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分离》PPT课件.ppt
《《沉淀分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淀分离》PPT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章 沉淀分离法 Precipitation,2,二、沉淀分离的原理,一、概述,三、沉淀分离法的分类,四、共沉淀分离富集法的应用与进展,3,一、概述,沉淀法是最古老、经典的化学分离方法。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通过沉淀反应把欲测组分分离出来;把共存的组分沉淀下来,以消除它们对欲测组分的干扰。,4,沉淀分离的特点,方法简便,价廉,实验条件易于满足操作量大,可用于制备规模与重量法结合时准确度较高近年来一些高选择性的有机沉淀剂和有机共沉淀剂的研究应用,使这类分离方法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重量法的实例?,5,经典沉淀分离需经过溶解、洗涤、过滤等手续,操作较繁琐费时;,某些组分的沉淀分离选择性较差,分
2、离不完全。,没有广泛的适应性,主要限于金属离子,样品用量大,6,二、沉淀分离的原理,(一)溶解度和溶度积的概念,复习相关知识,7,当水中存在微溶化合物 MA 时,MA 溶解并达到饱和状态后,有下列平衡关系:MA(固)MA(水)M+A-在水溶液中,除了M+、A-外,还有未离解的分子状态的 MA。,1.溶解度,相关知识,8,根据 MA(固)和MA(水)之间的沉淀平衡,得到:MA(水)MA(固)因纯固体物质的活度等于 1,故 MA(水)S0 S0 称为该物质的固有溶解度或分子溶解度。,S0(平衡常数),9,2.溶度积,在更复杂的沉淀平衡体系中,除了分子和离子对形式的化合物外,还有其它各种离子形式的化
3、合物存在于溶液中,因此,一种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应该是所有这些溶解出来的组分的浓度的总和。MA(固)MA(水)M+A-根据MA在水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得到:M+.A-,10,为该微溶化合物的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又因为M+.A-M+M+.A-A-M+A-Ksp 故 M+A-称为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11,(二)沉淀的形成,沉淀从形态上分为:晶形沉淀:颗粒直径约0.11 微米无定形沉淀(非晶形沉淀或胶状沉淀)颗粒直径小于0.02 微米凝乳状沉淀 颗粒大小介于两者之间,12,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典型晶形沉淀 BaSO4,13,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典型凝乳状沉淀AgCl,14,电子显微镜观察
4、到的典型无定形沉淀Fe2O3.nH2O,15,1.晶形沉淀,(1)成核过程这一阶段对于沉淀的性质有重大的影响进行沉淀时形成许多晶核,则所得沉淀为细晶体,难于过滤且污染严重。进行沉淀时形成的晶核较少并且沉淀的生长又较缓慢时,所得沉淀为粗晶体,容易过滤且通常很少沾污。,16,晶体的形成与溶液中过饱和的程度有关。在稍微过饱和的条件下,所生成的晶核数目少,沉淀的结晶过程缓慢。若过饱和达到了某种较高的程度,则沉淀过程迅速地进行。,17,18,(2)晶体成长,成长过程至进行到过饱和现象不再存在为止。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沉淀与溶液之间的平衡实质上仍然动态地继续着,由于小晶体比大晶体更易溶解,因此那些与母液保持
5、接触的原始沉淀会发生变化。小晶体不断地溶解,大晶体由此不断生长。,19,(3)沉淀的陈化,在分析化学中,把结晶的 这一阶段看作沉淀的第三 阶段,称为沉淀的陈化(长时间地保持和 母液的接触),20,BaSo4沉淀的陈化效果,21,(三)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同离子效应,(2)盐效应,(3)酸效应,(4)络合效应,温度 溶剂 沉淀颗粒大小形成胶体溶液 沉淀析出形态,(5)其他因素,22,1、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同离子效应组成沉淀的离子称为构晶离子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向溶液中加入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小。(2)盐效应加入强电解质而增大沉淀溶解度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6、。构晶离子的电荷愈高,影响也愈严重。,23,(3)酸效应 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酸效应影响情况不同(4)络合效应进行沉淀反应时,若溶液中存在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则反应向沉淀溶解的方向进行,影响沉淀的完全程度,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影响称为络合效应。,24,(5)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他因素,温度的影响沉淀的溶解反应绝大部分是吸热反应,因此,沉淀的 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图 温度对几种沉淀溶解度的影响,25,溶剂的影响无机物沉淀大部分是离子型晶体,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有机溶剂中大一些。在分析化学中,经常于水溶液中加入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来降低沉淀
7、的溶解度。但采用有机沉淀剂时,所得沉淀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较大。,26,沉淀颗粒大小的影响 实验证明,当晶体颗粒非常小时,可以观察到颗粒大小对溶解度的影响。同一种沉淀,晶体颗粒大,溶解度小;晶体颗粒小,溶解度大。在实际工作中常通过陈化作用,即将沉淀置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将小晶体转化为大晶体,以减小沉淀的溶解度。,27,形成胶体溶液的影响 进行沉淀反应时,特别是对于无定形沉淀的沉淀反应,如果条件掌握不好,常会形成胶体溶液,甚至使已经凝聚的胶体沉淀因“胶溶”作用而重新分散在溶液中。胶体颗粒很小,极易通过滤纸而引起损失,因此应防止形成胶体溶液。将溶液加热和加入大量电解质,对破坏胶体和促进凝胶作用
8、甚为有效。,28,沉淀析出形态的影响,有许多沉淀,初生成时为“亚稳态”,放置后逐渐转化为“稳定态”。亚稳态沉淀的溶解度比稳定态大,所以沉淀能自发地由亚稳态转化为稳定态。,29,(四)沉淀条件的选择,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1)沉淀应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2)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加入沉淀剂。(3)沉淀作用应在热溶液中进行。(4)要经过陈化。,30,2.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1)沉淀应当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2)沉淀应当在热溶液中进行。(3)沉淀时加入大量电解质或某些能引 起沉淀微粒凝聚的胶体。(4)不必陈化。,31,三、沉淀分离法的分类,沉淀法中主要包括:沉淀分离法 共沉淀分离法两种方法的
9、区别主要是:沉淀分离法主要使用于常量组分的分离(毫克数量级以上)共沉淀分离法主要使用于痕量组分的分离(小于1mg/mL),32,(一)沉淀分离法,33,实例,大学化学实验,P195,实验十五 混合离子的分离与鉴定,Ba 2+,Fe 3+,Co 2+,Ni 2+,Cr 3+,Al 3+,Zn 2+,34,1、无机沉淀剂,类型:NaOH溶液 可使两性的氢氧化物溶解而与其他氢氧化物沉淀分离。,(1)氢氧化物沉淀分离,35,氨水加铵盐 氨水加铵盐组成的pH值为810,使高价离子沉淀而与一、二价的金属离子分离;另一方面Ag+,Cu 2+,Co 2+,Ni 2+等离子因形成氨络离子而留于溶液中。,36,Z
10、nO悬浊液 ZnO为一难溶碱,用水调成悬浊液,可控制溶液pH为6.可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用作沉淀剂,使高价离子定量沉淀.有机碱 六亚甲基四胺、吡啶、苯胺、苯肼等有机碱,与其共轭酸组成缓冲溶液,可控制溶液的pH,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达到沉淀分离的目的。,37,氢氧化物沉淀分离的特点:,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溶度积有些相差很大,通过控制酸度使某些金属离子相互分离。氢氧化物沉淀为胶体沉淀,共沉淀严重,影响分离效果。,如何计算某一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值?,38,采用“小体积”沉淀法小体积、大浓度且有大量对测定没有干扰的盐存在下进行沉淀。如:在大量NaCl存在下NaOH分离Al3+
11、与Fe3+。控制pH值选择合适的沉淀剂:不同金属形成氢氧化物的pH值、及介质不同。如:Al3+、Fe3+、Ti(IV)与Cu2+、Cd2+、Co2+、Ni2+、Zn2+、Mn2+的分离。采用均匀沉淀法或在较热、浓溶液中沉淀并且热溶液洗涤消除共沉淀。加入掩蔽剂提高分离选择性。,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给出解决方案,39,()硫化物沉淀分离,硫化物沉淀分离法所用的主要沉淀剂是H2S。H2S是二元弱酸,溶液中的S2-与溶液的酸度有关,随着H+的增加,S2-迅速降低。因此,控制溶液的pH值,即可控制S2-,使不同溶解度的硫化物得以分离。,40,硫化物沉淀分离的特点,硫化物的溶度积相差比较大,通
12、过控制溶液的酸度来控制硫离子浓度,而使金属离子相互分离。硫化物沉淀分离的选择性不高。硫化物沉淀大多是胶体,共沉淀现象比较严重,可以采用硫代乙酰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水解进行均相沉淀。适用于分离除去重金属(如Pb2+),41,硫代乙酰胺水解 在酸性溶液中:CH3CSNH2+2H2O+H+CH3COOH+H2S+NH4+在碱性溶液中:CH3CSNH2+3OH-CH3COO-+S2-+NH3+H2O,42,()其它无机沉淀剂,43,常见阳离子的两酸两碱分离,44,、有机沉淀剂,根据形成沉淀反应机理的不同,一般可将有机沉淀剂分为 螯合物型 离子缔合物型 三元络合物型。,45,46,类型:(1)螯合物型有
13、机沉淀剂 螯合物型的沉淀剂种类最多,8一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丁二酮肟、铜铁灵、新铜铁灵、铜试剂、苯肼酸及其衍生物,芳香族氨基酸、苯异三唑等。,47,(2)离子缔合型有机沉淀剂缔合型有机沉淀剂有:苦杏仁酸及其衍生物,二苦胺,四苯硼酸钠及联苯胺,氯化四苯肼等。(3)三元络合物有机沉淀剂能形成三元络合物沉淀的有机沉淀剂较少,例如:吡啶在SCN存在下,可与Ca2+、Co2+、Mn2+、Cd2+、Zn2+等离子形成三元络合物沉淀;在Cl-存在下,1,10邻二氮杂菲与Pd2+形成三元络合物沉淀。,48,常用有机沉淀剂,49,(二)共沉淀分离,所谓共沉淀是指在一种难溶化合物(载体)从溶液析出的同时,由于表面
14、吸附等原因,溶液中某些可溶性杂质被沉淀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的现象。利用共沉淀作用,可以对痕量组份主要是无机离子进行分离富集。这种富集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富集倍数高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各种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分离、富集及分析。共淀剂可分为无机共沉淀剂和有机共沉淀剂两大类。,50,51,(1)分类:无机共沉淀剂可分为:吸附共沉淀,混晶共沉淀用得较多的是具有吸附作用的氢氧化物、硫化物的沉淀。如 Fe(OH)3、AI(OH)3、Mn(OH)2、PbS、CdS、SnS2、CuS等,都是常用的无机共沉淀剂。(2)特点:无机共沉淀剂,比表面积大,因而吸附富集效率高。选择性不高,但由于痕量组份经富集后可用原子光谱法
15、分析,因而不影响测定效果。,、无机共沉淀剂,52,(3)常用无机共沉淀剂,53,2、有机共沉淀剂,(1)分类:有机共沉淀剂可分为:离子缔合物 惰性共沉淀 胶体的凝聚(2)特点:富集效率高可富集PPb级的痕量元素 选择性高。有机载体可借灼烧而挥发除去,因而不存在基体元素对痕量元素测定的干扰问题。,54,(3)常用有机共沉淀剂,55,甲基紫的NH4SCN溶液沉淀Zn 2+(离子缔合物),56,四、共沉淀分离富集法的应用与进展,新共沉淀剂的研究与应用(1)新的金属氢氧化物和其它无机共沉淀剂 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共沉淀捕集剂以其不需有机试剂、易于离心分离以及回收率高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最早使用和用得最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淀分离 沉淀 分离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