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讲解》PPT课件.ppt
《《现代汉语讲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讲解》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汉语,刘文攀,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语 音第三章 文 字第四章 词 汇第五章 语 法第六章 修 辞,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第二节 国家对语言文字的重视第三节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一、语言与汉语1.语言的属性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外部功能)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内部结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二、什么是现代汉语从广义上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从狭义上是指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狭义的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口语、书面语,口语:人们口头上使用的语言,具有口语风格。,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方言发展成共同语的条件,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什么方言能够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
3、言,要取决于这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这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条件。,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民族共同语总是在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共同语在形成之后和方言会长期共存,互相影响。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和这个民族的共同语,一般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1历史原因 我国历代的统一政权,大都在北方建都。从1153年金迁都燕京(北京)以来,基本上以北京为首都(明太祖和国民党迁都南京,合计50年)。政治中心一般也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2形成历程 普通话包
4、括口语和书面语。(1)书面语:源头是白话文。先秦及汉代的文言文,文言文本来与口语一致,但后来却与口语脱节。,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实行“书同文”,以秦国文字统一六国文字。中央和各地官吏文书,不仅要文字形式相同,而且用文字写成的书面语也要相同。秦代刻碑和器物上的铭文就是当时的书面共同语。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家学派,记载这些经典的文言文,成了不可更改的楷模。汉魏以后,写文章的人沿袭和模仿先秦,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当固定的书面语,并占据统治地位,即后来所说的“文言”。文言跟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能够使用的人只占当时全民中的极少数,这种情况难以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历代不少学者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书面文字,主
5、张书面语同口语相一致。但呼声较弱,效果甚微。,到了晚唐五代,在大众口语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书面语,这就是与“文言”相对的“白话”。“白话”从晚唐五代的变文(说唱体文学形式,主要用来演绎佛经故事)、宋代的语录(禅宗语录),到宋朝的话本(演讲故事的脚本),到元代的杂剧,宋元之际白话文已发展成比较成熟的书面语言。发展到用当时口语写出来的明清章回小说(如明代的水浒传西游记,清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虽然都带着各自的地方色彩和一定的文言色彩,但总体看所用基础方言都是北方方言。明清以来用白话文写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但白话文一直被看作是“俗”文学。1919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
6、言的资格。,(2)口语:出现的时间晚于书面语言。在14世纪形成,后来称之为“官话”,也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辽金元明清前后800年左右的时间定都北京,只有明朝初年有很短一个时期定都金陵),北京话在全国的影响很大)首都清朝相当通行。雍正皇帝曾训谕官吏必须掌握官话,在责令闽广两省设立正音书院。1919五四时期掀起“国语运动”,用“国语”取代了“官话”名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春秋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现代国语-新中国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四、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 俗称地方话,
7、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本身具有完整的系统,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能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汉语的方言区,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划分的依据:语音特点,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或上海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闽方言:5个次方言:闽东(福州话)、闽南(厦门话)、闽北、闽中、莆仙粤方言(广州话),(1)北方方言,(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1.4,以北京话为代表,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8、。北方方言地域分布最广,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语音差异,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a 华北、东北方言b 西北方言 c 西南方言d 江淮方言,(1)华北、东北官话,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2)西北官话,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及新疆等六省一区。(3)西南官话,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湖南、广西北部边缘地区;(4)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2)吴方言,以上海话和苏州话为代表。也叫江南话或江浙话。分布地区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和浙江省的大部分
9、地区。使用人口占讲汉语总人口的6.%。,(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也称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占讲汉语总人口的4%。新湘语与老湘语,(4)赣方言,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也称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不过江西省东北部长江沿岸地带和西南部不属于赣方言区。使用人口占讲汉语总人口的4%。,(5)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部为主。使用人口占讲汉语总人口的3.5%。,(6)闽方言,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地区,以及浙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汉语讲解 现代汉语 讲解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