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表示与描述》PPT课件.ppt
《《特征表示与描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征表示与描述》PPT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图像分析系统的构成,知识库,3.图像处理与分析,3.2 特征表示与描述,3.2.1 特征表示与描述的基本概念3.2.2 表示法设计3.2.3 边界描述子3.2.4 区域描述子3.2.5 关系描述子,3.2.1 特征表示与描述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特征表示与描述的定义:把图像分割后,为了进一步的处理,分割后的图像一般要进行形式化的表达和描述解决形式化表达问题一般有两种选择:1)根据区域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形式化表示2)根据区域的内部特征(比较区域内部的象素值)来来进行形式化表示,3.2.1 特征表示与描述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选择表达方式,要本着使数据变得更有利于下一步的计算工作。下一步工作是基于所选的
2、表达方式描述这个区域,一般情况下:1)如果关注的焦点是形状特性,选择外部表示方式2)如果关注的焦点是反射率特性,如颜色、纹理时,选择内部表示方式3)所选表示方式,应该对尺寸、变换、旋转等变量尽可能的不敏感,3.2.1 特征表示与描述的基本概念,(1)参数边界:将目标的轮廓线表示为参数曲线(2)边界点集合:各点间没有顺序(3)曲线逼近:用几何基元近似地逼近,3.2.2 表示法设计,基于边界的表示法设计1.链码2.多边形逼近3.外形特征4.边界分段5.区域骨架,3.2.2 表示法设计,1.链码定义:1)链码是一种边界的编码表示法。2)用边界的方向作为编码依据。为简化边界的描述。一般描述的是边界点集
3、。,0,1,2,3,0,1,4,6,7,2,3,5,4-链码,8-链码,3.2.2 表示法设计,链码举例:,4-链码:000033333322222211110011,3.2.2 表示法设计,1.链码算法:给每一个线段边界一个方向编码。有4-链码和8-链码两种编码方法。从起点开始,沿边界编码,至起点被重新碰到,结束一个对象的编码。,3.2.2 表示法设计,1.链码问题1:1)链码相当长。2)噪音会产生不必要的链码。改进1:1)加大网格空间。2)依据原始边界与结果的接近程度,来确定新点的位置。,3.2.2 表示法设计,链码举例:,4-链码:003332221101,3.2.2 表示法设计,1.链
4、码问题2:1)由于起点的不同,造成编码的不同2)由于角度的不同,造成编码的不同改进2:1)从固定位置作为起点(最左最上)开始编码2)通过使用链码的首差代替码子本身的方式,3.2.2 表示法设计,1.链码循环首差链码:用相邻链码的差代替链码例如:4-链码 10103322 循环首差为:33133030循环首差:1-2=-1(3)3-0=3 0-1=-1(3)3-3=0 1-0=12-3=-1(3)0-1=-1(3)2-2=0,3.2.2 表示法设计,链码平滑将原始的链码序列用较简单的序列代替虚线箭头:原始的在象素p和q之间的8-连通链码实线箭头:用来替换原始序列的新序列,3.2.2 表示法设计,
5、3.2.2 表示法设计,链码平滑示例空心圆:平滑后被除去的原轮廓点,3.2.2 表示法设计,2.多边形逼近基本思想:用最少的多边形线段,获取边界形状的本质。寻找最小基本多边形的方法一般有两种:1)点合成法2)边分裂法,3.2.2 表示法设计,2.多边形逼近点合成算法思想举例:,R,R T,3.2.2 表示法设计,2.多边形逼近点合成算法:1)沿着边界选两个相邻的点对,计算首尾连接直线段与原始折线段的误差R。2)如果误差R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T。去掉中间点,选新点对与下一相邻点对,重复1);否则,存储线段的参数,置误差为0,选被存储线段的终点为起点,重复1)2)。3)当程序的第一个起点被遇到,程序
6、结束。,R,R T,3.2.2 表示法设计,2.多边形逼近点合成算法的问题:顶点一般不对应于边界的拐点(如拐角)。因为新的线段直到超过误差的阈值才开始。下面讲到的分裂法可用于缓解这个问题,3.2.2 表示法设计,2.多边形逼近边分裂算法思想举例:,3.2.2 表示法设计,2.多边形逼近边分裂算法:(1)连接边界线段的两个端点(如果是封闭边界,连接最远点);(2)如果最大正交距离大于阈值,将边界分为两段,最大值点定位一个顶点。重复(1);(3)如果没有超过阈值的正交距离,结束。,3.2.2 表示法设计,3.外形特征基本思想:外形特征是一种用一维函数表达边界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把边界的表示降到一维函
7、数,3.2.2 表示法设计,3.外形特征函数定义(1)质心角函数:边上的点到质心的距离r,作为夹角的的函数r(),A,r,r(),2,A,3.2.2 表示法设计,3.外形特征举例:,A,r,r(),2,A,3.2.2 表示法设计,3.外形特征问题:函数过分依赖于旋转和比例的变化改进:对于旋转两种改进:a.选择离质心最远的点作为起点b.选择从质心到主轴最远的点作为起点对于比例变换:对函数进行正则化,使函数值总是分布在相同的值域里,比如说0,1,3.2.2 表示法设计,(2)y-s曲线(切线角为弧长的函数)沿边界围绕目标一周,在每个位置作出该点切线与一个参考方向(如横轴)的角度值 水平直线段对应边
8、界上的直线段(y不变),3.2.2 表示法设计,(3).斜率密度函数 将y-s曲线沿 y 轴投影 切线角的直方图h(q)切线角有较快变化的边界段对应较深的谷,3.2.2 表示法设计,4.边界分段基本概念:一个任意集合S(区域)的凸起外缘H是:包含S的最小凸起的集合H-S的差的集合被称为集合S的凸起补集D,S,S,D,S+D=H,3.2.2 表示法设计,4.边界分段分段算法:给进入和离开凸起补集D的变换点打标记来划分边界段。优点:不依赖于方向和比例的变化,S,3.2.2 表示法设计,4.边界分段问题:噪音的影响,导致出现零碎的划分。解决的方法:先平滑边界,或用多边形逼近边界,然后再分段,3.2.
9、2 表示法设计,(1)区域分解:简单的单元形式(2)围绕区域:外接圆,外包围矩形(3)内部特征:内部象素集合,3.2.2 表示法设计,基于区域的表示法设计1.空间占有数组2.四叉树3.围绕区域4.骨架,3.2.2 表示法设计,1.空间占有数组对图象 f(x,y)中任一点(x,y):如果它在给定的区域内,就取 f(x,y)为1否则就取 f(x,y)为0所有f(x,y)为1的点组成的集合就代表了所要表示的区域,3.2.2 表示法设计,2.四叉树基本思路分层分解图象利用金字塔式的数据结构四叉树表达法每次将图象一分为四树结构 T=N,A结点集n1,.弧集ai,.,3.2.2 表示法设计,四叉树表达图示
10、表达优点:“粗略信息优先”显示结点数目,3.2.2 表示法设计,3.围绕区域(1)外接盒(Feret box):包含目标区域的最小的长方形(朝向特定的参考方向)(2)围盒(minimum enclosing rectangle,MER):包含目标区域的(可朝向任何方向)最小长方形(3)凸包:,3.2.2 表示法设计,4.区域骨架基本思想表示一个平面区域结构形状的重要方法是把它削减成图形。这种削减可以通过细化(也称为抽骨架)算法,获取区域的骨架来实现Blum的中轴变换方法(MAT)设:R是一个区域,B为R的边界点,对于R中的点p,找p在B上“最近”的邻居。如果p有多于一个的邻居,称它属于R的中轴
11、(骨架),3.2.2 表示法设计,4.区域骨架基本思想问题:计算量大,p,R,B,3.2.2 表示法设计,4.区域骨架算法改进思想在保证产生正确的骨架的同时,改进算法的效率。比较典型的是一类细化算法,通过查找表不断删去边缘,但保证删除满足:(1)不移去端点(2)不破坏连通性(3)不引起区域的过度腐蚀,2.2 特征表示与描述:表示法设计,区域骨架一种细化二值区域的算法假设区域内的点值为1,背景值为0这个方法由对给定区域的边界点连续进行两个基本操作构成这里边界点是指任何值为1且至少有一个8邻域上的点为0的象素,2.2 特征表示与描述:表示法设计,基本操作1对于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边界点打标记准备(1
12、)2N(p1)6 其中N(p1)是点p1的邻域中1的个数,即:N(p1)=p2+p3+p9(2)S(p1)=1 其中S(p1)是按p2,p3,p9顺序,0-1转换的个数(3)p2*p4*p6=0 p2、p4、p6 至少有一个0)(4)p4*p6*p8=0(p4、p6、p8 至少有一个0),p9,p2,p1,p8,p3,p4,p7,p6,p5,p9,p2,p1,p8,p3,p4,p7,p6,p5,p9,p2,p1,p8,p3,p4,p7,p6,p5,2.2 特征表示与描述:表示法设计,区域骨架 所有条件都满足,才打删除标记。删除并不立即进行,而是等到对所有边界点都打完标记后,再把作了标记的点一起
13、删除举例:N(p1)=4S(p1)=3p2*p4*p6=0p4*p6*p8=0 第2个条件没满足不打标记,0,0,p1,1,1,0,1,0,1,p9,p2,p1,p8,p3,p4,p7,p6,p5,p9,p2,p1,p8,p3,p4,p7,p6,p5,2.2 特征表示与描述:表示法设计,区域骨架基本操作2条件(a)、(b)与操作1相同 条件(c)、(d)改为:c)p2*p4*p8=0d)p2*p6*p8=0,p9,p2,p1,p8,p3,p4,p7,p6,p5,p9,p2,p1,p8,p3,p4,p7,p6,p5,2.2 特征表示与描述:表示法设计,区域骨架细化算法细化算法的一轮操作包括:按操
14、作1,给边界点打标记删除点按操作2,给边界点打标记删除点这个基本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没有点可以删除为止。此时算法终止。,3.2.2 表示法设计,4.区域骨架例:,4.区域骨架,由骨架可恢复出原始区域沿骨架作相切圆,取包络,3.2.2 表示法设计,傅立叶变换表达,1)基本思想:(1)对于XY平面上的每个边界点,将其坐标用复数表示为:s(k)=x(k)+jy(k)k=0,1,N-1,y0,y1,x0,x1,jy,x,x(k)=xky(k)=yk,傅立叶变换表达,1)基本思想:(2)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 N-1a(u)=1/N s(k)exp(-j2uk/N)u=0,1,N-1 u=0 N-1s(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征表示与描述 特征 表示 描述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