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概论》PPT课件.ppt
《《河流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概论》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河川径流,内 容:2.1 河流和流域2.2 河川径流形式2.3 水文测验2.4 水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重 点: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表示方法;平原河流的特征;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难 点:径流模数和径流深度的概念和计算;,河流:沿地表线形凹槽集中地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较大的河或江,较小的叫溪。,2.1 河流和流域2.1.1 河流的形成和分段,(1)干流(Mainstream)在水系中汇集全流域径流的河流,例如:黄河、长江。,(2)支流(Tributary)流入一较大河流或湖泊的河流。支流是分级的:一级支流(注入干流的支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的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的支流
2、);四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的支流),(3)河网(Hydrographic Net)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域内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构成脉络相通的一个系统,称为河网,也叫河系或水系。,河流的分段(1)河源:河流的发源地。为泉水、溪涧、冰川、或沼泽。(2)上游:紧接着河源,峡谷地形。落差大,坡陡流急,下切强烈,河谷狭,流量小。(V形)(3)中游:坡度渐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旁蚀力量增强,河槽逐渐拓宽、曲折、开阔,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U形),(4)下游:河流的最下级,处于平原区,河床宽,坡度缓,水流慢,泥沙淤积作用较显著,沙洲较多。(5)河口:河流的终点。淤积,形成三角洲。,
3、外流河:注入海洋的河流。如长江,黄河。内流河或内陆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中(瞎尾河)。如塔里木河、格尔木河(青海),河流上游,黄河上游,山区上游河流,河流中游,河流下游,源头,源头地貌,2.1.3河流的基本特征 河流断面 a.横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深泓线:河道中各横断面水流最大流速点的连线。,中泓线(溪线):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b.纵断面:沿河流中泓线切出来的断面中泓线?深泓线?,(2)河流长度(River Length)1)定义:河流源头至河口 或 测站断面沿河槽中泓线或轴线 量取的距离L。2)作用:河流特性的基本参数,可确定落差、比降和能量。(3)河流弯曲系数(
4、Tortuosity)1)定义:沿河流中泓线两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直线距离的 比值。2)特性:任何河段都有它的弯曲系数;它可反映河流流经地 的地质地貌特征。,l,L,(4)河流比降 1)横比降:河流沿横断面方向的水力坡度 产生横比降的原因:a)弯曲河段中惯性离心力的作用;b)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c)流速分布不均匀的影响。,(a)平面图(b)横断面图(c)水面单元水体受力图,(4)河流比降 2)纵比降:a)水面纵比降(水面坡度):中泓线上单位长度内水面的落差。b)河底纵比降(河底坡度):中泓线上单位长度内河底的落差。,2.1.4.流域(1)分水岭、分水线和流域 1)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或河流)
5、的山岭或河间高地。2)分水线: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山脊线)。3)流域:一个水系(或河流)的集水(地表或地下水)区域。(2)流域的几何特征 1)流域面积:是流域的主要几何特征。通常先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定出流域分水线,然后量出它所包围的面积。F(km2)方格法、求积仪法 2)流域长度:用河流的干流长度代替。L 3)流域平均宽度:4)流域形状系数:,(3)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特性,地质构造,沼泽及湖泊情况等,都是与流域水文特性密切有关的自然地理特征。1)流域的地理位置 2)流域的气候条件 3)流域的地形条件 4)流域的土壤、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 5)流域的植被
6、 森林度:6)流域的湖泊和沼泽 湖泊率:,河流的平面形态特征(1)平原河流 特点:在环流、泥沙的冲刷和淤积作用下,蜿蜒曲折形态,即深槽、浅槽沿水流方向交替出现,呈规律性。,专业术语:凹岸、凸岸、左岸、右岸、深槽、浅槽,(2)山区河流 大多为岩石河床,异常复杂,山区河流,1.峡谷河段,2.开阔河段,2.1.6 不同类型河段的河床演变一般规律(1)山区河段 1)山区河流的洪峰特征:a)洪峰暴涨暴落;b)流量和水位变化幅度很大;c)中水历时短暂 2)山区河流的纵横断面特征:a)横断面:多呈v字形或U字形 b)纵断面:河底比降较大,变化急剧,存在一系列折点,急滩与深潭交错,且常因落差集中而形成陡跌水甚
7、至瀑布。,(2)平原河段 1)顺直微弯型河道:a)浅滩和深槽交替发生冲淤,不但浅滩多,而且浅滩、深槽和水流线位置很不稳定,河床附近时而为深槽,时而为浅滩,水深变化大。b)边滩和深槽同步顺流下移。c)河床周期性展宽和缩窄。,2)游荡型(宽浅型)河道:a)多年平均情况下,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形成“地上河”。b)年内的冲淤变化,一般为汛期主槽冲刷,滩地淤积,而非汛期则相反。c)沙洲移动迅速,河道外形经常改变,冲淤变化幅度极大。一次洪水后,河床面目全非。d)主槽经常摆动,而且摆动的速度和幅度都很大。,3)弯曲型(蜿蜒型)河道:a)凹岸崩退和凸岸淤长;b)河湾发展、河线蠕动;c)自然的裁弯取直,并伴随又一
8、轮的河湾消长。,4)分汊型河道:a)洲滩的移动;b)河岸的崩坍和弯曲;c)汊道的交替兴衰。,2.2 河川径流形成2.2.1 径流的形成过程 流域内的水自降落开始至水流汇集、流至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1)降水阶段:从云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的滴粒 降水量 H: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集雨面积上的总水量,用深度表示,mm 降水历时t:降水的持续时间,min,h或d 降水强度i: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mm/min、mm/h,降雨量对径流量的大小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24h降水总量或12h降水总量,可以把降水强度分 为小雨、阵雨、中雨、暴雨、特大暴雨等。,(2)流
9、域蓄渗阶段 降雨开始时并不立即形成径流。雨水一部分会被地面植物截留,一部分会渗入地表土中,部分被蓄留在坡面的坑洼里。这一阶段称为流域蓄渗。(3)坡面漫流阶段 流域蓄渗阶段完成以后剩余雨水沿着坡面形成坡面漫流。它从局部区域开始,逐渐扩展到全流域。坡面漫流的雨水最后汇入河沟。(4)河槽集流阶段 汇入河沟的水,顺着河道由小沟到支流、由支流到干流、最后到达流域出口断面。这个阶段称为河槽集流。,河川径流的大小和变化,通常用流量和水位来表示。,一年内的最大洪峰流量,称为年最大流量。,2.2.2 河川径流的影响因素 从径流形成过程来看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可分为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1)气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流概论 河流 概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