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制备糖》PPT课件.ppt
《《淀粉制备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淀粉制备糖》PPT课件.ppt(2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第一节 淀粉的组成及其特性,一、淀粉的性状及组成,淀粉为白色无定形结晶粉末,存在于各种植物组织中,淀粉颗粒具有一定形态和层次分明的构造,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的颗粒是透明的,不同淀粉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见图1-1,图1-2,图1-3,图1-4。,图1-1,2,3,4,淀粉的形状: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三种。一般含水分高,蛋白质少的植物的淀粉颗粒比较大些,多成圆形或椭圆形,如马钤薯,木薯。相反颗粒小的呈多角形如大米淀粉。但淀粉形状又因为生长的部位和生长期间遭受压力的大小而不同。,淀粉颗粒的大小随淀粉种类的不同而差别很大。淀粉颗粒的大小,通常是以长轴的长度来表示,单位为微米。
2、马铃薯颗粒最大为100150m;,大薯淀粉为530m;红薯淀粉为1025m;大米淀粉为28m;小麦淀粉为210m;玉米淀粉为526m;各类淀粉大小的示意见图1-5。,图1-5 各类淀粉颗粒的大小示意图,淀粉的组成:淀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经分析后得知组成淀粉的化学元素有碳、氢、氧,其百分比为:碳44.4%,氢6.2%,氧49.4%。,淀粉分子是由许多葡萄糖脱水缩 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由(C6H10O5)n这个实验式来表示.,组成淀粉的分子单位是葡萄糖。植物的种类不同,所生成的淀粉的葡萄糖数目、结构等也不一样,其变化范围很大,含量比例也不同。它 分子结构中大部分是-1,4糖苷键连结,少量是-1
3、,6糖苷键连结。,淀粉一般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部分。它们的含量因粉品种而异,普通谷类和薯类淀粉含直链淀粉1727%,其余为支链淀粉;而粘高粱和糯米等则不含直链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见1-1。,直链淀粉是由不分支的葡萄糖链所构成,葡萄糖分子间以-1,4糖苷键聚合而成,呈链状结构,分子比较小,聚合度约1006000之间,(系指组成直链淀粉分子的葡萄糖单位数目)。,表1-1各类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聚合度乘以葡萄糖单位(C6H10O5分子量为162),得链淀粉分子量。它的水悬浮液加热时,不产生糊精,而以胶体状态溶解,形成粘度较低的不稳定溶液。在5060下静置较长的时间后,即析出晶形沉淀,反应是
4、可逆的,遇碘反应是纯蓝色,加热至70,蓝色消失,冷后,蓝色重现,这种蓝色反应,并不是化学反应,而是由于链淀粉“吸着”碘形成络合结构。直链淀粉一般含量为1025%。,支链淀粉(胶淀粉)其直链由葡萄糖分子以-1,6糖苷键相连结,它的分子呈树支状,形成分枝结构,支链淀粉一般含量占7590%,它是一种膨胀性的物质,置于水中加热时,便膨胀成为一种胶粘的糊状物,即所谓的糊化粉,淀粉糊的粘度高,主要是由于支链淀粉存在,而且只有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才能溶解于水,而形成非常粘滞的很稳定的溶液,遇碘呈紫红色反应,但不呈络合结构。支链淀粉分子较大,一般聚合度在10003000,000之间,一般在6000以上,马铃薯
5、支链淀粉分子较大,最高值300万,支链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中最大的一种。,图1-6 直链淀粉的结构示意图,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6、图1-7。,图1-7 支链淀粉的结构示意图,二、淀粉的特性,淀粉没有还原性,也没有甜性,不溶于冷水、酒精、醚等有机溶剂中。淀粉在热水中能吸收水分而膨胀,最后淀粉粒破裂,淀粉分子溶解于水中形成带有粘性的淀粉糊,这个过程称为糊化。,浆糊就是一种典型的糊化现象。各种淀粉的糊化温度是不一致的。例如,马铃薯淀粉为5055,玉米淀粉为5562.5,小麦淀粉为6576.5,大米淀粉为6269。淀粉县浮液加热时,经过下述三个阶段形成糊化液。,第一阶段:淀粉缓慢地
6、可逆地吸收水分,第二阶段:当液温升到大约65时,(各种淀粉的温度不同)淀粉颗粒经过不可逆地突然很快地吸收大量水分后,能膨胀到原始容积的十倍至百倍扩散到不中,粘度增加很大。此时将它冷却并观察它的外形,则改变很大,大部分已失去它的双折射现象。,第三阶段:当温度继续升高,淀粉颗粒变成无形空囊,大部分的可溶性淀粉浸出,成为半透明的均质胶体。,三、粗淀粉的精制,淀粉的生产方法是根据淀粉不溶于冷水,相对密度大于水的重要特性而进行的。,表1-2 粮食原料的成分(%),粗淀粉首先进行过筛处理,将淀粉乳流经100目的回转滚筒筛或水平振动筛,把夹在淀粉中的大颗粒杂质去掉。其次,对于淀粉粒相近的杂质,根据制造规模的
7、不同,用沉淀槽、池和离心机等借用重度差而进行分离。,在大型小麦淀粉工厂中,通常采用连续式离心分离机组合进行淀粉的分离精制。一部分工厂广泛地采用长为30 50m,宽为7090cm,坡度约为1/300的沉淀槽4.55.0B的精淀粉乳,以大约1m3/min流速,56m/min的表面流速。,流过沉淀槽,从末端流出为1.82B的尾液,把沉降于沉淀槽的沉淀物,经脱水,干燥后,就成为精制淀粉,由于沉淀槽是间歇作业方式,每次需要1520h,因此,近年来广泛地采用了离心分离机。经精制制得商品精淀粉纯度为8384%。,第二节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方法,一、淀粉水解糖的生产意义和水解糖的质量要求,二、淀粉水解的方法及其
8、比较水解淀粉为葡萄糖的方法有下列三种。(一)酸解法酸解法:利用无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特点:工艺简单,水解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设备周转快的优点。,缺点:酸解法要求有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的设备,副反应所生成的副产物多,影响糖液纯度,淀粉转化率降低。一般DE值只有90%左右。,注:DE值系葡萄糖值。用以表示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指的是葡萄糖(所有测定的还原糖全当作葡萄糖来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即(二)酶酸法集中酸法及酶法制糖的优点而采用的结合生产工艺,根据原料性质可采用酶酸法或酸酶法水解糖。,1.酶酸法酶酸法:将淀粉乳先用-淀粉酶液化然后用酸水解成葡萄糖的
9、工艺。,该工艺适用于大米(碎米)或粗淀粉原料,可省去大米或粗淀粉原料加工成精制淀粉的生产过程,避免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大量流失。与加工成精制淀粉比较,一般可提高原料利用率10%左右。,2.酸酶法酸酶法:先将淀粉用酸水解成糊精或低聚糖,然后再用糖化酶将其水解为葡萄糖的工艺。,有些淀粉,如玉米、小麦等谷类淀粉,淀粉颗粒坚实,如果用-淀粉酶液化,在短时间内作用,液化反应往往不彻底。因此,有些工厂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酸将淀粉水解至葡萄糖值1015,然后将水解液降温,中和,再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特点:具有酸液化速度快的优点。糖化是由酶来完成的,因而可采用较高的淀粉乳浓度,提高生产效率。用此法,酸用量少,产
10、品颜色浅,糖液质量高。,3.双酶法双酶法: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和糖化酶为催化剂,将淀粉水解成为葡萄糖的工艺。,双酶法制葡萄糖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液化利用-淀粉酶将淀粉液化,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使淀粉的可淀性增加。第二步:糖化,利用糖化酶将糊精或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变为葡萄糖。淀粉的液化和糖化都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故酶解法又有双酶水解法之称。,双酶法水解制葡萄糖优点:,(1)由于酶具有较高专一性,淀粉水解的副产物少,水解糖液纯度高,DE值可达98%以上。,(2)酶解反应条件较温和。,如采用BF7659细菌-淀粉酶液化,反应温度在8590,pH6.06.5,用糖化酶糖化,反应温度仅在5060,pH
11、3.55.0。因而不需要耐高温、高压、耐酸的设备,(3)可以在较高的淀粉浓度下水解。水解糖液的还原糖含量可达到30%以上。,4)酸解法一般使用1012B淀粉乳(含淀3440%),而且可用粗原料。使糖液营养物质丰富,可以简化发酵培养基。,(5)双酶法 法得的糖液颜色浅,较纯净,无苦味,质量高,有利于糖液的充分利用。,(6)双酶法工艺同样适用于大米或粗淀粉原料,可以避免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大量流失,减少粮食消耗。,缺点:反应时间长,生产周期长,夏天糖液容易变质。酶本身是蛋白质,引起糖液过滤困难。另外要求设备较多。,总之,采用不同的水解制糖工艺,各有其优缺点及存在问题,但从水解糖液的质量及降低粮耗,提
12、高原料利用率方面来考虑则是以双酶法最好,其次是酸酶法(酶酸法)酸水解法最差。见表1-3。表1-3 不同糖化工艺所得糖化液质量比较,第三节 淀粉酸水解原理,酸作于淀粉能生成糖,其中间物质有糊精、低聚糖、麦芽糖,最后生成葡萄糖。酸仅发生催化作用,并不参加水解变化。此水解变化,在工业上称为糖化。,发生三方面的化学反应: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这是主要反应生成低聚糖。复合反应:生成龙胆二糖、异麦芽糖和其它糖。分解反应:生成5-羟甲基糠醛,有机酸和有色物质等非糖物质。,在淀粉糖化过程中,这三种化学反应的关系,可用简单图解表示如下:,一、淀粉的水解反应在水解过程中,淀粉颗粒结构被破坏,-1,4糖苷键及-1,6
13、糖苷键被切,淀粉分子糖苷键的裂解是逐步进行的,随着糖苷键的断裂,其分子量逐渐变小,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的总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从化学反应式可知,由一份重的淀粉,完全水解以后生1.11份重的葡萄糖。淀粉水解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工业上把这种重量的增加称为化学增重。从反应式可以计算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的理论收率为:,一级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质的浓度成比例关系。用C表示淀粉浓度。则:水解反应速VH=KC水解反应速度常数K因反应条件(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等)而定。K值愈高,表示反应速度愈快。见表1-5和表1-6。,由表可知,水解过程中,温度可加速水解的完成。二、葡萄
14、糖的复合反应在淀粉的酸糖化过程中,生成的一部分葡萄糖受酸和热的催化作用,能通过糖苷键相聚合,失掉水分子,生成二糖、三糖和其它低聚糖等,这种反应称为复合反应。用下面化学式可表示两个葡萄糖分子复合成二糖的变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复合反应相聚合,并不是再经过-1,4键聚合成麦芽糖,而是主要经过由-1,6键聚合成龙胆二糖。,复合反应是可逆的,如上面化学式可表示,复合糖可经再水解转变为葡萄糖。,工业生产葡萄糖,则是利用这个性质,将母液适当稀释,加适量酸再进行一次水解,使复合糖水解成葡萄糖,以提高葡萄糖的产率。在利用葡萄糖母液作为谷氨酸发酵碳源时,也最好将葡萄糖母液加酸水解一次,具体方法:母液:水=1
15、1,加盐酸调至pH1.5,0.2Mpa压力保压数分钟,中和、脱色、过滤,葡萄糖的复合反应的程度及所生成复合糖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水解条件。一般而言,在较高的淀粉乳度、较高的酸浓度、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水解时间时,复合反应进行的程度高,复合二糖的生成量多,聚合的程度也高。,表1-7 不同糖化程度的复合糖生成量(%),1.淀粉糖化程度与复合反应的关系复合糖的生成量,常随着淀粉酸糖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化量见表1-7。,2.淀粉浓度与复合反应的关系糖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与复合反应关系很大。从表1-7可知,葡萄糖值在28以下,几乎不发生复合反应,随葡萄糖浓度增高,复合反应增加。在淀粉酸水解时,随淀粉浓度增
16、高,生成葡萄糖浓度也高,复合反应平衡后葡萄糖纯度降低。见表1-8。,为了验证淀粉水解过程复合糖产生与淀粉浓度的关系,曾用淀粉乳进行糖化试验与葡萄糖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见图1-8。,表1-8 葡萄糖复合反应与葡萄糖浓度关系,从图1-8可看出,两种试验,结果颇为一致,随淀粉乳浓度和葡萄糖浓度增加,所生成的糖化液中葡萄糖纯度就降低。,在工业生产中,一般都采用1012B(相当于含干淀粉1821%)浓度水解,此时糖化液纯度约在9092%之间,复合糖约在7%左右。,3.酸与复合反应的关系,不同种类的酸对于葡萄糖复合反应催化作用不相同。增用不同浓度的盐酸、硫酸、草酸混于50%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于98加热10h
17、,测定复合糖含量,结果见图1-9。,从图1-9可以看出,盐酸对于葡萄糖复合反应的催化作用最强,其次是硫酸、草酸。而且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复合糖的量不断增加。,三、葡萄糖的分解反应用紫外吸收光谱的方法进行研究,葡萄糖在酸和热的影响下,使部分葡萄糖脱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5-羟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的性质不稳定,又可进一步分解成乙酰丙酸、甲酸等一类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自身相互聚合,有的与淀粉中所含的有机物质相结合,产生色素,反应是很复杂的。葡萄糖的分解反应可用下列化学式表示:,葡萄糖的分解反应与时间、浓度、酸度(pH)、温度有关,见表1-9;1-10;1-11。1.加热时间与葡萄糖分解反应的关系,表
18、1-9 加热时间与葡萄糖分解的关系,如用5-羟甲基糠醛生成速率来衡量,证明在一定的pH时,加热时间越长,生成5-羟甲基糠醛越多,溶液颜色也越深,其关系见表1-9。,2.葡萄糖分解速度与pH的关系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在不同浓度的盐酸中加热,其降解速度随酸的逍度增高而增大,但它们并不是全呈浅性关系。葡萄糖在pH3时,降解速度最低,也就是说最为稳定,5-羟甲基糠醛的生成量只有在pH1.6时的1/5。有色物质生成量只有pH1.6时的1/13。结果见表1-10。,表1-10 葡萄糖分解反应与pH的关系,表1-11 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和分解速度的关系,3.葡萄糖液浓度与分解速度的关系在定的pH值和一定的温度条件
19、下,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分解反应也增加,5-羟甲基糠醛和有色物质生成量也相应增加,是因为葡萄糖浓度增加,增加了溶液中氢离子活动能力的缘故。见表1-11。,综合上述中项试验结果表明,5-羟基甲糠醛和有色物质的生成规律是一致的。当5-羟甲基糖醛的含量高时,色素加深。色素的生成量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时间的加长而增加,而在pH3.0,5-羟甲基糠醛及色素的生成量最小,高于pH3.0时或低于pH3.0时,色素逐渐加深。,在淀粉的酸糖化过程中,葡萄糖因分解反应所损失的量并不多,经实验测定约在1%以下,但所生成的5-羟甲基糠醛是产生色素的根源,有色物质的存在将影响糖液的质量。,在上述反应的同时,由
20、于淀粉原料中尚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等物质,通过水解生成氨基酸、甘油和脂肪等非糖物质。氨基酸与葡萄糖化合生成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会引起细菌细胞收缩,对谷氨酸发酵不利。,第四节 淀粉酸解法制糖工艺,一、淀粉酸解法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如下:淀粉调浆过筛加酸进料糖化放料冷却中和脱色压滤糖液,二、淀粉酸解法糖化工艺1.技术条件(1)淀粉乳浓度控制在10.512B。(2)盐酸用量为干淀粉的0.50.8%。通常控制淀粉乳pH值1.5左右。(用国产pH0.55精密试纸)。(3)进料压力为0.020.03MPa表压。,(4)水解压力为0.28MPa表压。(5)水解时间根据糖液纯度最高点确定,一般为15min左右。
21、(6)水解终点检查,以用无水酒精检查无白色反应为止。,2.工艺操作要点(1)淀粉乳进罐前,先检查罐底阀是否关闭,罐内有无积水,如有积水,应全部排出。(2)糖化开始前,先泵入底水,(最好底水用盐酸调至pH1.5)以浸没锅内底部盘香管为度(一般3000L水解锅,底水300400L),加蒸汽预热23min,使底水沸腾。,(3)淀粉乳用盐酸调至pH1.5,搅拌均匀,做到无沉淀,无结块,泵水解锅时,调浆桶 内淀粉乳做到边进料,边搅拌,防止沉淀,进料总量为锅全容积的7080%,料液不能太多,影响翻腾。,(4)进料时,先进蒸汽,以赶跑罐内空气,并保持罐内0.02MPa压力,然后进料。一定要保持正压,使进入的
22、淀粉乳越过糊化温度(各种淀粉的糊化温度见淀粉的特性),使之讯速液化成可溶性淀粉。水解时大排气,料液翻腾好,水解均匀。糖化时间短,糖的色泽浅,否则直接进料后再升温,淀粉浆会结块,比较难糖化。,(5)进料压力要恒定,防止忽高忽低,上下波动。应用蒸汽阀和进料阀调节流量。,(6)糖化开始,应随时注意蒸汽总压力,严防水解液倒压,一旦出现压力下降到接近糖化压力时,应立即关掉蒸汽阀,并与锅炉间联系。,(7)合理控制水解锅排气阀,进料和升压时排气阀要适当开大,既然要防止逃液,又要扣持锅内料液充分沸腾。当锅内压力升到规定压力0.28MPa表压时,排气阀可开启少许。,(8)水解完毕,放料要快,以免水解过头。进入中
23、和桶要及时降温,以免色素加深。,三、决定淀粉水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决定淀粉水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淀粉乳浓度的高低;采用酸的种类和酸的用量;水解的温度与压力。,1.淀粉乳浓度的选择淀粉水解时,淀粉乳的浓度越低,水解越容易,水解液中葡萄糖药度也就越高,糖认色泽也就越浅。反之如淀粉乳浓度越高,则有利于葡萄糖复合,分解的副反应产生,使糖液的纯度降低,色泽加深。,表1-12 淀粉乳浓度与水解糖液DE值之间的关系,2.酸的种类和浓度几种不同酸的催化效能见表1-13。,表1-13 不同种类酸的相对催化效能,不同种酸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的工艺条件。,盐酸:催化效能最高。但催化葡萄糖复合反应的能力也大。而且盐
24、酸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大。盐酸糖化用Na2CO3中和,产生氯化物,增加糖液盐分和味道,对于制结晶葡萄糖,则会影响结晶、分离及收率。但对味精生产影响不大。目前国内淀粉酸水解都用盐酸为催化剂。,硫酸:催化能力次于盐酸。当用氢氧化钙或碳酸钙中和时生成硫酸钙沉淀,在糖液脱色过滤时除去,但仍有部分存在于糖液中,蒸发时易生成结垢的Ca#,DO4=除去,即能使糖液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因硫酸浓度大、运输、贮存和使用都比较盐酸方便,而且硫酸比盐酸便宜。,酸的用量:,例如:,2CaHPO4+2HCl=Ca(H2PO4)2+CaCl2 Ca3(PO4)2+4HCl=Ca(H2PO4)2+2CaCl2灰分中的碱性物质Fe2
25、O3和CaO以及乳酸钙(或其钠盐)也消耗部分酸。其中以蛋白质及磷酸盐耗酸量较大。淀粉糖化中蒸汽也会带走部分酸。因此,致使实际耗酸量大大超过理论量。一般用盐酸量(以纯HCl计)占干淀粉0.50.8%,为了便于操作控制,生产上加酸量常以淀粉乳pH值为指标,当采用1011B的淀粉乳时,控制pH值在1.5左右。,淀粉糖化操作中,除加酸量以外,加酸的方法是否合理,也将对糖液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加酸的方法有两种:,(1)将所有酸一次投入(全部)淀粉浆中,泵入糖化锅糖 化。,(2)将底水加盐酸调至pH1.5,用泵入水解锅,蒸汽加热沸腾,再把淀粉乳用盐酸调至pH1。5,泵入糖化锅进行糖化。,第一种方法虽然简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淀粉制备糖 淀粉 制备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