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使用共识》PPT课件.ppt
《《激素使用共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素使用共识》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糖皮质病激素治疗肾脏病,绍兴市人民医院 王时敏,糖皮质病激素治疗肾脏病,免疫异常是众多肾脏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是治疗这些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肾小球肾病的发病机制,抗原外源性:药物/食物/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真菌内源性:细胞核/胞浆/包膜 红细胞抗原、甲状腺抗原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肿瘤抗原、肾小球抗原,抗体IgG、IgA、IgM,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免疫复合物沉积 启动炎症反应 释放炎症介质 组织损伤,糖皮质激素的定义,糖皮质激素(GC)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其特征具有21个碳原子的典型的固醇结构,其代表是皮质醇。正常人体每
2、天皮质醇的分泌量约20mg,由下丘脑-垂体轴(HPA)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控制,早上8点血浓度最高。,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异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尚有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生理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持生命,影响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物质代谢过程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糖代谢-机体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 升高血糖的机制: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增加肝脏葡萄糖异生作用,提供糖异生所需底物 促进肝糖原合成,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 减慢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 肾上腺糖
3、皮质激素过多可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缺乏则可发生低血糖反应,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蛋白质代谢 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 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负氮平衡 长期过量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严重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伤口愈合延缓,影响儿童生长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分解-直接或通过增强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的脂肪分解 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 升高血糖后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合成,增加体内 总脂肪量 超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改变体脂分布,形成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水和电解质代谢生理浓度促进钠再吸收和钾、钙、磷排泌,有较弱的肾上腺盐皮质激素样保钠排钾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与11-
4、羟类固醇脱氢酶结合达饱和,故可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促进肾远曲小管钠、钾交换,导致水、钠潴留和钾丢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使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强,使钾从细胞内释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IL2等的合成,从而阻止T细胞的活化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水肿消退及组织中各种活性物质释放减少减少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与受损的毛细血管内皮的粘连,抑制趋化因子的产生干扰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及其在细胞内的转化。抑制磷脂酶2的作用,使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减少阻断受伤和炎症组织所释放的缓激肽的活化。抑制中性蛋白酶、胶原酶和弹性蛋白酶的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抗炎作用-药理剂量 对炎症
5、过程的各个阶段几乎均有作用 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性反应 对抗物理、化学、生理、免疫所致炎性反应 减轻或防止急性炎症期的炎性渗出、水肿和 炎症细胞浸润 减轻和防止炎症后期的纤维化、粘连及瘢痕 形成,免疫抑制作用T细胞,引起T 细胞减少 T细胞再分布至骨髓 凋亡未成熟、新活化细胞抑制T 细胞的抗原递呈 抑制巨噬细胞合成IL-1 抑制MHC II类抗原的表达抑制T 细胞的活化 抑制IL-2的合成和作用 抑制IL-3、4、6和干扰素等,免疫抑制作用B细胞,在 B 细胞受刺激前或刚受刺激时,能抑制 B 细 胞的增殖大剂量时抑制抗体的产生、促进抗体降解 对 B 细胞的作用相对较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
6、作用,抗休克作用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稳定溶酶体膜,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 受力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其他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改变血细胞与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改变粒细胞在骨 髓与外周血的相对比例,使外周血粒细胞数增多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溶解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及 嗜酸性粒细胞;大剂量使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 血时间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可诱发精神失常,儿童服用大剂量时可发生惊厥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食欲增加、消化能力提 高
7、,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和临床选择,糖皮质激素的种类繁多,可根据半衰期不同分成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短效:生物半衰期6-12h,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生物半衰期12-36h,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长效:生物半衰期48-72h,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是由21个碳原子组成的固醇结构,C1=C2双键结构(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甲泼尼龙),使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而盐皮质激素作用下降,抗炎作用增强(氢化可的松则无C1=C2结构)。C6位甲基化(如甲泼尼龙),可使亲脂性增加,组织渗透性提高,从而使药物能够快速到达作用靶位,起效迅速、抗炎活性增加
8、C11羟基化(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和氢化可的松等)则为活性形式,无需肝脏转化(泼尼松则C11尚未羟基化,必须通过肝脏转化,在肝功能损害时应避免使用)C9位氟化(地塞米松)虽然抗炎活性增强,但对HPA轴抑制增加,肌毒性增加(泼尼松、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则无氟化),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及变异,C6甲基化 亲脂性,快速到达作用靶位 组织渗透,靶器官浓度高 迅速起效、增加抗炎活性,C1=C2双键结构 糖皮质激素作用 盐皮质激素作用加强抗炎活性,C11位羟基化 具有抗炎作用 若为酮基则需在肝脏内转化 肝功能不全时则不能转化无需经肝脏转化直接起效,C9位氟化 抗炎活性 对HPA轴的抑制 肌肉毒性同时增加疗效
9、和副作用,甲基泼尼松龙,C6甲基化 亲脂性,快速到 达作用靶位 组织渗透,靶器 官浓度高 迅速起效、增加抗 炎活性,C1=C2双键结构 糖皮质激素作用 盐皮质激素作用 加强抗炎活性,C11位羟基化 才具有抗炎作用 若为酮基则需在肝脏内转化 肝功能不全时则不能转化无需经肝脏转化直接起效,常用糖皮质病激素,临床治疗肾脏病中最为常用的是中效糖皮质激素制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甲泼尼龙优点,C6位甲基化使其亲脂性增加,能快速到达作用部位活性药物,不需经肝脏转化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血浆游离成分较多,而只有游离的糖皮质激素才有药理活性与受体的亲和力最高,而通常情况下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和 免疫调节等
10、作用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甲泼尼龙优点,血浆蛋白结合率为一种恒定的线性关系,其游离部分始终与剂量成正比,甲泼尼龙的血浆清除率稳定,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泼尼松龙的血浆清除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因此长期用药时泼尼松龙有效血药浓度下降;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弱,水钠潴留副作用小,不同种类激素的作用特点比较,不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强度与抗炎强度之间无相关性,Langhoff等人的研究指出,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强度优于其他同类药物,Erik Langhoff et al.Int.J.Immunopharmac,Vol 9,No.4,469-473,1987,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
11、龙 可的松 11 2.2 1 0.6 0,本文对比了不同激素体外抑制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Th细胞的效果,进一步的思考?,很多疾病,特别是肾科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同时应用其抗炎与免疫抑制两方面作用然而,临床上区别不同糖皮质激素基本仅以抗炎强度/半衰期为划分标准提示我们也许需要进一步的工作,以更全面的考察激素的临床做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取决于剂量和时间。一般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易出现副作用。主要副作用包括:肾上腺:肾上腺萎缩,库欣综合征;心血管系统:高脂血征,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认知、记忆和精神改变;胃肠道系统:胃肠道出血,胰腺炎,消化性溃疡;免疫
12、系统:免疫力低下,易患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皮肤:萎缩,伤口愈合延迟,红斑,多毛,口周皮炎,糖皮质激素诱发的痤疮紫纹和毛细血管扩张等;骨骼肌肉系统:骨坏死,肌萎缩,骨质疏松症,长骨生长延缓;眼:白内障,青光眼内分泌系统:对内源性垂体-下丘脑的抑制导致肾上腺萎缩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类固醇性糖尿病;生殖系统:青春期延迟,胎儿发育迟缓。性腺机能减退改变。,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注意事项,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和门脉髙血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新近接受胃肠吻合术慎用:严重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和活动性结核等)严重的骨质疏松严重的糖尿病严重高血压精神病青光眼病毒性肝炎,适应证,1.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激素使用共识 激素 使用 共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