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灾害》PPT课件.ppt
《《火山灾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山灾害》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火山灾害,火山与火山活动,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从地表向地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莫霍面以下地幔上部由于压力大、密度高,局部呈熔融状态。在地球内动力作用下,地幔物质不断运动,当岩浆中气体成分游离出来使内压力增大到一定极限时,岩浆就顺地壳裂隙或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火山活动是岩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地球内能和热量释放的途径之一。,火山喷发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从公元1000年以来,全球已有几十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火山喷发。20世纪80年代是自1902年以来火山灾难最严重的时期,这一时期因火山喷发而死亡的人数相当于过去70年的总和。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还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
2、然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和影响。目前,占全球近110的人口生活于有潜在喷发危险的火山阴影之下,而世界上大部分最危险的火山都处于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根据火山活动的状况,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种类型。在地质历史时期有过活动,而在人类历史中没有活动的火山称为死火山,它对人类不会造成危害。在人类历史时期曾经有过活动,近代长期没有活动的火山称休眠火山。现在仍在活动或周期性活动的火山称活火山,它对人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是人类研究最多的一种火山。,火山喷发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天;长的可达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火山喷发的规模和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喷发酸性熔岩(如流纹岩)的火
3、山,因熔岩粘性大、气体含量多、爆发力强,常喷出大量气体、熔岩、火山碎屑物和火山灰,这种火山称为爆炸式火山。它破坏性大,对人类危害严重。喷发基性熔岩(如玄武岩)为主的火山,熔岩粘性小、温度高,气体和熔岩流常慢慢逸出,很少产生火山碎屑物,称宁静式火山。这种火山对人类危害相对较小。,火山喷发物,爆炸式火山喷发时,首先喷出黑色气体烟柱;然后喷出大量围岩碎块及熔岩物质,降落在火山周围地区;最后冒出灼热的熔岩,并沿山坡向下流动。火山喷发停止后还会有残余气体喷出和温泉涌现。而宁静式火山很少喷出烟柱与碎屑,只溢出灼热的熔岩流。,(一)气体喷发物 气体喷发物中,水气比例很大,约占60-90;其他成分主要有H2S
4、、S02、C02、HF、HCl、NaCI、NH4Cl等。它们可形成各种矿产而为人类所利用,同时也经常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二)火山碎屑流大规模火山喷发期间沿火山侧面斜坡快速向下运动的炽热高速的火山碎屑物质流称为火山碎屑流,或称熔岩流。基性熔岩流可形成熔岩条带、熔岩被或熔岩锥。熔岩条带呈狭长带状,长度可达数十公里。熔岩堆多呈短而厚的穹窿状。碎屑流物质通常是粘稠的、富含气体而且炽热。这是火山灾害中最具毁灭性的一种形式。有关火山碎屑流的历史记载表明,它们可从火山口流到100km外或更远的地方,流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700km以上。火山碎屑流可能是由火山口顶部附近热熔物质的重力或爆炸坍塌而引起
5、的,并形成由岩块、火山砾、火山灰和热气交织的粘稠混合体。地质学家称这种缺乏分选的堆积物为熔结凝灰岩。火山碎屑流也可能是由喷发柱部分或连续的塌落引起的。,(三)火山碎屑物火山喷发时射出的岩石碎块称为火山碎屑物,主要有火山灰、火山渣和火山弹。火山喷发碎屑是所有在空中形成的火山碎屑物的总称,包括新固化的岩浆和老的破裂岩石的碎块。直接从空中落到地面的单个碎屑物以及在空中作为流动热物质一部分向远处传送的碎屑物都属于火山喷发碎屑。丰富的火山喷发碎屑物质是猛烈的爆炸式喷发的重要特点。爆炸式喷发的强烈程度与熔融岩浆中溶解的气体含量有关。当上升的岩浆到达地面时,由于压力迅速减小,炽热稠密的气体发生膨胀,从而导致
6、火山碎屑混合物向空中猛烈地射出。这种灼热的混合物在火山口上方较冷的空气中迅速上升而形成喷发柱,高度可达十几到数十公里。各种大小不等的火山碎屑和灰尘在重力作用下到达一定高度时转而下降并散落在火山口周围。较细的火山灰云达到大气圈平流层后,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发生漂移,使火山喷发碎屑可以扩散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远的地方。,火山的空间分布,火山活动主要与上地幔物质运动有关,同时也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有关。地幔是玄武岩岩浆和安山岩岩浆的发源地。火山喷发大多发生于大洋中脊或板块俯冲带,但也有位于板块中央而远离任何板块边缘的火山活动,如夏威夷火山群。这些火山形成于地幔中被称为“热点”的玄武岩岩浆深部发源地之
7、上。,全球火山分布,火山主要分布在地壳厚度薄、构造活动剧烈的地区。目前全世界死火山约有2 000余座,活火山850座。从总体看,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1环太平洋火山带呈环带状分布,太平洋东岸自南至北有安第斯山脉、中美、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阿拉斯加;太平洋西岸自北而南有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干岛群岛、日本群岛、中国的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诸岛、新西兰、直到南极洲。,环绕太平洋的火山形成所谓的“火链”,地质学家还称之为“安山岩线”(BarbaraWMurck等,1997)。许多世界上活动最强、爆炸最猛烈的火山都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如皮纳图博火山(菲律宾)、Unzen火山和富士
8、山(日本)、科拉克托和坦博拉(印度尼西亚)以及Spurr火山(美国阿拉斯加)。,地中海火山带呈东西带状分布,自西向东主要有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希腊、土耳其、高加索、伊朗、喜马拉雅山,经孟加拉湾向东与环太平洋火山带西支交汇。著名的火山有公元79年喷发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和1669年喷发的西西埃里特纳火山。,3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呈南北带状分布,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直至圣赫勒拿岛。该火山带火山活动较强烈,有活火山60座。4东非火山带 沿东非大裂谷呈南北带状分布,从尼亚萨兰湖,向北经坦葛尼喀湖至维多利亚湖。,(二)中国火山分布,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发现的火山锥约660座其中绝大部分是第四纪
9、死火山,近代还活动的火山很少。中国的火山分布也具有较明显的地带性。1东北环蒙古高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晋北等地,已发现的死火山锥数目较多,仅大同地区就有20余座。著名的火山有五大连池火山群等。2西南青藏高原区域 主要包括新疆南部昆仑山、西藏、云南等。著名的火山有云南腾冲火山群。3东部环太平洋西岸区域北起长白山,经山东、河南、江苏、台湾、雷州半岛等地向南一直到海南岛,成为环太平洋火山链的一部分。,火山喷发的灾害效应与资源效应,火山喷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影响可产生两种效应,即灾害效应和资源效应。从灾害角度讲,火山喷发可引起地震、海啸、火山碎屑流、气候异常变化等灾害。大规模的火山喷
10、发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使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在过去2000年中,由火山喷发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有100多万人。几百年来,每个世纪都有约10万人丧生于火山喷发,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1991年价格)(Robert W D等人,1991)。按目前的价值计算,在20世纪的前80年里,火山喷发造成的损失估计达100亿美元(徐光宇等,1998)。表52列举了自公元1800年以来18次造成千人以上死亡的火山喷发事件。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还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和影响。目前,全球近110的人口生活在有潜在火山喷发危险的阴影之下,而世界上大部分最危险的火山多处于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
11、,火山喷发灾害火山喷发灾害可分为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两种类型。但任何一次火山喷发都可能产生多重灾害。如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火山(Mount StHelens)喷发时,产生了碎屑流、涌浪、气爆和尘粒等灾害。火山喷发的原生灾害与喷发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如喷发酸性熔岩的火山主要以火山碎屑流、地震、喷发物降落、有毒气体逸散等灾害为主。次生灾害中,火山泥流、大气影响(振动波和放电)、酸雨、洪水、气候变化和地面变形等虽然比较普遍,但其破坏程度较低。就人员伤亡而言,海啸和因喷发引起的饥荒与疾病对人类造成的灾难非常巨大。,(一)火山熔岩流灾害 大多数火山都产生一些熔岩,但大规模的熔岩流是静火山的特征,如夏威夷
12、的火山。熔岩流对人类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熔岩流的规模、流速、火山口外壁斜坡坡度和熔岩流的粘滞性。熔岩流的规模越大、流速越快、火山斜坡坡度越陡、熔岩流流体的粘滞性越小,所造成的灾害就越严重。当它们是由裂缝中急剧喷发而不是从火山口中心喷发时,熔岩的流动性则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尤其是SiO2的含量。液态的熔岩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在陡峭的斜坡上低粘滞性的熔岩流能够以大约15ms的速率沿山坡向下流动。,(二)火山碎屑流灾害 大规模火山喷发期间沿火山侧面斜坡快速向下运动的炽热高速的火山碎屑物质流称为火山碎屑流,这是火山喷发最具毁灭性和最致命的形式。与缓慢运动的熔岩流不同,炽热而快速运动的火山碎屑流可能使尚未来
13、得及跑开的人群惨遭灭顶之灾。火山碎屑流能量大、流速快,可从火山口流到100km外或更远的地方,流动速度可达700kmh以上。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火山碎屑流可摧毁火山口附近方圆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范围内的森林、村庄、桥梁及建筑物等,使火山口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三)火山喷发物降落造成的灾害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会使大量的火山碎屑(火山集块、火山角砾、火山弹)及火山灰抛向空中,当这些物质降落时就会掩埋、破坏地面建筑、森林及动植物,甚至危害人的生命。,(四)火山地震灾害火山喷发往往伴随着地震。喷发之前常常出现局部地震,它们可能是由于岩浆房膨胀造成岩体开裂和滑动而引起的。另外一种伴随火山喷发的
14、地震活动是火山震动或称谐震动。它由近乎连续、低频、有节奏的地面运动组成。谐震动可能伴随岩浆的实际运动(如沸腾、对流和岩浆对岩浆房四壁的拖曳)。强烈的火山地震可导致房屋倒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曾引起四次较强烈的地震,导致火山周围地壳变形,建筑物遭到破坏。,(五)有毒气体逸散许多火山通过喷气孔或间歇喷泉在不同程度上连续喷发气体。虽然水蒸气是火山喷发的主要气体,但火山气体中也含有其他气体,其中大多数可能对人类、动物或植物有害。有些气体有毒,如一氧化碳(CO);有些气体是酸性的,如盐酸(HCl)、氢氟酸(HF);有些情况下喷出的某些气体与水蒸气混合形成酸溶液,如硫酸
15、(H2S04)。,(六)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由火山喷发引发的长期灾害类型是大气圈效应(或称气候效应)。火山喷发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气候效应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发期间火山灰和非常细的颗粒悬浮物质进入平流层而产生的。有些喷发柱的高度很大以至高空气流把火山碎屑物和富硫气体传送到全球各地。通过阻挡太阳光的入射能量,使太阳直接辐射显著减少,或使太阳光在空中的散射辐射增加,或者吸收太阳光以及热辐射,从总体上造成太阳总辐射减少,使大气透明度显著降低,致使地表温度在火山喷发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一般1-3年)内明显降低。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阳伞效应”或“火山冬天”效应。,(七)火山滑坡与火山泥流 火山喷发
16、时熔岩流的逸出和火山碎屑物质在边坡上积聚使火山斜坡荷载加重、坡度变陡而造成不稳,最终可能导致火山斜坡物质发生块体运动而成为灾害性事件。,火山喷发停息后的很长时间内火山碎屑都可能是危险的。雨水或山顶冰雪融水能够饱和软化堆积在陡峭火山斜坡上的火山碎屑,从而引发可怕的泥流。大量的崩塌堆积物进入河道,也可能导致泥流的发生。火山泥流和碎屑堆积物的崩塌是火山喷发后的常见特征,它们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滑坡及岩屑崩落是火山活动造成山坡失稳的普遍特征。这种现象尤其与英安岩浆的喷发有关。这种硅质岩浆相对来讲粘稠度高并溶解有较多的气体成分。英安岩浆沿火山通道向上侵入时产生的侧压力可使山体发生破裂而形成许多裂缝
17、,结果导致斜坡失稳而发生崩塌或滑坡。火山泥流主要指火山碎屑流及熔岩流在高速流动过程中,与水或积雪融合形成的高密度流体,其流速快,能量大,成分复杂,以紊流流动为主,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流体,可毁坏其所流经地区的农作物、森林、桥梁及建筑物等,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任何类型的火山爆发都可能产生火山泥流,不管是爆炸性的还是流动性的火山熔岩流,都伴有大量的水体顺火山陡坡向下流动。这些水体来源于暴雨,有时是由于火山口湖的坍塌造成的。某些破坏性的事件还与冰雪的迅速融化密切相关。当火山碎屑流所产生的熔岩碎片降落到火山顶部冰雪覆盖区时,融化的冰(雪)水混杂着火山灰、火山弹等以15ms乃至22ms的速率向山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山灾害 火山 灾害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