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病》PPT课件.ppt
《《深部真菌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部真菌病》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7/19,Dr.HU BijieJia-Bin,1,深部真菌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感染病科李家斌,2023/7/19,Dr.HU BijieJia-Bin,2,病因分类 流行趋势 耐药现状 诊断困难 药物治疗 易感因素 念珠菌病 曲霉菌病,隐球菌病 毛霉菌病 马洛菲青霉菌病 组织胞浆菌病放线菌病 诺卡氏菌病 肺孢菌病,内 容,2023/7/19,Dr.HU BijieJia-Bin,3,病因分类表1 按生长形态分五组,2023/7/19,Dr.HU BijieJia-Bin,4,病因分类表2 按致病性分类,2023/7/19,Dr.HU BijieJia-Bin,5,流行趋势,(一
2、)近十余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随着易感人群增多而逐年增多。2004年美国115家医院真菌感染是20世纪90年代的2.4倍。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IFI发生率是20世纪90年代的3.6倍。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2004年报道的血液病IFI发生率是20世纪90年代的4.0倍。在中国念珠菌已成为血液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第四位。念珠菌败血症死亡率最高。念珠菌占深部真菌感染的80%,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0%70%。,2023/7/19,Dr.HU BijieJia-Bin,6,流行趋势,1997-2001年33个国家57309株酵母菌排序,%,2023/7/19,Dr.HU BijieJia-Bi
3、n,7,流行趋势,(二)近十余年来,随着几种新药的应用,白色念珠菌比例下降(43-75%),非白色念珠菌比例上升。,中国念珠菌种类的变化,2023/7/19,Dr.HU BijieJia-Bin,8,流行趋势,(三)近十余年来,曲霉菌感染增多,已成为继念珠菌之后第二常见病原体,最多见于血液肿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率约40%,肺部感染占70%90%,病死率高达60%90%。(四)少见真菌感染增多(毛霉菌、根霉菌、青霉菌、镰刀菌、肺孢子菌等),治疗困难。,2023/7/19,Dr.HU BijieJia-Bin,9,耐药现状,(一)没有一种药物能复盖全部真菌两性霉素B对葡萄牙念珠菌先天耐
4、药,对季也蒙念珠菌耐药率高,已出现白念珠菌耐药株,对土曲霉无效。氟康唑对克柔念珠菌先天耐药,对光滑念珠菌基本耐药,对丝状真菌无效。伊曲康唑对克柔、光滑念珠菌耐药率高,对毛霉菌、镰刀菌、足分支菌无效。伏立康唑对毛霉菌无效。卡伯芬净对隐球菌、毛霉菌、镰刀菌、足分支菌无效。,2023/7/19,Dr.HU BijieJia-Bin,10,耐药现状,各种药物的抗真菌谱比较,2023/7/19,Dr.HU BijieJia-Bin,11,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S=敏感 S-DD=增加剂量后敏感 R=耐药 S-1=体外敏感性差但体内有效,耐药现状,2023/7/19,Dr.HU BijieJia
5、-Bin,12,耐药现状,(二)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步上升(10%上下,范围3.3%20%),2003年中国5家医院氟康唑对1032株酵母菌属真菌的抗菌活性,2023/7/19,Dr.HU BijieJia-Bin,13,2004年瑞金医院监测95株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耐药现状,(二)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步上升(10%上下,范围3.3%20%),2023/7/19,Dr.HU BijieJia-Bin,14,诊断困难,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往往被基础疾病所掩盖,多数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不易发现。血培养阳性率低,口咽部、粪便、痰、尿等标本真菌阳性,需结合临床
6、区分定植与感染。确诊有赖于组织(皮肤、肺、肝、淋巴结等)病理学检查真菌阳性或感染部位体液(血、骨髓、分泌物、痰/纤支镜毛刷及灌洗标本、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尿、粪便等)涂片、培养真菌阳性。曲霉特异性抗原(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肺部高分辨CT及PCR特异性核酸(mRNA)检测,有助于曲霉菌病诊断。体外真菌药敏及耐药检测对了解耐药现状、指导治疗十分重要。,2023/7/19,Dr.HU BijieJia-Bin,15,药物治疗,预防治疗:氟康唑(100-200mg/d对念珠菌有效)或伊曲康唑口服液(400mg/d对曲霉菌有效)。经验治疗:由于深部真菌感染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30%90%,因而抗真菌
7、早期经验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是一项重要的治疗举措。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伴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出现持续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5-7天无效,或体温下降后又复升时,可考虑抗真菌早期经验治疗。目前首选氟康唑(200-400mg/d):依据:酵母菌属占真菌感染80%,60-70%为白念,10-15%为热带念,白念对氟康唑80%-90%以上敏感,热带念92.8%100%敏感;以后依据临床疗效和培养结果,酌情调整。,2023/7/19,Dr.HU BijieJia-Bin,16,药物治疗,确诊治疗:氟康唑适用于敏感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感染。两性霉素B及脂质体是唯一对毛霉菌有效药物,并适用于严重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
8、曲霉菌及组织胞浆菌感染。伊曲康唑适用于耐氟康唑白念珠菌、曲霉菌及组织胞浆菌感染。伏立康唑首选曲霉菌病、严重念珠菌病(包括耐氟康唑、两性霉素B菌株)及足分支菌、镰刀菌感染。卡泊芬净适用于难治及不能耐受其他药物(两性霉素B及脂质体、伊曲康唑)的曲霉菌病。,2023/7/19,Dr.HU BijieJia-Bin,17,易感因素,(一)诱发因素艾滋病;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症;骨髓移植、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消耗疾病,大面积烧伤;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放射治疗;留置静脉导管、导尿管、脑室引流管,心血管手术操作等。,2023/7/19,Dr.HU
9、BijieJia-Bin,18,易感因素,(二)五种住院患者易发生深部真菌感染长期不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真菌活跃,由肠腔进入血循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或缺乏;激素应用增多,剂量增大;器官移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肝移植,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2023/7/19,Dr.HU BijieJia-Bin,19,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一)致病真菌:念珠菌(假丝酵母菌)属,以白色念珠菌最多见(4375%)。(二)主要地区分布:全世界:为人类和环境中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三)主要感染途径:内源性:由人传人。(四)易感因素:主要包括艾滋病、恶性肿瘤、长期大
10、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导管插入(近平滑念珠菌与静脉导管相关)等,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2023/7/19,Dr.HU BijieJia-Bin,20,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五)主要病变部位(临床类型):粘膜(口咽、食道、胃肠道、阴道)、皮肤、血液、心、肺、肾、肝、脾、骨骼、关节。粘膜:口咽炎、食道炎、胃肠炎、阴道炎等;皮下:多发性炎性包块、脓肿;脏器:败血症和急性或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尿管者)、肝脾脓肿、胆囊、胰腺及腹膜炎、脑膜炎、脑脓肿、眼内炎、骨髓炎(好发脊椎骨、椎间盘)和关节炎等。(六)免疫受
11、损宿主机会感染:常见,如AIDS病人的粘膜念珠菌病,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深部器官念珠菌病。,2023/7/19,Dr.HU BijieJia-Bin,21,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七)首选药物:粘膜念珠菌病:制霉菌素50-100万单位3/d或氟康唑50-100mg 2/d口服。深部器官念珠菌病:氟康唑200400mg/d静滴或口服,严重念珠菌病(败血症、腹膜炎、尿路感染、肝脾脓肿等)400800mg/d,一般连用14天或临床症状体症消失后一周。严重念珠菌病(败血症或播散性病例:心内膜炎、脑膜炎、脑脓肿、眼内炎、骨髓炎、关节炎、肝脾脓肿等)或氟康唑耐药者选用,两性霉素B 0.5-1.0mg/
12、kg.d+5%G.S 500ml+mg避光静滴6-8小时(从小剂量开始:1mg、2mg、5mg、10mg、15mg、20mg、25mg/d)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1mg/kg.d(从10mg、20mg、30mg、40mg、50mg/d)+5%G.S 250-500mlg。同时连用5-氟胞嘧啶100-150mg/kg.d分4次口服。注意心内膜炎疗程延长、剂量偏大、效果不佳置换瓣膜,稳定后氟康唑维持,随访1年;脑膜炎疗程至症状体征消失后至少4-6周或更长;眼内炎需6-12周(加部分玻璃体切除);相关导管性感染要拔除或更换导管。,2023/7/19,Dr.HU BijieJia-Bin,22,念珠菌(假
13、丝酵母菌)病,(八)替代治疗:氟康唑耐药者也可选用伊曲康唑200mg 2/d静滴2d(负荷量),后200mg/d静滴12d,必要时口服液200mg 2/d口服2-4周。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治疗失败者或危及生命的严重念珠菌感染选用伏立康唑(威凡):首剂6mg/kg q12h1d静滴或口服(负荷量),后3mg/kg q12h静滴或口服维持(40kg者,200mg q 12h1d,后100mg q 12h)或卡泊芬净(科赛斯):第一天70mg,后50mg/d静滴(如中度肝功异常减至35mg/d)。或制霉菌素脂质体2mg/kg.d静滴至临床症状消失后至少7天。,2023/7/19,Dr.HU Bijie
14、Jia-Bin,23,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九)典型病例男,25岁,因不规则发热伴颈椎骨破坏(上颈套)、多发性皮下包块4月余于06年1月17日入我院,外院抗痨治疗半月无效。我院检查发现:皮下包块(脓肿):左肩、左腰、右上肢、右腹股沟处;骨X片示骨质破坏:颈椎+左锁骨+右髂骨右锁骨;胸片示右中、下炎症病灶;血、骨髓、皮下脓肿分泌物培养出酵母菌属;血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耐青霉素株),血WBC基本正常,中性86%。,2023/7/19,Dr.HU BijieJia-Bin,24,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九)典型病例(续)先后用倍能、左氧氟沙星、利福霉素、复方SMZ、磷霉素钠及大扶康等抗菌治疗无
15、效,又抗痨半月无效。06年2月9日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10mg、20mg、30mg、40mg、50mg/d静滴+伊曲康唑200mg 2d/2天,后200mg/d12天静滴,再200mg 2/d口服治疗见效,两性霉素B脂质体达1.3g时,体温正常,皮下包块(脓肿)消失,颈椎破坏好转(去颈套),左锁骨破坏明显好转。后出现低血钾(已纠正),又发现血三系明显减少,两性霉素B脂质体减量,用升白能、惠尔血无效而停用。一周后出现反复(皮下包块又出现),加服5-氟胞嘧啶1.5g 4/d有效,最后给于口服伏立康唑200mg q 8h1天,后200mg q 12h维持+5-氟胞嘧啶出院继续维持治疗。,2023/7/
16、19,Dr.HU BijieJia-Bin,25,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九)典型病例(续)点评:本例为慢性播散性酵母菌病,出现肺炎、皮下多发包块(脓肿)、多发骨髓炎,经血、骨髓、脓肿分泌物培养出酵母菌属而确诊,酵母菌属包含念珠菌、隐球菌,本例未鉴定,但以念珠菌多见。属大扶康耐药株,首选两性霉素B脂质体1.0mg/kgd静滴+5-氟胞嘧啶100-150mg/kgd分4次口服有效,两性霉素Bg。不能耐受上述药物,选用伏立康唑有效。,2023/7/19,Dr.HU BijieJia-Bin,26,曲霉菌病,(一)致病真菌:曲霉菌属: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土曲霉菌。(二)主要地区分布:广泛
17、存在:人类栖息场所,土壤,水,空气。(三)主要感染途径:孢子吸入。(四)易感因素:最多见于免疫低下(血液肿瘤化疗、造血干细胞及器官移植、8%艾滋病、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或肺部原有空洞、空腔(如肺结核、肺囊肿、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生率30%40%,病死率60%90%。,2023/7/19,Dr.HU BijieJia-Bin,27,曲霉菌病,(五)主要病变部位(临床类型):肺、鼻窦等。侵袭性肺或肺外曲霉病:发热和肺中下散在片状、结节状或团块状阴影,并可有空洞,CT示光晕征、新月形气影;也可血行播散到颅内、肾、肝、消化道、心肌等引起脓肿和坏死病变。曲霉球:咳绿色或深绿色颗粒痰
18、、肺上叶空洞中出现曲霉球,显示钟形空洞,曲霉球胸透时随体位移动。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发热、气喘、咳大量粘液痰,伴游走性肺浸润或曲霉阻塞小支气管引起短暂性肺段不张。鼻窦曲霉病:反复发作鼻窦炎,鼻窦腔阴影增深或有骨质破坏。,2023/7/19,Dr.HU BijieJia-Bin,28,曲霉菌病,(六)抗真菌治疗:侵袭性肺或肺外曲霉病:首选伏立康唑:第一天6mg/kg q 12h静滴或口服(负荷量),后4mg/kg q 12h静滴或口服维持(体重2小时,推荐总量2.02.5g。选伊曲康唑:200mg 2/d静滴2d,后200mg/d静滴12d,再酌情口服液200mg 2/d维持2-4周。替代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部真菌病 真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