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传递》PPT课件.ppt
《《热量传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量传递》PPT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热量传递,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第二节 热传导第三节 对流传热第四节 辐射传热第五节 换热器,本章主要内容,第四章 热量传递,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一、热传导二、对流传热三、辐射传热,本节的主要内容,在环境工程中,很多过程涉及加热和冷却:对水或污泥进行加热;对管道及反应器进行保温以减少系统的热量散失;在冷却操作中移出热量。,传热是极普遍的过程:,凡是有温差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有热量传递。,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环境工程中涉及的传热过程主要有两种情况: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热交换设备中的传热;削弱传热过程,如对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量损失。,传热速率问题,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热的传递
2、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通过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仅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通常认为是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物体由于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物体各部分之间无宏观运动,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方式,(1)什么是热传导?(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
3、更暖和?为什么?,本节思考题,一、傅立叶定律二、导热系数三、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四、通过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本节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热传导,在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中都可以发生,但传递的方式和机理是不同的。,气体热量传递是气体分子作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固体以两种方式传递热量:晶格振动和自由电子的迁移;,液体的结构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分子可作幅度不大的位移,热量的传递既由于分子的振动,又依靠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机理:通过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条件:物体各部分之间无宏观运动。,第二节 热传导,T=T0,Q,T=T1,热流流量,t=0,T=T0,
4、T=T0,需要一个恒定的热量流量Q通过,才能维持温度差,不变,热传导的速率?,第二节 热传导,一、傅立叶定律,y方向上的热量流量,也称为传热速率,W,导热系数,W/(mK),y方向上热量通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又称为热流密度,W/m2,垂直于热流方向的面积,m2,y方向上的温度梯度,K/m,傅立叶定律,第二节 热传导,一、傅立叶定律,(4.2.1),(4.2.2),热量通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负号表示热量通量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即热量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传递的。,变换:,导温系数,或称热量扩散系数,m2/s,热量浓度,J/m3,热量传递的推动力,令,第二节 热传导,一、傅
5、立叶定律,(4.2.3),(4.2.4),是物质的性质,反映温度变化在物体中的传播能力,单位体积物质温度升高1oC是所需要的热量,代表物质的蓄热能力,导热系数,表明物质的导热能力,说明物体的某部分一旦获得热量,该热量能在整个物体中很快扩散,或,第二节 热传导,导温系数,导热物质在单位面积、单位温度梯度下的导热速率,表明物质导热性强弱即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压力有关,不同物质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第二节 热传导,二、导热系数,(4.2.5),对于同一种物质,值可能随不同的方向变化各向异性,第二节 热传导,二、导热系数,(一)的影响因素:,液体的导热系数,水,甘油,第
6、二节 热传导,二、导热系数,(2)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水、甘油例外),压力对其影响不大。,经验公式:,1,6,T,W(m k)-1,W(m k)-1,(3)固体的导热系数影响因素较多,纯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合金却相反,随温度上升而增大。晶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非晶体则相反。,第二节 热传导,二、导热系数,固体的导热系数,金属,液体,隔热材料,气体,金属50415 W/(mK),合金12120 W/(mK),0.030.17 W/(mK),0.170.7 W/(mK),0.0070.17 W/(mK),氢,水,水是工程上最常用的导热介质,换热壁面材料,多孔材料作
7、为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受潮后隔热性能将大幅度下降防潮,(二)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第二节 热传导,(1)在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20时为0.6W(m K)。因此,水是工程上最常用的导热介质。,(3)非金属中,石墨的导热系数最高,可达100200W(mK),高于一般金属;同时,由于其具有耐腐蚀性能,因此石墨是制作耐腐蚀换热器的理想材料。,水比空气的导热系数大得多,隔热材料受潮后其隔热性能将大幅度下降。因此,露天保温管道必须注意防潮。,(2)气体的导热系数很小,对导热不利,但利于绝热、保温。工业上常用多孔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就是利用了空隙中存在的气体,使导热系数变小。,第二节 热传导,(一)单
8、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平壁厚度为,,壁面两侧温度分别为,一维稳态热传导,第二节 热传导,三、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4.2.6),(4.2.7),温差 为传热的推动力。,导热热阻,K/W,单位传热面积的导热热阻,m2K/W,温度差,传导距离越大,传热壁面和导热系数越小,则导热热阻越大,第二节 热传导,【例题4.2.1】某平壁厚度 为400mm,内表面温度 950,外表面温度 300,导热系数W/(mK),T 的单位为。若将导热系数分别按常量(取平均导热系数)和变量计算,试求导热热通量和平壁内的温度分布。,取为常数,W/m2,W/(mK),?,T?,解:(1)导热系数按平壁的平均温度,第二节 热传
9、导,(一)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2)导热系数取为变量,分离变量并积分,对于平壁上的稳态一维热传导,热量通量不变。因此,即温度分布为直线关系。,以x表示沿壁厚方向上的距离,在x处等温面上的温度为,第二节 热传导,整理,得,此时温度分布为曲线。,在x处,第二节 热传导,(二)多层平壁的热传导,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热阻越大,通过该层的温度差也越大,Q,传热的推动力,导热热阻,第二节 热传导,(4.2.10),附加热阻接触热阻,层与层之间存在空气层,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界面的粗糙度、接触面的压紧力和空隙中的气压等有关,接触热阻,(三)n层平壁的热传导,第二节 热传导,(4.2.11
10、),第二节 热传导,【例题4.2.2】,采用圆柱坐标时,即为一维稳态热传导,对于半径为r的等温圆柱面,根据傅立叶定律,有,稳态导热时,径向的Q为常数,将上式分离变量并积分,传热面积随半径发生变化,内径r1,外径r2,半径r,第二节 热传导,四、通过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4.2.13),圆管壁的导热热阻,K/W,平壁的导热热阻,对数平均半径,对数平均面积,第二节 热传导,第二节 热传导,n层圆管壁的热传导,假设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根据串联热阻叠加原则,有,(4.2.13),设保温层内半径为r处的温度为T,第二节 热传导,【例题4.2.3】外径为426mm的蒸汽管道外包装厚度为426mm的保温材料
11、,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615W/(mK)。若蒸汽管道外表面温度为177,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为38,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和保温层中的温度分布。,保温层内的温度分布为曲线,第二节 热传导,(1)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2)分析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的涵义及影响因素。(3)为什么多孔材料具有保温性能?保温材料为什么需要防潮?(4)当平壁面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若分别按变量和平均导热系数计算,导热热通量和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有何差异。(5)若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为管道保温,试分析应如何布置效果最好。,本节思考题,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二、对流传热的机理三、对流传热速率四
12、、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式五、保温层的临界直径六、间壁传热过程计算,本节的主要内容,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对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对流与热传导的区别:,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1)流动对传热的贡献,搅拌杯中热水,人站在冷风里,在高温的夏季里,打开电扇,流体流动使对流传热速率加快,加快热水冷却,与站在背风的地方相比感觉要冷得多,人会感到凉快,电扇风速越大,感觉愈凉快些,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换热指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时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交换,对流换热过程是热传导与对流联合作用的结果。,(2)对流换热过程,第三节 对流传热,列管式换热器,工程中常见的对流换热过程 间壁式
13、换热器的换热过程,流体的热交换,热交换器(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第三节 对流传热,(3)间壁式换热器热量传递过程:,(1)热量由热流体传给固体壁面,(2)热量由壁面的热侧传到冷侧,(3)热量由壁面的冷侧传到冷流体,对流传热,对流传热,导热,对流,对流,导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强制对流传热,流体在外加能量的作用下处于流动状态,自然对流传热,流体由于内部温度差产生密度差而流动,流体在传热过程中有无相变,热水冷却,蒸汽冷凝,套管式换热器,(4)对流传热问题的分类,暖气片,第三节 对流传热,(1)物性特征,(2)几何特征,(3)流动特征,固体壁面的形状、尺度、方位、粗糙度、是否处于管道进口段以及是弯
14、管还是直管等。,v,流体的密度,r,或比热容,p,c,越大,流体与壁面间的传热速率越大,v,导热系数,l,越大,热量传递越迅速;,v,流体的黏度,m,越大,越不利于流动,会削弱与壁面的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3)流动特征,流动起因(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流动状态(层流、湍流),有无相变化(液体沸腾、蒸汽冷凝),流体对流方式(并流、逆流、错流),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热量传递,固体壁面附近形成温度分布,?,传热的机理,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的机理,(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流体层与层之间无流体质点的宏观运动,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
15、热量的传递通过导热进行。,(1)层流边界层,层流区,湍流区,与静止流体中的导热一样吗?,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的机理,在静止的流体中,在层流流动的流体中,机理相同,大小变化,质点发生相对位移,对流传热,实际上,流体流动使传热增强。,流体的流动增大了壁面处的温度梯度,使壁面处的热通量较静止时大,(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第三节 对流传热,(2)湍流边界层,层流底层,缓冲层,湍流中心,湍流区,层流底层中,热量传导主要依靠导热进行,符合傅立叶定律,温度分布几乎为直线;,由于流体的导热系数较低,使层内导热热阻很大,因此该层中温度差较大,温度分布曲线的斜率大。,由边界层的流动情况决定
16、,(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第三节 对流传热,层流底层,缓冲层,湍流中心,湍流区,缓冲层中,质点的脉动较弱,对流与导热的作用大致处于同等地位,由于对流传热的作用,温度梯度变小。,在湍流中心,质点强烈脉动,使主体部分的温度趋于均一,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对流进行,导热所起的作用很小;,温度梯度很小,即传热热阻很小,温度分布曲线趋于平坦。,(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第三节 对流传热,湍流传热时,流体从主流到壁面的传热过程也为稳定的串联传热过程,热阻集中在层流底层上。,湍流传热速率远大于层流。,层流底层,缓冲层,湍流中心,湍流区,减少层流底层厚度是强化传热的重要途径,湍流流动中存在
17、流体质点的随机脉动,促使流体在y方向上掺混,传热过程被强化,热阻分布情况?,湍流传热速率的大小?,(一)流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第三节 对流传热,(T-TW)0.99(T0-TW),将(T-TW)0.99(T0-TW)处作为传热边界层的界限,该界限到壁面的距离称为边界层的厚度。,壁面附近因传热而使流体温度发生变化的区域(即存在温度梯度的区域),(二)传热边界层,(1)传热边界层,(2)传热边界层的厚度T,边界层以外的区域认为不存在温度梯度。,传热过程的阻力主要集中在传热边界层内,传热阻力取决于传热边界层的厚度。,T,第三节 对流传热,取决于普兰德数Pr,表明分子动量传递能力和分子热量传
18、递能力的比值。,Pr1时,T,T,温度变化主要在层流底层中,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二)传热边界层,第三节 对流传热,流动边界层厚度与传热边界层厚度间的关系,Pr,(一)牛顿冷却定律,通过传热面dA的局部对流传热速率,局部对流传热系数,第三节 对流传热,三、对流传热速率,(4.3.1),(一)牛顿冷却定律,与传热方向垂直的微元传热面积,m2,局部对流传热系数,或称为膜系数,W/(m2K),流体与固体壁面dA之间的温差,K,通过传热面dA的局部对流传热速率,W,流体被冷却时,在流体被加热时,与流体相接触的传热壁面的温度,K,流体的温度,通过传热面的传热速率正比于固体壁面与周围流体的温度差和传
19、热面积,第三节 对流传热,为对流传热热阻。,局部对流传热系数,在传热过程中,温度沿程变化,因此对流系数为局部的参数。在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平均值进行计算,因此牛顿冷却定律可写成,W/(m2K),对流传热速率也可以用对流传热热阻表示,即,导热热阻,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牛顿冷却定律,(4.3.2a),(4.3.2b),(二)对流传热系数,不是物性参数,与很多因素有关,其大小取决于流体物性、壁面情况、流动原因、流动状况、流体是否有相变等,第三节 对流传热,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必然通过紧贴壁面速度为零的流体层,其传热为导热,因此传热规律遵循傅立叶定律。用 表示近壁处的温度梯度,则,牛顿冷却定
20、律,很难得出!,如何确定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微分方程式,理论上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的基础,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系数,层流边界层或层流底层的厚度减小,通过改善流动状况使层流底层厚度减小,是工程上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之一,(1)量纲分析,(2)利用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的类似性(三传类比),求解对流传热系数的途径,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式,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系数,(4.3.3),无相变时管内强制对流,大空间自然对流,(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1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强烈的湍流状态流动,努塞尔特数,普兰德数,流体被冷却时,f0.3,流体被加热时,f0.4,对于低黏度(小于2倍常温水的黏
21、度)的流体,第三节 对流传热,四、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式,(4.3.6a),(4.3.6b),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特征尺寸:管内径,应用条件:,应用范围:,传热面的类型要相同,同时无量纲准数Re、Pr和Gr应在实验数值范围内,原则上不能外推。因此,准数关联式通常给出Re、Pr或Gr的数值范围。,无量纲准数与定性温度、特征尺寸和特征速度相对应,使用准数方程时必须严格按照该方程的规定选取定性温度、特征尺寸和特征速度。,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湍流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的0.8次方成正比,与管径的0.2次方成反比。,对于 50的短管,由于进口段流体的速度和温度在
22、不断变化,因此对流传热系数变化较大。为了修正进口段的影响,乘以大于1的短管修正系数,强化传热:提高流速或采用小直径的管道,其中提高流速更为有效。,第三节 对流传热,(4.3.6b),(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2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层流状态流动,层流流动下进口段影响较大,往往需要考虑附加的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格拉晓夫数,表示自然对流影响的特征数,为体积膨胀系数,层流与湍流流动传热的区别:,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除黏度 的温度为壁温外,其余均为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定性温度:,特征尺寸:管内径应用范围:,应用条件:,小管径且流体和壁面的温差不大时,25 000,自然对流的
23、影响可以忽略,(4.3.10),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对于2300 104时的过渡区,其传热情况非常复杂,对流传热系数可先用湍流时的经验式计算,再乘以小于1的修正系数,3.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过渡流状态流动,第三节 对流传热,(4.3.12),4.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强烈的湍流状态流动,(4.3.6b),(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流体在弯曲管道内流动时的对流传热系数,两个途径:(1)将特征尺寸改为当量直径,仍用圆管计算式计算,方法简便,但计算准确性欠佳;(2)直接实验找到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方式。,R弯管的曲率半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扰动加剧,使传热系数增加,非圆形管内强制对流
24、的传热系数,第三节 对流传热,(4.3.13),(一)管内强制对流传热,(二)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对流传热系数与 和 有关,与传热表面的性质和位置以及 有关,固体壁面与静止流体之间由于流体内部存在温差造成密度差,由此产生升浮力使流体流动,称为自然对流。,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是指固体壁面边界层的发展不受空间限制或干扰的自然对流传热。换热过程中常用的换热设备、中温或高温反应器、热水或蒸汽管道等的热表面向周围大气的对流散热,定性温度取壁面与流体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第三节 对流传热,(二)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表4.3.2 常见大空间自然对流时的C和n值,设备和管道保温的方法是在其外部
25、包装绝热材料,问题:保温层的厚度?越厚越好?,传导热阻,对流传热热阻,当保温层厚度增加(即 增大)时,热传导,对流传热,?,第三节 对流传热,五、保温层的临界直径,(4.3.19),由此得到热损失 为最大值时的保温层直径:,为正值,保温层的临界直径,保温层的临界厚度,如果保温层的外径小于临界直径即,即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反而使热损失增加。,第三节 对流传热,【例】外径为25mm的钢管,其外壁温度保持350,为减少热损失,在管外包一层导热系数为0.2W/(mK)的保温材料。已知保温层外壁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近似为10 W/(m2K),空气温度为20。试求(1)保温层厚度分别为2mm、5mm和7mm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量传递 热量 传递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