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规律教学》PPT课件.ppt
《《物理规律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规律教学》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物理规律教学,本章主要问题,一、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二、物理规律的特点;三、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四、学生学习物理物理规律中的常 见问题;五、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8.1 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1、物理 规律是物理学的主干;2、掌握有关物理规律是物理 教学的关键;3、掌握物理规律是发展学生 认识能力的重要的途径。,一、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主干,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是点(基石、柱),规律是线、梁。方法是纽带,从而物理学大厦。例如:经典力学主干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二、掌握有关物理规律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加深理解,是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例:对
2、“力”的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是在牛顿第二定律掌握后,才算真正理解。理解“波粒二象性”是在掌握量子力学规律之后。理解“电磁波”是横波,是在掌握电动力学规律之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应用程度,取决于对规律的理解程度。这说明掌握物理规律是教学的关键。,三、掌握物理规律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认识物理规律是:先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实践。这是实现二 次飞跃的必经之路。因此说,这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8.2 物理规律的特点,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想 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二、物理规律反映有关概念之间的必然 联系;三、物理概念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3、,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例:牛顿第一定律 是以大量实验为基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受外力的作用(这个条件)是一个推理的想象,(应注意的是,不受外力作用,不是合力为零)。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推理、想象相结合的产物,二、物理规律反映有关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概念是(点)物理量(有意义,有大小)与实验测量结果对应。规律是(两点联线)表示有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将此关系用逻辑语言(数学)表示出来。例:牛顿第二定律 力、质量、加速度 的关系。,三、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由于建立规律时都采用了把研究对象理想化,把物体所处的条件理想化是把物理过程理想
4、化,忽略次要因素。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都使得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质点、平动、惯性参照系。,8.3重点物理规律教学要求*,一、使学生把握新旧联系,建立事实依 据,懂得研究方法。二、使学生理解规律意义,把握关键词 语,弄清公式函义,用图象找规律。三、使学生明确定律适应条件和范围。四、使学生认清规律和概念之间得关系。五、使 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一、使学生:把握新旧联系,建立事实依据,懂得研究方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有二个途径:1、实验归纳法2、理论分析法,研究方法,1、实验归纳法,直接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归纳、概括而总结出来规律的一种
5、方法。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的教学取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为研究对象,直接测量多个平衡态时的P、V、T,从大量的实验数据,可直接总结、概括出:,2、理论分析法,(1)理论归纳:由已知的概念、规律推出来更普遍的规律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的教学,可以理论分析中的“理论归纳”,依据有二:一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态 p1、V1、T1和P2、V2、T2都是确定的,两态之间关系与过程无关。,由初态(p1、V1、T1)等值变化到中间 状态等值变化 终态(P2、V2、T2),,T1,得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理论演绎法:利用一般规律,推导出特殊规律。,例: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推出动能守恒定律(系统受的合外力功为
6、零),楞次定律教学。可以通过对一系列实验 结果的分析概括出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规律(实验归纳法),二、使学生:理解规律意义;把握关键词语;弄清公式函义;用图象找规律。,1、关键词语,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总保持”=“永”,即是“和原来一样”。“或”不是“和”的意思而是非此即彼。,动量定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关键词:“等于”二层含义:(1)因果关系。冲量引起动量的变化,(2)大小、方向相同。动量是状态量,冲量是过程量。“等于”不是“就是”,仅数量相等。,2、公式含义,首先应知道公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然后知道公式的物理意义。要知
7、道谁表示属性,谁表示条件。U是条件,R是属性,I是结果。,3、用图象找规律,用实验方法概念实验定律 如:在等压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温度与体积关系通过描点得图象。,一次函数,由数学可知一次函数是V(t)=kx+b,由图得:V2=kt2+bV1=kt1+b,其中V1、V2、t1、t2均已知。,爱因斯坦光电方程,实验曲线,入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匀加速直线运动,三、使学生:明确规律适 用件合范围,规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适用于金属导体,不适用于高压 导电液体、高压导气体、含电源 电路、有非电阻元件的电路。牛顿定律:适用于VC时的惯性系。单摆规律是摆角5胡克定律:f=kx是在弹性限度内成立。,四
8、、使学生;认清规律、概念 之间的关系,概念:表示性质或属性。规律:表示性质随条件的变化特点如:“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常见是将“惯性”和“物体运动状态”等同起来。,如,“打破物体的惯性”,“克服惯性,使物体运动起来”。,惯性;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是无条件的)第一定律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不受一切外力。(不是合外力为零)。,五、使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解 决问题,对于重点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学生会灵活运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运用过程使将抽象的物理规律具体化的过程,从而完成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8.4,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规律教学 物理 规律 教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