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师班).ppt
《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师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师班).ppt(2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始于欧洲,20世纪初传人中国。在临床诊断、判定疗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心理咨询师必须了解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技术。,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第四节 测验的效度第五节 项目分析第六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第七节 心理测验的使用,第一节 概 述,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包括三个要素:(1)事物;(2)数字;(3)法则。(08年11月三级题)“事物”指要测量的对象,准确地说,就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在心理测量中,就是心理能力和人格
2、特点等。由于这些心理现象不能直接测量,因此测量的实际是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数具有区分性,即1就是1,2就是2;数具有序列性或等级性,如123;数具有等距性,l和2,2和3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总是相等的;数还有可加性,某数与它数之和,必得另一个独特的数。,“法则”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用秤量物体的重量,依据的是杠杆的原理;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依据的是热胀冷缩规律;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如智力测验,就是根据智力理论编制,以得分多少衡量智力水平。法则有好坏之分,使用较好的法则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而较差的法则所获得的结果则不令人满意。许多事物易于测量,因
3、其使用的法则易于建立和遵守;心理现象难以测量,是因为我们很难设计清晰而良好的法则。,二、测量要素 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这样两个要素:参照点和单位(06年11月二级题、09年5月二级题)。(一)参照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做参照点。参照点不同,测量的结果便无法相互比较。参照点有两种,一是绝对零点,例如测量轻重、长度等都以零点为参照点,这个零点的意义为“无”。另一种是人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例如海拔高度,就是以海平面作为测量陆地高度的起点。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零点。在心理测量中多采用人定的绝对零点。如智力年龄为0,实际上指的是零岁儿童的一般智力水平,而不能说没有智力。,(二
4、)单位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单位就无法进行测量。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07年5月二级题、08年5月二级题):一是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有的人的理解意义要相同,不能出现不同的理解;二是有相同的价值,即相邻两个单位点之间的差别总是相等的。心理测量的单位一般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如智龄是以年龄作为智力的单位,因为智力发展的速度先快后慢,4岁与5岁之间的差别,明显大于14岁与15岁之间的差别。,三、测量量表 测量的本质是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如要测量某事物的属性,只要将欲测量的该事物的属性放在这个连续体的适当位
5、置上,看它们距参照点的远近,便会得到一个测量值,这个测量值就是对这一属性的数量化的说明。由于制定量表的单位和参照点不同,量表的种类也不同。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一)命名量表这是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量表形式,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这种量表又可分为两种:1代号用数字来代表个别事物,如学生和运动员的编号等。2类别把某种事物确定到不同性质的类别中,如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或用不同数字代表不同职业等。在命名量表中,既不能说ABC,也不能做加、减、乘、除的运算。,(二)顺序量表它比命名量表水平高,其中的数字不仅
6、指明类别,同时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如学生的考试名次(06年11月三级题)、能力等级、对某事物的喜爱程度等。这里的数字包含有数量关系,如ABC等,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顺序。在顺序量表中,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09年11月三级题),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例如100米短跑比赛中甲得了第一名,乙得了第二名,这样我们可以知道甲排在乙前面,但是我们不知道甲比乙快多少。,(三)等距量表它不但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以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10与15的差别,同15与20的差别是一样的,可以说某物温度比另一
7、物高多少,但不能说某物温度是另一物的多少倍,因为它的零点是人定的,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等距量表的数值加或减一个常数或用一个常数乘或除,不会破坏原来数据之间的关系。,(四)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此种量表在物理测量中容易见到,长度、重量、时间等都是等比量表。所得的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06年11月二级题、08年5月二级题)。如体重:甲80公斤,已40公斤,既可以说甲的体重比乙多40公斤,也可以说甲的体重是乙的2倍。,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因为对于人的智力、性格、兴趣、态度等来说,绝对零点是难以确定的。在心理测量中,相等单位也是很难获得的。利用某种统计
8、方法,可以把这种顺序量表得到的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进行统计。,第二单元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一、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首先,心理测量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严格地说,只是测量了做测验的行为,也就是一个人对测验题目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心理测验就是引起某种行为的工具。,其次,心理测量往往只是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行为样本进行观察,来间接推知被试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样本,是指有代表性的样本,或者说根据某些条件所取得的标准样本。由于所取得的标准样本只代表某些心理功能,
9、并不能反映这种功能的全部,所以总不免有某种程度的偏差。因此只有在全部了解行为样本的意义后,才能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第三,为了使不同的被试者所获得的分数有比较的可能性,测验的条件对所有的被试者都必须是相同的。在测验编制时,测题的印刷和成批生产的器具要保证物理性质上的一致;对被试者的指导语尽管不能编得天衣无缝,但是要尽量编得凡是足以影响测验作业的每一种情况,都有详细的说明,以保证被试者在反应时减少误差;评分标准也要在测验编制时规定清楚,必要时还应该举例说明,以使主试者评分时都可以按同样的标准规则记分。,第四,个人在测验中所得到的原始分数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只有将它与其他人的分数或常模相比较才有意义。
10、常模是给测验分数提供比较的标准,即提供某一标准化的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从而对测验分数加以解释。常模是否可靠,关键是有无一个代表性的被试样本,即建立常模的这组被试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是依据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原则挑选出来的。,二、心理测量的性质(08年11月三级题)由于心理现象比物理现象更加复杂,测量起来也更困难,因此心理测验具有独特的性质。(一)间接性今天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二)相对性测验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连续的行为序列的什么位置上,由此测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兴趣的大小或性格的特性等。而这一连
11、续序列是由某一团体或一群人的某类行为特点或心理特征构成的,所以每一个人被测得的结果都是与所在团体或人群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标准。,(三)客观性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经过标准化,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其次,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经过了标准化,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一般来说,投射测验的客观性差些,而选择题的客观性较好。最后,分数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心理测验种类较多,据统计,仅以英语发表的测
12、验就已达5000余种。其中,有许多因过时而废弃不用;有许多本来就流传不广,鲜为人知;有一部分测验应用广泛,经过一再修订,并为许多国家译制使用。1989年出版的心理测验年鉴第十版收集了常用的各种心理测验有近1800种。,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09年11月三级题)(一)智力测验这类测验的功能是测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如BinetSimon智力测验、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Wechsler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等。(二)特殊能力测验这类测验偏重测量个人的特殊潜在能力,多为升学、职业指导以及一些特殊工种人员的筛选所用。常用的如音乐、绘画、机械技巧、文书才能测验。(三)人格测验 这类测验主要用于测
13、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问卷法,一类是投射法。前者如MMPI、16PF、EPQ(07年5月三级题),后者如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一)文字测验文字测验所用的是文字材料,它以言语来提出刺激,被试者用言语做出反应。此类测验实施方便,团体测验多采用此种方式编制,缺点是容易受被试者文化程度的影响。(二)操作测验操作测验也称非文字测验。测验题目多属于对图形、实物、工具、模型的辨认和操作,无须使用言语作答,所以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于学前儿童和不识字的成人。缺点是大多不宜团体
14、实施,在时间上不经济。两类测验常常结合使用。例如BinetSimon智力量表开始主要是文字测验,但以后修订的BinetSimon智力量表,Wechsler的三套智力量表(即幼儿、儿童和成人)每套均分成文字的和操作的两类测验。,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一)客观测验 此类测验所呈现的刺激词句、图形等意义明确,只需被试者直接理解,无须发挥想像力来猜测和遐想,故称客观测验。绝大多数心理测验都属这类测验。(二)投射测验在此类测验中,刺激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明确规定。被试者做出反应时,一定要凭自己的想像力加以填补,使之有意义。在这过程中,恰好投射出被试者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所以
15、称投射测验。具有代表性的有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自由联想测验和句子完成测验。,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08年11月三级题)(一)个别测验指每次测验过程中是以一对一形式来进行的,即一次一个被试。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心理测验形式,如BinetSimon智力量表、Wechsler智力量表。其优点在于主试对被试的言语和情绪状态有仔细的观察,并且有充分的机会与被试合作,所以其结果可靠。缺点是时间不经济,而且测验手续复杂,主试者需要较高的训练与素养。(二)团体测验 指每次测验过程中由一个或几个主试者对较多的被试者同时实施测验。心理测验史上著名的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都是团体测验。优点在于时间经济,主试者不必接受
16、严格的专业训练即可担任。缺点为主试者对被试者的行为不能作切实的控制,所得结果不及个别测验可靠,故在临床上很少使用。,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06年5月二级题)(一)最高作为测验 要求被试者尽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主要与认知过程有关,有正确答案。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均属最高作为测验。(二)典型行为测验要求被试者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没有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各种人格测验均属典型行为测验。,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一、错误的测验观(06年5月三级题)不客观态度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测验完美无缺,另一是测验无用且有害。(一)测验万能论 自测验问世以来,就有人认为心理测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对测验甚至顶礼膜
17、拜,奉若神明。(二)测验无用论 其一,某些人格测验侵犯了个人隐私,违背民主原则。其二,测验为宿命论和种族歧视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如早期智力测验的结果表明,黑人的平均IQ低于白人的平均IQ,于是下结论说黑人确实比白人差。但这种观点很快就受到正直的心理学家的批评,他们指出这是因为常模中黑人太少所致。(三)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心理测验=智力测验=智商(1Q)=遗传决定论。,二、正确的测验现(07年5月三级题)(一)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除实验法以外,心理测验法的出现是心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之一。有许多高级心理过程目前尚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
18、究,心理测验就是很好的办法,它可以弥补实验法的不足。(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心理测验的最大问题是理论基础不够坚实。比如,关于智力和人格的定义尚未争论清楚,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但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已被广泛使用。科学的态度是既要承认心理测验的不完善,又要科学地自信地使用心理测验。,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有效性,有赖于对求助者心理特性、行为问题性质的正确评估和诊断,以便于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和行为矫正训练。因此,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有重要意义。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大致有这样3类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以及心理评定量表。,一、智力测验
19、常用量表有:吴天敏修订的中国比内量表龚耀先等人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林传鼎等人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张厚粲主持修订的瑞文标准型测验(SPM)李丹等修订的联合型瑞文测验(CRT)等。,二、人格测验应用较多的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l)等。人格测验有助于治疗者对求助者人格特征的了解,以便于对其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MMPI还有助于治疗者了解对方是否属于精神异常范围。,三、心评定量表心理评定量表主要包括有精神病评定量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抑
20、郁量表、焦虑量表、恐怖量表等。这类量表用法及评分简便,多用于检查对方某方面心理障碍的存在与否或其程度如何,并可反映病情的演变。,心理测验是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不但可以检验咨询人员的判断是否正确,还能帮助其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但作为咨询者,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心理测验在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通过与咨询或治疗对象的交谈,对其问题已形成明确的看法,就可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有时过多的使用还会影响咨询、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心理测验应在咨询关系尚未建立之前实施,进入正式的心理咨询程序之后,要尽量避免心理测验。当然也有例外。咨询过程无法进行下去,咨询者也
21、不知如何进行下去的时候,由心理测验的结果可以再次确认与求助者的咨询关系,这种情况下,心理测验最好由其他心理学工作者、专家实施。,第六单元 心理测量的发展史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就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在古希腊,测验作为教育的附加物,既测智力技能又测运动才干;在中世纪,欧洲的某些大学已开始使用考试方法。科学的心理测验则是工业革命成功后的19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他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便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这虽然不是正
22、式的心理测验,但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顿也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他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加以发展,创立积差相关法,这使判定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卡特尔写到:“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性。”又说:“心理测验如果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则其科学的与实用的价值都可以增加。”,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医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公立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教
23、育方法。作为委员之一,比内(Binet)极力主张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后的儿童。经过他与助手西蒙(Simon)的精心研究,次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他介绍了一个包括30个项目的量表。这个量表很粗糙,但它在心理测验史上极其重要,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09年11月三级题)。,纵观心理测验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比内的智力测验的十年心理测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操作测验的发展:由于理论上的缺陷和实际上的需要,所以就有操作测验的问世和发展。,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个别测
24、验每次只能测查一个人,这在时间上是很不经济的。而运用团体测验则在同一时间可以测量许多被试,这是心理测验方式的极大进步,也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团体测验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推孟的研究生奥蒂斯所编团体测验的基础上编制出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广泛用于美国军队对官兵选拔和分派兵种的需要。,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是因素分析盛行的十年,在此期间多项能力倾向测验被编制出来,这些测验为分析个人心理品质的内部结构提供了适用的工具,并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普通能力倾向(智力)测验也向多元化发展。在这里要特别提及韦克斯勒所编的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他将智力量表分为言语和操作两部分,而每
25、个部分又包含有不同的分测验,这样不仅可计算IQ总分,也可区分智力的不同侧面。,4.人格测验的发展:心理测验的另一领域是涉及情感或行为等非智力方面的人格评估,通常包括对性格、气质、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和态度的测量。1920年问世的罗夏测验(Rorschach test)则是投射测验的发端。自40年代后,人格测验逐渐增多,并在技术上得到改进,如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l)、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我国近代心理测验大约源于1914年前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心理学家曾两次修订过比内西蒙量表。但自此之后的几十年间,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测量 心理咨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