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计算》PPT课件.ppt
《《沉降计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计算》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本章提要 本章特点 学习难点,第6章:地基沉降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合法 地基的沉降过程-饱和土渗流固结理论 有一些较严格的理论 有较多经验性假设和公式 不同条件下的总沉降量计算,工 程 实 例,高层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而被爆破拆除,6.1 概述,地基沉降计算,新建筑引起原有建筑物开裂,6.1 概述,研究表明:粘性土地基在基底压力作用下的沉降量S由三种不同的原因引起,次固结沉降 Ss主固结沉降完成以后,在有效应力不变条件下,由于土骨架的蠕变特性引起的变形。这种变形的速率与孔压消散的速率无关,取决于土的蠕变性质,既包括剪应变,又包括体应变。,初始沉降(瞬时沉
2、降)Sd有限范围的外荷载作用下地基由于发生侧向位移(即弹性变形)引起的。,主固结沉降(渗流固结沉降)Sc由于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向有效应力转化而发生的土渗透固结变形引起的。通常是地基变形的主要部分。,t,S,Sd:初始瞬时沉降,Sc:主固结沉降,6.1 概述,Ss:次固结沉降,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最终沉降量S:,t时地基最终沉降稳定以后的最大沉降量,不考虑沉降过程。,以一维侧限应力状态土的压缩特性为基础的分层总和法,计算方法:,砂土和粘性土的工程应用,6.1 概述,第6章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 6.1 概述 6.2 弹性理论计算公式 6.3 分层总和法计算公式 6.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计算
3、沉降量 6.5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6.6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组成 6.7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进一步讨论,6.2 弹性理论计算公式,P,r,y,x,Z,R,dz,将x、y、z代入,地面上某点处的沉降通过积分得:,r,s,6.2.1 柔性荷载下的地基沉降,中点沉降,B,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沉降可用叠加原理求得:,矩形柔性基础,P,角点C的沉降按上式积分的结果为,令,称为角点沉降影响系数,则上式改为:,令:,6.2.1 柔性荷载下的地基沉降,矩形中心点o的沉降:,令:,为中心沉降影响系数,6.2.1 柔性荷载下的地基沉降,由于基础具有一定的抗弯刚度,中心荷载下矩形沉降近似地按柔性荷载下基底平均沉
4、降计算:,为平均沉降影响系数,P114 表6-1,6.2.2 刚性基础的地基沉降,具有无限大的抗弯刚度,受荷沉降后基础不发生挠曲,因而,基底的沉降量处处相等,常数,则取刚性基础的沉降影响系数,有限深度z范围内土的变形的沉降影响系数,查表6-2,采用公式,刚性基础下成层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方法,刚性基础承受偏心荷载时,沉降后基底为一倾斜平面,基底形心处的沉降(即平均沉降)可按式(6.12)计算。,6.2.3 刚性基础的倾斜,k刚性基础倾斜影响系数,例题6-1,理论上不够完备,缺乏统一理论,是一个半经验性方法,假设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计算侧限应力状态,只发生单向沉降只计算固结沉降,
5、不计瞬时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将地基分成若干层,认为整个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为各层沉降量之和:,基本假定和基本原理:,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6.3 分层总和法计算公式,施工步骤,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基坑开挖:基础土层卸载,基础底面回弹,基础施工:基础土层重加载,基础底面再压缩,基坑回填:基础土层重加载,基础地面再压缩,建筑物施工:基础土层压缩沉降,6.3 分层总和法计算公式,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计算简图,(a)e-p曲线,(b)e-lgp曲线,6.3 分层总和法计算公式,计算公式:e-p曲线,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6.3 分层总和法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确定:,查定:,
6、算定:,以公式 为例,6.3.3 计算方法与步骤,计算步骤,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原地基的自重应力分布cz基底附加压力p0确定地基中附加应力z分布确定计算深度zn地基分层Hi计算每层沉降量Si 各层沉降量叠加Si,不同土层界面地下水位线每层厚度不宜0.4B或4mz 变化明显的土层,适当取小,6.3.3 计算方法与步骤,计算步骤,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确定计算深度zn地基分层Hi计算每层沉降量Si 各层沉降量叠加Si,经验法:一般土层:z=0.2cz 软土层:z=0.1cz规范法:S0.025S经验公式:Zn=B(2.5-0.4lnB)计算到压缩性较大土层底面,6.3.3 计算方法与步
7、骤,注意:,(a)计算原地基中自重应力分布,(b)基底附加压力p0,p0=p-d,(c)确定地基中附加应力z分布,自重应力,附加应力,沉降计算深度,cz从地面算起;,z从基底算起;z是由基底附加应力 p-d引起的,6.3.3 计算方法与步骤,计算公式:e-p曲线,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对土层i有:,6.3.3 计算方法与步骤,例题有一矩形基础,放置在均质粘土层上,如图所示。基础长度L为10m,宽度B为5m,埋置深度D为1.5m,其上作用着中心荷载P等于10000kN。地基上的天然湿容重为20kN/m3,饱和容重为21kN/m3,土的压缩曲线如图所示。若地下水位距离基底2.5m,试求基础中心
8、点的沉降量。,解:(1)由l/b=10/5=210可知,属于空间问题,且为中心荷载,所以基底压力为:基底净压力为:(2)因为是均质土,且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2.5m处,取分层厚度Hi=2.5m。(3)求各分层面的自重应力(注意:从地面算起)并绘分布曲线见图(a)。,(4)求各分层面的竖向附加应力并绘分布曲线见图(a)。该基础为矩形,属空间问题,故应用“角点法”求解。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附加应力计算成果表(5)确定压缩层厚度。从计算结果可知,在第4点处有,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10m。,(6)计算各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计算结果见下表。(7)由图(b)根据 和 和分别查取初始孔隙比和压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降计算 沉降 计算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