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管理》PPT课件.ppt
《《生态旅游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管理》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自然保护区管理第四节 生态旅游管理,主要内容,一、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开发原则 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2,参考文献,张广瑞主编.2004.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钟永德,袁建琼,罗芬编著.2006.生态旅游管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澳)Ralf.Buckley著.2004.生态旅游案例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杨桂华等编译.2000.生态旅游的绿色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3,一、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4,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名山、湖泊、江川、瀑布、泉、生物。人文资源历史古迹和文物、宗教胜地、
2、古建筑工程、风土人情、文化艺术、饮食风味、旅游商品。,旅游资源评价,常用评价指标资源密度、旅游空间密度、旅游人口密度、旅游经济密度、旅游的资源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纳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常用评价体系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区位及交通条件、景物的空间配置、景区的旅游容量。,5,二、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生态旅游(ecotourism)(ecological tourism)。生态旅游: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6,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生态
3、旅游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进行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而且,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区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7,生态旅游强调生态与旅游有机结合。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保持、促进生态环境,至少不破坏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必须使当地居民在开展这样的活动中在经济上获得益处。生态旅游管理要考虑到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功能。,8,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功能,特点:1、普及性;2、环保性;3、多样性;4、低投入,高效益性;5、专业性;6、精品性功能:1、旅游功能;2、扶贫功能;3、保护功
4、能;4、环境教育功能,9,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开发原则,意义:更好地保护和完善自然保护区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提供融资途径。带动周边社区发展。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10,开发原则:1.保护优先2.永续利用3.生态环境教育4.生态和旅游平衡和谐,11,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自然而划定的管理区域,它具有保存天然本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保留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功能。旅游也是自然保护区所能为人提供的一项服务:自然保护区因其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而成为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区域。,在I
5、UCN列出的六大类保护区中,除了严格的自然保留地和荒野保护区不允许旅游之外,国家公园、自然遗迹纪念地、生境或物种管理区、受保护的陆地或海洋景观、资源管理保护区这五种类型均允许开展旅游活动。我国的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保护区以及其它各级保护区均未限制旅游,但所有保护区的核心区不允许旅游,旅游活动仅可以在实验区内开展。,(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从2006年世界各国国家公园的游客量可见当前全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态势:美国2.7亿多人次;英联邦1.5亿多人次;加拿大0.3亿多人次;肯尼亚73多万人次;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180多万人次。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也很快,据统计2006年仅森林公园的
6、游客量就有2亿人次。在现有自然保护区中,很大一部分保护区已经开展了生态旅游,其增长态势十分明显,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1998年的游客量为38万人次;2000年83万人次;2002年120万人次;2004年180万人次;2006年225万人次。,(二)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损益,具有的益处为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来源,提高保护区自养能力;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提高旅游者的保护意识,获得更多的公众支持;潜在的损害对植被、野生动物、土壤、水体等造成不良影响(环境压力)对社区特有的文化或民族传统可能带来冲击(社会冲击),1.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准则(1)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是指凡是
7、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自然事物和具有生态文化内涵的人文事物,或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并对游客起到教育反思作用的其它任何客观事物。(2)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准则 生态旅游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监控和目的地旅游管理能力的提高。,(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中的问题(1)盲目开发,缺乏论证和评估(2)生态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受破坏或影响(3)环境污染,保护区局部环境质量下降(4)景观破坏,自然景观失调(5)开发粗放,精品开发和精品营销的良性循环 没有形成(6)人才匮乏,生态旅游
8、业发展后劲不足,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 生态旅游规划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活动和环境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旅游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具体目标如下图:,(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策略,在管理生态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过程中,自然保护区要考虑三个管理目标:野生动物、植物生境游客,物种管理,对野生动物的管理因物种而异,但都要在研究和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尤其要重视繁殖季节或冬季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动物个体是否受到旅游活动的侵扰。在旅游活动区域,主要的管理技术有:为游客设立专门的观测台;用篱墙等设施将游客隔离在动物活动区外;在游客和
9、动物之间的建立缓冲区域。其中缓冲距离设计是关键性技术,一般用濒危或大型动物物种的惊飞距离作为缓冲距离,鸟类最小的缓冲距离为30m-100m,但要根据生境条件以及常见物种来具体确定。对保护植物的管理:缓冲距离设计;保护栏;警示牌;解说提示等。,生境管理,在生境管理方面,主要是监测生境质量的变化,除植被外,土壤、水体等环境的变化也是显示游客影响的监测指标。有时还有必要进行生境改造,如在游径两旁栽植灌木,既起到隔离作用,又防止游客偏离游径与动物近距离接触。,游客管理,自然保护区的游客管理很重要,因为有的游客行为如接近、投喂动物食物会带来疾病、安全等问题。保护区首先要掌握游客人数、时间和空间分布,游客
10、的态度和看法、游客的行为等基础信息。游客管理主要的手段有控制游客数量,缩小游客活动区域,对游客进行讲解教育等。,游客管理系统,在国家公园系统中,比较成型的游客管理系统是可接受变化的限度规划系统(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其主要过程是确定保护区游客对环境、生物和社会影响的可接受度,其中关键是找到表征影响状况的指标,如踩踏程度、宿营地树木毁坏数量等,然后提出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下的供选择的管理措施,实施后还要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估。环境教育是游客管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建立游客中心、发放宣传手册以及各种讲解手段,使他们对自身活动会给动物造成影响有正确的认识,从
11、而减少干扰行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一般在实验区开展,虽然在规划时已经避开了野生动物及其生境,但由于旅游人数多、高峰期集中,部分保护区的缓冲区或核心区受到了影响,出现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的趋势。我们应该重视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保护区内建立长效的监测机制,在重点区域展开动物行为学、生理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关于游客心理、态度和行为的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参与的科学研究工作,并把研究和监测结果应用到动物、生境以及游客管理决策中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美国黄石公园案例,黄石公园的地理位置与旅游设施,Yellowstone Nati
12、onal Park,建立于1872年管理 National Park Service,US Department of Interior面积 8983km2观赏内容自然植被景观野生动、植物地质活动、景观文化、历史票价$25/车7天有效,公园入口服务设施,公园内部服务设施,黄石公园中自然景观与旅游活动,黄石公园中生态旅游的特点,有序、互动型、寓教于乐科研、教育、展示一体化多样性景观类型避免了视觉疲劳公众教育推进自然保护旅游活动场所与野生动物栖息和繁殖生境的严格隔离有限的商业活动和人工建筑针对部分游客不良行为的正面劝导及其保障游客安全的法律条例非盈利社会公众服务;保护区基本设施建设由国家投入,旅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 管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