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规划》PPT课件.ppt
《《泵站规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规划》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泵站工程规划 水利规划在一定的任务条件下,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确定所需要的水利设施、工程规模以及各设施之间的配合运用。1任务:防洪、除涝、灌溉、降渍、盐碱地改良、航运、发电、冲淤、水产等。2自然地理条件:地貌特征、水文特点、降水量时空分布、土质、植被、地质(工程、水文)。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分布、区域的财政条件、经济发达程度、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方针。,4水利设施:水库、渠道(河道)、电站、泵站、桥涵、水闸、船闸、渡槽、鱼道。5工程规模:建筑物等级、标准以及影响范围。6配合运用:各建筑物之间的协调关系,联合运行。,水利规划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近期与远期(2)投
2、入与产出(3)整体与局部(4)地区间协调,泵站工程规划:是地区水利规划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在分析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基础上确定:(1)划分灌溉区(排水区);(2)确定泵站的规模、设计标准、设计参数(Q、H等);(3)泵站工程的组成(泵站站址、枢纽布置、协调运行方案)。,泵站类型:(按作用分)灌溉站、排水站、排灌结合站、抽水发电站、其它(调水、改善水质、降渍、盐碱地改良)。泵站枢纽的组成:(泵站枢纽:泵站附近以泵站为中心的主要建筑物之间的关系)(配合泵站运行的各建筑物或设施的总和。)泵站、进出水建筑物、渠系、变电所、控制闸、船闸、鱼道、桥梁、涵洞等。,第一节 灌溉泵站规划一、抽水灌区的划分 根据
3、当地的地形、水源、能源和行政区划等条件进行分流、分级控制,从而达到投资省、效益大的目的。,1一站一级提水,一区灌溉适用:灌区地形等高线基本平行于水源,灌区较小,地形高差不大。特点:工程规模小,机电设备少,工程比较集中。,2多站一级提水,分区灌溉 对灌区面积较大,如采用一站一区灌溉。存在问题:(1)输水渠道太长,沿程水量、能量损失大;(2)用水矛盾突出;(3)管理不便。,有天然河道分割,如采用一站一区灌溉存在问题:(1)过河(沟)交叉建筑物太多;(2)输水渠长;(3)用水矛盾突出。,3多站分级提水,分区灌溉适用:灌区面积大,地形高差大。特点:与一站一区相比,可有效地节省能源。,4一站分级提水,分
4、区灌溉特点:在一座泵站内安装扬程不同的几台泵,分别向相应的出水池供应。(高地用高池灌溉,低地用低池灌溉。)适用:灌区面积不大,但区内高差较大,高差比较明显。优点:工程集中、便于管理,有利于节约能源。,补充内容:泵站能量传递 设进水河道水位:1 进水池水位:2 出水池水位:3 出水河道水位:4 水泵的流量:Q 水泵扬程:H 轴功率:P轴 电机输入功率:P入 输出功率:P出,电机效率:传动效率:水泵效率:管路效率:,水池效率:泵站效率:,装置效率:,二、高扬程灌区的分级高扬程灌区分级提水可节约能源,为什么?例:某灌区灌溉面积为 灌水率为q 总提水高度为H 泵站效率为站 渠系水利用系数渠假设电机效率
5、、传动效率均为100%如采用一级提水,则需总功率为:,如为二级提水,各站控制面积相等,各站提水高度相等,则两站总功率为:比一级提水总功率省1/4,如为三级提水,各站控制面积相等,各站提水高度相等,则三站总功率为:比一级提水总功率省1/3*级数越多,节省功率也越多。,以四级为例探讨如何采用功率最小方法确定扬程分级:某灌区面积与高程关系曲线=f(H),设水源水面高程为0,该区最高点高程为H,灌溉面积为,如灌水率为q。,四个站抽水总功率:N4=K(1+2+3+4)H1+(2+3+4)(H2-H1)+(3+4)(H3-H2)+4(H-H3)=K1H1+2H2+3H3+4H1=1;2=2-1;3=3-2
6、;4=-3N4=K1H1+(2-1)H2+(3-2)H3+(-3)H,N4=K1H1+(2-1)H2+(3-2)H3+(-3)H 要使四级站抽水的总功率最小,可将N4对上进行偏微分,并令其等于0,即:,图解法:(自学)1假设第一次作图时一级站的扬程为H11=H/n(n为级数,以4级为例),H11中的第一个下标“1”表示第一次作图,第二个下标“1”表示一级站,其它类推。2从纵坐标上相应的H11处向右作水平线,交曲线于A12点,该点的高程即一级站出水池水位高程(可近似地看作二级站的站址高程),过A12作=f(H)的切线。3过H11点作=f(H)曲线在A12点切线的平行线,与过A12点的垂线相当于H
7、12,该点即为二级站出水池水位高程。,仿照上述方法,一直求出H14和A14的位置,若最后H14的纵坐标值不等于H,表示第一次作图时一级站的扬程H11假定得不正确,需根据比例关系,按下面的步骤,求第二次作图时第一级泵站的扬程H21。4以O为园心,OH为半径画弧,交横坐标于M点。5过H14作水平线交纵坐标于P1点,连MP1。6过H11作H11N1/MP1。7以O为园心,ON1为半径画弧,交纵坐标轴于H21点,H21点即为第二次作图时的一级站扬程。,再按上述方法求其它各级站的H22、H23、H24。若H24仍不等于H,则再按以下关系 仿照上述47步骤,重新作图,直至最后一级泵站扬程的纵坐标与H相等为
8、止。*此法可确定各级站所处的高程位置,站址的最终确定仍需考虑更多的因素。,三、站址选择和建筑物的总体布置1站址选择需考虑的因素(1)地形条件:开阔、平坦、利于施工场地及 建筑物布置,开挖小,利于今后的改、扩建。(2)地质条件:地基土质好,承载力高,地下水位低,尽量避免淤泥、流沙。(3)水 源:来流条件好,河床稳定,对弯道,宜建在凹岸。(4)其 他:能源充足,交通便利。,2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取决于地形、地质、水源水位)从江河、湖泊或灌溉渠道上的取水泵站(1)有引渠的布置形式(2)无引渠的布置形式从水库中取水的泵站(1)从水库上游取水(引渠、潜没式)(2)从水库下游取水(明渠引水、压力涵洞引水)井
9、泵站,四、流量确定1灌溉设计标准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水源或泵站提水能力对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的一项指标,是确定泵站规模和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一般可用灌溉设计保证率或抗旱天数表示。灌溉设计保证率:在长系列内,供水量满足灌溉要求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与水源条件(丰水、缺水)及作物种类(旱作、水稻)有关。综合反映了水源条件(河道的来水量、引水能力)与灌区用水的需要,抗旱天数:连续无雨时,泵站工程能满足灌区作物用水的天数。反映泵站抗御干旱的能力,指泵站工程能满足抗旱需要的天数。,2设计流量的确定设计流量在一定设计保证率下的流量。灌溉设计流量按照灌区内某一时期的最大用水流量确定,与灌区面积、作物组成、土壤
10、条件、灌水技术、灌溉制度等因素有关。(1)灌溉用水量的确定a灌水定额(与典型年的降雨、蒸发、土质、作物类型及分布、灌溉方式、灌水历时等有关)m3/亩,或mm。b经验法(灌水模数)m3/s万亩。,(2)设计流量aQ=(mA/Tt水)式中:针对有多种作物需在同一时间灌溉 m最大一次灌水定额,m3/亩 A灌溉面积(亩)T灌水时间(d)t泵站每天运行时间(h/d),一般取1822h,大站24h 水渠系水利用率对于灌水区内有塘坝蓄水的情况 V蓄有效调蓄库容。b经验法 Q=MA,五、泵站特征水位和灌溉扬程1特征水位(1)进口(下游)a设计水位:取水口:取灌溉季节相应于设计保证率的日或旬平均水位。进水池: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泵站规划 泵站 规划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