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处理二》PPT课件.ppt
《《物化处理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化处理二》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第二节化学沉淀与酸碱中和,一、化学沉淀(Chemical Precipitation)处理1.原理2.工艺过程(1)投加化学沉淀剂,与水中污染物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析出。(2)通过凝聚、沉淀、浮上、过滤、离心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3)泥渣的处理与回收再用。,3.分类(1)氢氧化物沉淀法原理:影响:PH值应用:(2)硫化物沉淀法(3)钡盐沉淀法(4)碳酸盐沉淀(5)卤化物沉淀法(6)硬水的软化石灰软化石灰苏打软化 石灰石膏软化,二、酸碱 中和处理法,酸性废水有的含无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磷酸、氢氟酸、氢氰酸等),有的含有机酸(如醋酸、甲酸、柠檬酸等)。碱性废
2、水中含有碱性物质,如苛性钠、碳酸钠、硫化钠及胺类等。酸性废水的危害程度比碱性废水要大。酸含量大于35的高浓度含酸废水,常称为废酸液;碱含量大于1 3的高浓度含碱废水,常称为废碱液。废酸液、废碱液往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酸和碱。酸含量小于3 5或碱含量小于l 3的低浓度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常采用中和法处理。,(一)酸碱废水相互中和(二)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1.药剂中和法 特点:药剂中和法能处理任何浓度、任何性质的酸性废水,对水质和水量波动适应性强,中和药剂利用率高。主要的药剂:石灰、苛性钠、碳酸钠、石灰石。此外,作为综合利用,也可以用碱性废渣、废液作为中和剂,如电石渣液、废碱液等。最常用的是
3、石灰(CaO)。中和方式:干法中和湿法中和:,2.过滤中和:过滤中和是指使废水通过具有中和能力的滤料进行中和反应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含酸浓度不大于23g/L,并生成易溶盐的各种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当废水含大量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盐和其他毒物时,不宜采用。常用滤料:石灰石(CaCO3)、白云石、大理石等,一般最常用的是石灰石。滤料的选择原则:滤料的选择与废水中含何种酸和含酸浓度密切相关。以处理含硫酸废水为例。当采用石灰石为滤料时,硫酸浓度不应超过12g/L,否则就会生成硫酸钙外壳,使中和反应终止。过滤中和均产生CO2,CO2溶于水即为碳酸,使出水pH值在5左右,需用曝气或吹脱的方法脱掉C
4、O2,提高pH值。,(三)碱性废水的中和处理利用酸性废水中和;加酸中和;利用烟道气进行中和。烟道气中的CO2含量可高达24,此外有时还含有SO2和H2S,故可用来中和碱性废水。用烟道气中和碱性废水一般在喷淋塔中进行。,第三节氧化还原法,一、原理通过药剂与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废水中有毒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微毒物质的处理方法。二、氧化法(一)氯氧化及消毒1.氯化的目的和使用(1)消毒(disinfection):将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organisms)灭活,使之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评价指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6)细菌总数:100个/mL 总大肠
5、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2)消除或减少污水中的色度和气味:脱色和味(3)氧化金属离子(4)氧化氰化物成为无毒产物2.水消毒及折点加氯原理消毒过程:消毒剂达到微生物体表 渗入细胞壁 与特定的酶发生反映,破坏其活性,中断细胞的代谢过程 Cl2+H2O HClO+H+Cl-HClO H+ClO-pH越低,消毒作用越强,氯氨消毒:NH3+HClO NH2Cl+H2O NH2Cl+HClO NHCl2+H2O NHCl2+HClO NCl3+H2O 其比例与pH有关:pH9,一氯胺占优势 pH为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同时存在 pH6.5时,二氯胺 pH4
6、.5 三氯胺,对于饮用水:滤前:1.02.0 mg/L 滤后:0.51.0 mg/L 一级处理投氯:3050 mg/L二级处理投氯:1525 mg/L 余氯25 mg/L医院废水投氯:50 mg/L 余氯2 mg/L氯消毒应用时间较长,作用稳定,同时可去除氨氮50%、悬浮物80%以上,溶解氧由2 mg/L增加至7 mg/L,3.其他氯消毒剂(1)漂白粉(2)二氧化氯(3)次氯酸钠消毒(二)碱性氯化法含氰污水处理,(三)空气氧化法 空气氧化脱硫(四)臭氧氧化法二、还原法(一)亚硫酸氢钠法(二)金属还原法,三、电解处理(一)原理(二)电解法应用 含铬废水处理:六价铬变为三价铬在用碱沉淀。,第四节化
7、学混凝Chemical coagulation,混凝的主要对象是废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这些颗粒用自然沉降法很难从水中分离出去。胶体离子:1-100nm 细微悬浮物:100-10000nm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降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混凝法是废水处理中常采用的方法。可以用来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混凝法还能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一、混凝机理(一)混凝有关基本概念混凝剂与助凝剂凝聚、絮凝和混凝这三个词常引起混淆。凝聚是指胶体被压缩双电层而脱稳的过程;絮凝则指胶体由于高分
8、子聚合物的吸附架桥作用聚结成大粒絮体的过程;混凝则包括凝聚与絮凝两种过程。凝聚是瞬时的,所需的时间是将化学药剂扩散到全部水中的时间。絮凝则与凝聚作用不同,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让絮体长大,但在一般情况下两者难以截然分开。混凝剂:一般把能起凝聚与絮凝作用的药剂统称为混凝剂。助凝剂:当单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可投加某类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这种辅助药剂称为助凝剂。,(二)胶体特点及稳定性1.胶体的特点粒径小,一般直径为10-310-8mm2.胶体及稳定性的原因(1)布朗运动,颗粒在废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2)带电,同类胶体微粒带有同性电荷。(3)水化膜,许多水分子被吸引
9、在胶体微粒周围,形成水化膜。,胶体的双电层结构模型,天然水胶体大多带负电,在它周围必然吸引了许多带正电的离子,这就产生了包括一层负电和一层正电的双电层结构。胶核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为总电位电位。滑动面与溶液间的电位为电位。电位愈高,胶粒间的静电斥力愈大,(三)混凝机理1.胶体的脱稳机理双电层作用机理 通过投加电解质压缩扩散层以导致微粒间相互聚结的作用机理称为双电层作用机理胶体颗粒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的特性称为胶体的稳定性。胶体因电位降低或消除,从而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稳,脱稳的胶粒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的过程称为凝聚。1价:2价:3价=100:1.6:0.14,2.吸附架桥作用机理吸附架桥作用主要
10、是指链状高分子聚合物在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等作用下,通过活性部位与胶粒和细微悬浮物等发生吸附桥连的过程。本机理能解释当废水浊度很低时有些混凝剂效果不好的现象。因为废水中胶粒少,当聚合物伸展部分一端吸附一个胶粒后,另一端因粘连不着第二个胶粒,只能与原先的胶粒粘连,就不能起架桥作用,从而达不到混凝的效果。3.沉淀物网捕机理。(entrapment in the floc structure)沉淀金属氢氧化物(如Al(OH)3、Fe(OH)3)或带金属的碳酸盐(如CaCO3)时,水中的胶粒和细微悬浮物可被这些沉淀物在形成时作为晶核或吸附质所网捕。以上介绍的混凝的机理,在水处理中往往可能是同时或
11、交叉发挥作用的,只是在一定情况下以某种机理为主而已。,(四)影响混凝的因素1.废水水质的影响(1)浊度浊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混凝,浊度不同,所需的混凝剂用量也不同。(2)pH值 在混凝过程中,都有一个相对最佳pH值存在,使混凝反应速度最快,絮体溶解度最小。不同混凝剂最佳pH值要通过试验确定。(3)水温水温会影响无机盐类的水解,水温低,水解反应慢。另外水温低,水的粘度增大,布朗运动减弱,混凝效果下降。(4)共存杂质有些杂质的存在能促进混凝过程。而有些物质则不利于混凝的进行。,2.混凝剂的影响(1)混凝剂种类混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的性质、浓度。如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胶体状态,且电位较高
12、,则应先投加无机混凝剂使其脱稳凝聚,如絮体细小,还需投加高分子混凝剂或配合使用活性硅酸等助凝剂。很多情况下,将无机混凝剂与高分子混凝剂并用,可明显提高混凝效果,扩大应用范围。,(2)混凝剂投加量投加量除与水中微粒种类、性质、浓度有关外,还与混凝剂品种、投加方式及介质条件有关。对任何废水的混凝处理,都存在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投药量的问题,应通过试验确定。(3)混凝剂投加顺序当使用多种混凝剂时,其最佳投加顺序可通过试验来确定。一般而言,当无机混凝剂与有机混凝剂并用时,先投加无机混凝剂,再投加有机混凝剂。但当处理的胶粒在50m以上时,常先投加有机混凝剂吸附架桥,再加无机混凝剂压缩扩散层而使胶体脱稳。,3
13、.水力条件的影响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有重要影响。两个主要的控制指标是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混合阶段:要求混凝剂与废水迅速均匀混合,为此要求速度梯度G在5001000s1,搅拌时间t应在1030s。反应阶段:既要创造足够的碰撞机会和良好的吸附条件让絮体有足够的成长机会,又要防止生成的小絮体被打碎,因此搅拌强度要逐渐减小,而反应时间要长,相应G和t值分别应在2070s-1和1530min。4.混凝实验,二、混凝剂及其配制与投加(一)混凝剂与助凝剂1.无机盐类混凝剂2.高分子混凝剂,3.助凝剂为了提高混凝效果,生成粗大、密实、易于分离的絮凝体.(1)pH调整剂 常用的pH调整剂包括石灰、硫酸、氢氧化钠、
14、碳酸钠等。(2)絮体结构改良剂 如活性硅酸、粘土等。(3)氧化剂 可投加氯气、次氯酸钠、臭氧等氧化剂来破坏有机物,以提高混凝效果。,(二)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投药方法有干(dry)投法和湿(wetted)投法。干投法是把经过破碎易于溶解的药剂直接投入废水中。干投法占地面积小,但对药剂的粒度要求较严,投加量较难控制,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同时劳动条件也较差。目前应用的较少。湿投法是将混凝剂和助凝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按处理水量大小定量添加。混凝剂的湿法投加包括药剂的配制、药剂的计量和药剂的投加三个过程。1.混凝剂的溶解和配制溶解池溶液池2.混凝剂溶液的投加:(1)计量及计量设备(2)投加方式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化处理二 物化 处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5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