n,染色体数目2n,F1杂合子等位基因分离,雌雄配
3、子(成单)结合机会均等(成对)。,判断显性隐性,培育优良品种,判断纯合杂合,推表现型概率,推基因型概率,推算配子类型,推算子代类型,分离比1:1,F1杂合子同源染色体分离,独立分配给生殖细胞。,F1等位基因分离,独立分配配子之比1:1。,判断基因组成,遗传家系研究,判断纯合杂合,推表现型概率,推基因型概率,推算配子比例,推算子代概率,现象规律,物质基础,自由组合定律,纯合杂交,F1自交,F1测交,遗传实验,正交反交结果相同,正交反交性别差异,结构基础,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物质基础,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判断显性隐性,判断常染性染,判断纯合杂合,性状重组比9:3:3:1,F1杂合子同源染色
4、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判断表现型,判断基因型,染色体数目n,染色体数目2n,F1杂合子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判断显性隐性,培育优良品种,判断纯合杂合,推表现型概率,推基因型概率,推算配子类型,推算子代类型,重组比1:1:1:1,F1杂合子同源染分离,非同源自由组合互不干扰。,F1等位分离,非等位自由组合,配子比例:1:1:1:1,判断基因组成,遗传家系研究,判断纯合杂合,推表现型概率,推基因型概率,推算配子比例,推算子代概率,现象规律,物质基础,例题1现象规律应用,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
5、,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例题2:结构规律应用,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例题3:结构规律应用,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赤霉素是一类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植物增高的植物激素,将纯种矮秆玉米(基因型为aa)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
6、高秆玉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高秆玉米自交后代表现型全为高秆 B此高秆玉米的基因型为AA或AaC此高秆玉米自交后代既有高秆也有矮秆 D此高秆性状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例题5:基因解释,例题6:综合运用,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的雌果蝇相同。下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4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D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相同,就是与F1相同
7、,综合运用,运用孟德尔德分离定律对一对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判定例题1(06北京):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注意自然环境存在着的都是的隐性低蛋白植株),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汁并完善实验方案:步骤l:选择 和 杂交。预期结果。步骤2:。预期结果。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与 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综合运用,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