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形测量》PPT课件.ppt
《《海底地形测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底地形测量》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海洋地形测量,概述海底地形测量海底地形图,一、海图的内容海岸海底地貌航行障碍物助航标志水文及各种界线,海图主要服务于:航海渔业海洋工程国际交往国防事业海图历史研究等。,第一节 概述,海图图形要素分为:海域要素 陆地要素海图主要有:纸质海图 电子海图,二、海图的分类,地图投影的种类很多,通常以投影的变形性质、正常位置下经纬线形状或投影面与地球椭球的相关位置不同为标志进行分类。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角度相等,但长度和面积有变形 等距投影投影前后的长度相等,但角度和面积有变形;等面积投影投影前后的面积相等,但角度和长度有变形,三、海图的投影,海图通常选择:墨卡托投影(等角投影)高斯克吕格
2、投影(等角投影),墨卡托投影,又称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其原理是假设有一个与在赤道与地球相切的圆柱面,先把球面映射到这个圆柱面,再把这个圆柱面展开成为一个平面。,1、墨卡托投影,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航空图,如果循着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航行,方向不变可以一直到达目的地,因此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2、高斯克吕格投影 中央经线和赤道为互相垂直的直
3、线,其他经线均为凹向并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他纬线均为以赤道为对称轴的向两极弯曲的曲线,经纬线成直角相交。在这个投影上,角度没有变形。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长度比均大于1,长度变形为正,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最大变形在边缘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面积变形也是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为了保证地图的精度,采用分带投影方法,即将投影范围的东西界加以限制,使其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3、普通海图的投影选择(1)海底地势图 此类图一般比例尺较小,包含的地理区域较大。为便于指挥联络,海底地势图与航海图采用统一的投影是合适的。同时,考虑到地势图对投影的变形要求不高,因此,各国出版的海底
4、地势图,绝大多数采用墨卡托投影。(2)海底地形图 此类图比例尺相对较大,要求有较高的量测精度。这类图可供选择的投影较多,各个国家常常根据本国的地图位置、区域形状、投影使用习惯,以及与陆地地形图协调一致等来选择投影。,四、海图符号及要素表示(1)海图符号的概念及分类海图把海域及沿海陆地的各种信息依靠海图符号表达给用户,海图符号是海图作为信息传递工具所不可缺少的媒介。具有:能对客观事物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和简化。赋予海图极大的表现能力。提高海图的应用效果,按分布范围,海图符号可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按符号的尺寸与海图比例尺的关系,海图符号可分为:依比例尺符号半依比例尺符号不依比例尺符号
5、,(2)海图图式世界各国航海图的生产都对海图符号有统一的的规定,即海图图式,它包含了绘制航海图的全部符号和缩写,也是绘制其它海图的基本符号。,海底地貌,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底地貌单元表,第二节 海底地形测量,海底地貌组成,(1)大陆架大陆架是指从海岸起、在海水下向海底延伸的一个地势平缓的海床。大陆架范围内海水的深度一般在20550米之间。全世界大陆架的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5.3,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大陆架的地质结构与相邻的大陆一致,其海底地貌是由原来陆地上的地貌沉溺于海水之下构成的。大陆架上大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物资源。,一、海底地貌组成,(2)大陆坡大陆坡是大陆架
6、外缘以下坡度较陡的区域。在地形上,它是大陆的边缘,是大陆向大洋过渡的地区,它的坡度为47,有时可以达1314。在大河口外的大陆坡,坡度较缓,仅为12左右。大陆坡的深度为2002400米,其平均宽度为4050千米。世界上大陆坡的面积占海底总面积的12左右。大陆坡上最特殊的地形是海底峡谷。,(3)海沟和海盆海沟是位于两个板块之间的俯冲带上的海底深渊。它平行于两个板块的边界,多位于俯冲板块一侧,延长很远。如太平洋板块的周围就被深度达700011000米的海沟所环绕。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汇聚边界。海盆是洋底下凹部分,并为海岭或海底隆起所分隔的盆地。盆地内覆盖着海底沉积物,主要是化学沉积物和生物沉
7、积物。,海盆海底地貌,(4)海底火山和平顶山海底火山和平顶山都是一些深海底部相对孤立的区域。海底火山是岩浆物质沿着大洋壳的薄弱点向上喷发而形成。随着喷发的进行,火山不断增高,如果露出水面,就形成火山岛。如果海底火山出现于海面附近,其顶部被波浪夷平,成为平顶山。平顶山大量出现在太平洋中部,在印度洋底也有。,海底地形测量是测量海底起伏形态和地物的工作。是陆地地形测量在海域的延伸。按照测量区域可分为海岸带、大陆架和大洋三种海底地形。特点是测量内容多,精度要求高,显示内容详细。,二、海底地形测量,海底地形测量的程序:测线布置海上定位测量水深测量,1、测线布设 测线是测量仪器及其载体的探测路线,分为计划
8、测线和实际测线,一般布设为直线。海上测线又称测深线。确定测线布设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测线间隔和测线方向。布置测线目的:(1)、能够采集到海区内足够的海底地形测量数据,(2)、反映海底地形地貌起伏状况,(3)、发现海底特殊目标,(1)、测深线的间隔 测深线的间隔是主要根据对所测海区的需求、海区的水深、底质、地貌起伏的状况,以及测深仪器的覆盖范围而定的。总之,以满足需要又经济为原则。我国是规定图上主测深线的间隔为10毫米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海区的测图比例尺,(2)、测深线方向 测深线方向是测深线布设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测线方向选取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测量仪器的探测质量。选择测深线布设方向的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底地形测量 海底 地形 测量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