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肿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统肿瘤》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泌尿系统肿瘤,检查对诊断肾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很高,是一种无损 伤性检查,目前已成为诊断肾肿瘤的主要方法。能清晰地显示直径以上的肾占位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形态,灵敏度超过肾盂造影、肾实质断层造 影、超声检查及动脉造影。对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也较准确,因能测定占 位性病变的密度,并可观察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占位 性病变及其周围组织阴影有无增强。如系实质性肿 瘤,衰减值都在+以上,注射造影剂后病变本 身及其周围组织的阴影都有增强。可显示肾蒂周围及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肿大(转移)。明确肾癌有无侵入邻近器官,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有无 癌栓以及肝脾有无转移。对肾癌的分期帮助很大。,肾脏肿瘤恶性者多见,肾细胞癌、
2、肾盂癌和肾母细胞瘤,良性肿瘤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见。,肾细胞癌,病理:常见肾恶性肿瘤。腺癌,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实质性肿块,无包膜或假包膜。瘤内常见出 血、坏死、囊变、少钙化,富血供。侵及肾盂肾盏而引起血尿,侵犯邻近脂肪、肌肉、淋巴、血管;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向静脉内扩散形成癌栓,肺、肝、骨等 小肾癌:直径小于3cm。,好发于5070岁,20岁以下者很少见,罕见于儿 童。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临床表现1.血尿 常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血块 通过输尿管而引起肾绞痛。2.腰痛 腰部钝痛,肿块增大累及肾包膜或侵 犯周围脏器和腰大肌所致。3.肿块,CT表现:1 进展期肾癌 1)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3、2)平扫:多数等或略低、混杂密度。增强:肿瘤不均匀强化。早期强化明显,后期相对低密度 3)肿瘤侵犯邻近组织,肾周脂肪模糊或消 失,肾筋膜增厚。4)肾静脉、下腔静脉内充盈缺损,管径增粗。5)肾门、腹主动脉周淋巴结肿大;肝、肺、骨等转 移病灶。,早期:左肾中下极增大,外形不规则,正常肾皮质结构破坏,肿块强化(其内见低密度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后期:肾实质肿块强化影消退,呈略低密度,延时进一步消退。肾透明细胞癌,肿瘤侵犯肾窦肾盂,右肾癌,2、小肾癌 平扫呈圆形低密度结节,境界清楚,直径小于3cm,增强扫描:较正常组织密度低。3、囊性肾细胞癌 平扫:囊实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内见分隔,或壁 结节 增强
4、扫描:囊壁、肿瘤实性部分及分隔、壁结节强 化。,右肾上极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有钙化,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铸型形成,并可见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右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右肾不规则强化低密度肿块,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增粗,癌栓形成。,肾Ca分期:1期、肿瘤位于肾实质内,肾轮廓正常。2期、肿瘤穿破肾包膜侵犯肾周脂肪,但仍局 限在肾筋膜内。3期、A 肿瘤侵犯肾静脉、下腔静脉。B 侵犯 局部淋巴结。C 侵犯局部淋巴结及血管 4期、A 肿瘤侵犯邻近脏器,腰大肌、横膈受 侵。B 远处淋巴结和肝等脏器转移。,MRI:T1WI信号低于肾皮质,T2WI混杂高信 号,
5、假包膜低信号。对肾静脉和下腔静 脉瘤栓显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1、CT对肾癌诊断有重要意义,其诊断准确性高,并有助 于手术前分期。磁共振成像(MRI)对肾盏的侵犯范围,肾静脉和腔静脉 内癌栓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一定优点。,2、1)肾囊肿合并感染、出血与囊性肾癌鉴别:囊性肾癌壁厚不规则,囊内见分隔或壁结节,增强 扫描强化明显 2)肾错构瘤与小肾癌鉴别:肾错构瘤内含脂肪成分。3)肾癌与肾盂癌鉴别:4)与肾外肿瘤鉴别。,肾盂癌,病理:多系乳头状移行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 癌少见。顺行种植,向输尿管及膀胱扩散,瘤内少有坏死、囊变、出血,血供较肾癌不 丰富。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临床表现:无痛性血尿
6、,腰痛,腹部肿块。,CT表现:1 软组织肿块,密度低于实质,高于尿液。2 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延时扫描:肿瘤形成低密度充盈缺损。3 肾窦脂肪受压或消失。4 肾盂、肾盏积水(肿瘤近端积水征)。ivp显示肾盂内固定的充盈缺损。MRI:T1WI高于尿液、T2WI低于尿液信号。,平扫呈等密度,增强肾盂期充盈缺损,近端肾盏扩张,肾盂受压变形,肾盂肿瘤充盈缺损,男67岁,诊断与鉴别诊断:IVP CT可用于分辨肾盂或输尿管内充盈缺损的性质。1 肾盂癌与结石、新鲜血块鉴别:结石CT值高于新鲜血块(60-90Hu),肿瘤密度最低(40-60Hu)。血块多体位和短期复查,大小和密度可变化,增强扫 描无强化。2
7、 肾癌侵犯肾盂:肾癌侵犯肾盂时,肿瘤血供丰富,肿块强化明显,易侵犯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形成癌栓。肾盂癌,多位于 肾窦中央,肿块较小,肾轮廓多无改变,可同时侵犯同 侧输尿管和膀胱。,肾母细胞瘤,Wilms瘤,最常见于1-5岁儿童,多为单侧。病理:起源于未分化的间胚叶组织,体积较大,周围假包膜常有出血和坏死囊腔形成,5%有 钙化。肿瘤多侵犯肾静脉。常见转移到肺。临床表现:腹部无痛肿块,高血压,发热,血尿 少见。,CT表现:1 平扫:巨大混杂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较清。2 增强扫描:肿瘤轻度不规则强化。3 肾静脉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IVP:肾功能减退,肾盂肾盏显影不良或不显 影。常见肾盂肾盏受压移位、
8、变形和破坏。,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病年龄,影像学表现。与肾上腺母细胞瘤鉴别:肾母细胞瘤为 肾内肿瘤,破坏肾组织,肾组织变薄,钙化率 低;肾上腺母细胞瘤为肾外肿瘤,对肾压迫推 移,表现为整个肾脏受压向内下或外下移位,而 形态基本保持,钙化率高。,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错构瘤。肾脏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40-60岁女 性,多为单侧;20%合并有结节性硬化,多 为双侧,多见于青少年。病理: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无包 膜,膨胀性生长。易出血,瘤内或肾周血肿 常见。临床表现:腰部肿块,上腹不适,腹痛。血尿少 见。,CT表现:1 肾实质混杂密度肿块(脂肪和软组织),境 界清,含脂肪成分,CT值-12
9、0-40HU。2 增强扫描:部分病灶(血管成分)强化MRI表现:含有脂肪与软组织信号的肿块,T1WI高 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不典型错构瘤(脂肪极少)与肾癌难鉴别,脂肪被抑制,诊断与鉴别诊断:大多数肾错构瘤征象特殊,容易诊断。少数肾错构瘤由于瘤内血管成分多,肿瘤血 供丰富,与小肾癌鉴别。,鉴别诊断要点:薄层CT扫描,如发现肿块内有少许脂肪,提 示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癌可出现血尿(而肾错构瘤罕见血尿),少数钙化,增强扫描肾癌瘤灶内或瘤周常见粗大扭曲的强化血管或结节状强化血管团,瘤内常见 大片或斑片状低密度液化坏死区,静脉癌栓及肾 淋巴结肿大。,膀胱癌,中老年男性多见,病理:移行细胞癌
10、多见,乳头状癌。少数为鳞癌 和腺癌,浸润型生长。好发部位:膀胱三角区和侧壁。少数可见钙 化。侵犯周围组织,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临床表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CT检查前充盈膀胱,CT表现:1 膀胱内分叶、结节状软组织密度肿块。2 增强扫描:早期均一强化,延迟扫描:腔内充盈缺损。3 膀胱壁局限性增厚。4 周围组织受侵。5 淋巴结转移。IVP:向腔内突起的结节状、菜花状充盈缺损;,膀胱癌(充盈缺损征),男67岁,膀胱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与膀胱结石、血块鉴别诊断。膀胱壁增厚的膀胱癌与慢性膀胱炎鉴 别,后者多为均匀性增厚,常伴有膀胱缩小。,肾囊肿,病因病理:发病与年龄有关,提示肾
11、囊肿与肾脏的退行性变有关。,CT表现:1 圆形囊性病变,壁菲薄,边缘锐利,2 囊内均匀水样密度,CT值-515Hu。3 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4 囊肿合并出血、感染和钙化时,表现为囊壁 增厚、钙化,囊内密度增高。MRI表现:T1WI低、T2WI高信号。囊肿内可有出血,呈高密度囊肿或T1WI高 信号。,左肾囊肿(单个),双肾囊肿,边缘锐利,无强化,诊断与鉴别诊断:复杂性肾囊肿与囊性肾癌:壁厚,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强化。成人多囊肾:,多囊肾,病因病理:胚胎发育过程中,肾小管与集合管间连接 不良,分泌的尿液排出受阻,肾小管形成潴 留性囊肿。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常伴有 肝脾胰腺囊肿。临床表现:腹部肿块,高血压,血尿。,CT表现:1 双肾分叶状增大。2 多发圆形低密度影,囊肿内出血呈高密度。3 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4 结石、钙化。4 常伴多囊肝。,双肾多囊肾(良性)女57岁,鉴别诊断:多发单纯性囊肿与成人多囊肾鉴别:多囊肾有家族遗传史,常合并肾外囊肿,同 时伴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表现。多发单纯性囊肿肾脏增大不明显,囊肿数目 少,该病与轻度成人多囊肾较难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