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管理》PPT课件.ppt
《《生产率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率管理》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生产率管理,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的概念各种生产率指标的测定与分析,1、生产率和生产率管理的概念,1.1生产率的定义1.2生产率的分类1.3提高生产率的意义1.4生产率管理1.5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测定、分析概述,1.1生产率的定义,生产率是经济学上一个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的指标,一般定义为: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之比,即:生产率=生产率定义的理解:1、生产率是衡量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2、生产率的定义中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与计算指标,1、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在生产中的劳动效率,反映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的能力。,2、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指
2、标,两者关系是:,1.2生产率的分类,按生产要素种类分: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按测定的方法分:静态生产率、动态生产率,1.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是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保证,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索洛的余值方程:产出的增长速度=劳动力投入的增长速度 劳动力投入的弹性 资金投入的增长速度 资金投入的产出弹性 生产率增长速度是企业发展生产的重要途径。,是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提高生产率是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增加工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对就业和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生产率是与质量同步发展的。,1.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加快技术进步与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职工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满足职工胜利和心理需要,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1.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4生产率管理,生产率管理是指:为了提高生产率,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的总称。基本的生产率管理过程包括:1.测量和分析生产率;2.根据测定和分析的信息,对生产率控制和提高作出计划;3.控制和提高生产率;4.对控制和提高生产率的结果进行评价。生产率管理过程模型,见图3.2,P45,1.5工业企业生产率测定、分析概述,生产率测定:就是对某一研究对象的生产效率进行度量和计
4、算,它有助于我们评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因素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诊断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瓶颈”和障碍。生产率测定的任务:1.计算生产或经营活动的综合成绩;2.分析各种活动的综合特性和原因;3.预测和计划生产经营的战备要素;4.发现企业现行存在问题,生产率测定通常使用计算产出量和投入量的单位,实物指标:重量、容量、件等单位指标;标准实物指标:将实物指标转换成标准指数,如将煤的产量转换在千焦;价值指标:以某一时期不变的价值(不变价值=数量不变的价格)表示产出产品量或投入量,这是一种最广泛的度量指标,价值表示具有可加性;劳动消耗量指标:常用来度量劳动量的单位,如以人 时、人
5、 日、人 年等,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率测定现状,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率测定现状,我国对生产率的测定是对生产率的直接测定,没有体现生产率动态的变化,同时也没有纵向的比较,也没有反映影响生产率的因素,也无从细致判断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更加不可能找到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工业企业生产率测定层次:三个阶段,在生产操作层,测定各投入因素的使用效率,即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生产率,包括材料生产率、燃料和动力生产率、设备生产率。在工厂管理层,测定总产出量与总成本的关系,以此作为工厂的总生产率,考察工厂的总生产成绩。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测定总生产率对于经济效益的贡献,以考察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2投入因素的生产率测定与分
6、析,2.1劳动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2.1劳动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现场管理:测定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在分析劳动资源时间的利用状况,从而便于对工人进行考核;主要采用静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进行分析;计划管理:劳动生产率的测定旨在分析技术进步、产品组合结构、标准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时间、工人的工作效率等因素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而对以上的内容进行更好地管理,寻找“瓶颈”因素,提高生产率;主要采用动态的生产率指数进行分析。,、工时消耗的分类,工时消耗分类就是对工人在整个轮班的全部时间消耗进行具体研究。工时分类见图35所示。,图3-5 工时消耗分类,1、劳动人、时构成图,LR:投入总
7、人 时;L0:略去的人 时;LM:由于管理失误而造成的时间损失;LR:总投入人 时中分给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劳动资源时间。LE:有效人 时;LS:在正常情况下生产产品量Q所需要的标准人 时数;LU:非生产人 时,,1、各种人 时之间的关系,LR=工资表中的人数(法定时数加班时数)=(法定人 时数+每个人加班人 时数)LR=LR L0=LU LELR=LE LMLU=L0 LM,1、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可以表示R=Q/LR=Q/LSLS/LELE/LRLR/LRQ-以实物量表示的产品产出量或以不变价格诸的产品价值量;Q/LS-一定的技术工作方法确定的标准劳动生产率,以S表示;LS/LE-工人的工作
8、效率,它是工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工人生产率管理的焦点,以EW表示;LE/LR-有效人 时与投入人 时之比,以Ie(1)表示;LR/LR-投入人 时与总人 时之比,以Ie(2)表示;劳动生产率可以表示:R=SEWIe(1)Ie(2),1、劳动生产率,LS/LELE/LRLR/LR-表示劳动总效率,它是现场管理工人和工人改进的最终目标,以R表示R=LS/LR=EWIe(1)Ie(2)由于工人、管理人员对于生产投入的时间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产率以及生产效率,在进行实际测定时,各个企业必须设计适合企业生产特点的工作日报表。一般工作报表上要说明的内容有:(1)员工姓名;(2)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标准人 时
9、;(3)实际所用工作时间;(4)非生产时间;(5)完成产品产量。,1、劳动生产率,举例:某工厂某天生产A产品6000件,总共有20个工人工作了8个小时,但由于各种原因,平均每人真正工作为7.5小时,工人工作时损失时间为0.5小时,生产6000件A产品的标准人 时为135人 时计算劳动生产率、生产总效率、非生产时间、工作效率、标准生产率,作业:,某工厂某年加工产品P数量为100万件,共由200个工人进行加工,由于产品销售具有季节性,第1、3季度工人平均每人每天需要加班三个小时,而在第2、4季度不需要加班,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但由于员工请假、迟到、早退等原因,平均每人每天略去一定的时间,实际投入工作
10、的时间仅为工作时间的90%;而在实际的工作时间内,由于机器故障、员工休息等,员工真正用于生产的有效时间仅为每天工作时间的80%,生产100万件P产品的标准人 时为30万人 时。(每年按240天计算,每季度工作天数60天)计算劳动生产率、生产总效率、非生产时间、工作效率、标准生产率,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将现年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基年劳动生产率水平相比较,可看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称为劳动生产率效应)。以相对值表示劳动生产率效应,又称为劳动生产率指数。I=T/OI-劳动生产率指数T-现年劳动生产率O-基年劳动生产率,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I=T/OI 1I 1I 1
11、问题:劳动效率相应怎么变化?,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如果A企业生产n种产品,产品产量单位为件,劳动投入量单位为人 时,并引入另个两个变量:实际单位产品所需人 时数R,标准单位产品所需人 时为S,计算此时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力指数就可以表示为:(Qit/QitRit)(QioRio/Qio)I=T/O=-=-(Qio/QioRio)(QitRit/Qit)式中为,i=1,n,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引入ri=Qi/Qi,表示在全部产品中第I种产品的份额结构(产品结构)(QioRio/Qio)(rioRio)I=-=-(QitRit/Qit)(ritRit)(r
12、ioSio)(ritSit)(rioSio)=-=(A)(B)(C)(ritSit)(ritRit)(rioRio),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rioSio)/(ritSit):为客观因素,它受产品组合结构和标准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时间的影响;进而可以受技术的、物质的和组织因素的影响。(ritSit)/(ritRit):是主观因素,它纯属人工努力的结果,受工人的技巧、知识水平、劳动强度、工作态度等因素的影响。(rioSio)/(rioRio):也是主观因素,它的性质与第二类因素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表示基年工人劳动效率影响的结果。,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用绝对值表示
13、的劳动生产率效应为:rioRio-ritRit=(rioSio-ritSit)+(ritSit-ritRit)-(rioSio-rioRio)rioSio-ritSitritSit-ritRitrioSio-rioRio,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ritSit-ritRit)-(rioSio-rioRio):主观因素的净效应由于客观因素也是在变化的,技术在不断进步,和专利保护等原因,还由于操作的方便性,企业对于标准人 时往往很难以确定,通过由企业的历史数据或者经验来确定一个定额人 时来代替标准人 时。,3、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经济指标人力资源:熟练工与新
14、手的判别,“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科学技术水平:新工具、新管理思想、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出现产品设计:70%以上的产品成本是设计出来的生产组织:手工作业与流水线作业生产规模:大批量生产与小批量加工,3、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产品开发与设计工作主要内容 产品开发决策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试制鉴定 正式生产,2.1 产品开发与设计概述,调查与预测分析产品构思创意及筛选寿命周期分析开发时机选择开发策略选择开发方式选择,编制技术任务书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工艺分析与审查工艺方案拟定编制工艺规程工装设计制造,样品试制和鉴定小批试制和鉴定,3、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对Rolls Ro
15、yce公司的调查表明,2000个部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最终产品成本的80%;据General Motor经理称卡车变速器70%的制造成本是由设计决定的;Ford Motor公司估计在设计、材料、劳动力和制造费用四个因素中,70%的生产节约源于设计的改进。,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物耗是指为生产产品而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在物耗生产率的测定、分析时,应考察资源耗用速度、资源的节约等因素;资源耗用速度的提高,可以加速资金周转、分摊设备折旧、降低人力成本等。资源的节约的重要的方面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尽量降低不合格率,但是这往往会降低资源的耗用速度。,2.
16、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生产产品时的物资耗用速度与设备、工艺流程等技术组织因素有关;a.质量不合格率;b.设备动力;c.能源利用:焊接等工艺;劳动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对整个生产率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测定、分析物耗生产率时也必须考虑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对物耗的影响。a.工人的劳动积极性;b.工人熟练程度;c.工人的责任心等方面;,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物耗生产率的测定、分析模式:标准产出量 标准物耗投入量 实际产出量物耗生产率=-标准物耗投入量 实际物耗投入量 标准产出量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实际物耗,属于不同的种类;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一般都由多种产品与服务构成;对于以上两种情况,为了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率管理 生产率 管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