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和澄清》PPT课件.ppt
《《沉淀和澄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淀和澄清》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6章 沉淀与澄清,16.1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7.2.1 沉淀分类 1.自由沉淀单个颗粒在无边际水体中沉淀,其下沉的过程颗粒互不干扰,且不受器皿壁的干扰,下沉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形状、密度保持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沉速也不变。2.絮凝沉淀在沉淀的过程,颗粒由于相互接触絮聚而改变大小、形状、密度,并且随着沉淀深度和时间的增长,沉速也越来越快,絮凝沉淀由凝聚性颗粒产生。3.拥挤沉淀当水中含有的凝聚性颗粒或非凝聚性颗粒的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大量颗粒在有限水体中下沉时,被排斥的水便有一定的上升速度,使颗粒所受的摩擦阻力增加,颗粒处于相互干扰状态,此过程称为拥挤沉淀。,水中悬浮颗粒依靠重力作用,从
2、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16.1.2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 假设沉淀的颗粒是球形,其所受到的重力为:(16-1)所受到的水的阻力:(16-2)CD与颗粒大小、形状、粗造度、沉速有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16-3)达到重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令式(16-3)左边为零,加以整理,得沉速公式:(16-4),颗粒在水中受重力和阻力作用,阻力系数,式中虽没有雷诺数但CD与雷诺数有关,CD与Re有关,见图7-1。,1.斯笃克斯公式当Re1时:呈层流状态(16-5)斯笃克斯公式:(16-6),2.牛顿公式 当1000Re25000时,呈紊流状态,CD接近于常数0.4代入(16-5)得牛顿公式:
3、(16-7)当1Re1000时,属于过渡区,CD近似为(16-8)代入得阿兰公式:(16-9),16.1.3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拥挤沉淀1沉降过程分析 如图7-2,整个沉淀筒中可分为清水、等浓度区、变浓度区、压实区等四个区。,以交界面高度为纵坐标,沉淀时间为横坐标,清水区与等浓度区交界面称为混液面,2.肯奇沉淀理论 由图7-2可知曲线a-c段的悬浮物浓度为C0,c-d段浓度均大于C0。设在c-d曲线任一点Ct作切线与纵坐标相交于a点,得高度Ht。按照肯奇沉淀理论得:(16-10)作Ct点切线,这条切线的斜率表示浓度为Ct的交界面下沉速度:(16-11),3.相似理论 当原水颗粒浓度一样时,不同
4、沉降高度的界面沉降过程曲线的相似性(见图7-3),即(16-12),16.2平流式沉淀池16.2.1 非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速始终不变。水流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颗粒沉到底就被认为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理想沉淀池的工作情况见图7-4。,原水进入沉淀池,在进水区被均匀分配在A-B截面上其水平流速为:(16-13)考察顶点,流线III:正好有一个沉降速度为u0的颗粒从池顶沉淀到池底,称为截留速度。u u0的颗粒可以全部去除,u u0的颗粒只能部分去除。对用直线III代表的一类颗粒而言,流速v和
5、u0都与沉淀时间有关(16-14),将上式代入(16-13)得:(16-15)LB是沉淀池水面的表面积A,因此上式也表示产水量。(16-16)一般称 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表面负荷在数值上等于截留速度u0,但含义不同。,设原水中沉速为ui(uiu0)的颗粒的浓度为C,沿着进水区高度为h0的截面进入的颗粒的总量为QC=h0BvC,沿着m点以下的高度为hi的截面进入的颗粒的数量为hiBvC(见图7-4),则沉速为ui的颗粒的去除率为:(16-17)根据相似关系得:即(16-18),将式(16-18)和(16-19)代入(16-17)得特定颗粒去除率:(16-20)将(16-16)代入(16-
6、20)得:(16-21),由上式可知,颗粒在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而与其它因素(如水深、池长、水平流速、沉淀时间)无关。(1)E一定,颗粒沉速u越大,表面负荷越大,产水量Q大;或当Q、A不变时,u大则E增大。u的大小与混凝效果有关,应重视加强混凝工艺。(2)u一定,增大A,可以增加产水量Q或增大E。当容积一定时,池深浅则A增加,E可以提高,故可以降低水深“浅池理论”。(斜管、板发展基于此理论),理想沉淀池理论,16.2.3 理想沉淀池的总去除率 所有能够在沉淀池中去除的,沉速小于uo的颗粒的去除率为:(16-22)沉速大于和等于u0的颗粒全部下沉去除率为(1-p0),因此理想沉
7、淀池的总去除率为:(16-23)式中p0沉速小于u0的颗粒重量占所有颗粒重量的百分率;,16.2.4 非凝聚性颗粒的沉淀实验分析 非凝聚性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实验,用一个圆筒进行,如图7-5所示。在圆筒水面h处开一个取样口,要求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浓度为C0;然后在分别在t1,、t2、tn时取样,分别测得浓度为C1、C2、Cn,对应的沉速分别为h/t1=u1、h/t2=u2、h/tn=un。设p1、p2、pn 分别代表C1/C0、C2/C0、Cn/C0则1-pi表示所有速度大于等于ui的颗粒所占的比例,pi代表沉速小于ui的颗粒所占的比例,见图7-5。去除率百分数为纵坐标,沉速为横坐标。,具有沉
8、速u1、u2的两种颗粒之间的颗粒浓度分数为p1-p2,如果两颗粒无限接近为具有ui的特定颗粒,那么其含量为dpi,就可以导出16-23,该式的积分项表示所有小于截留沉速u0的颗粒的“颗粒去除分数”,1-p0表示所有大于截留沉速u0的已经去除的颗粒分数。,颗粒大小、形状、密度随深度和时间有所变化,沉速逐渐增大,2.计算 对于某一表面负荷而言,根据凝聚性颗粒去除百分数等值线,可以得出总的去除百分数(见图7-8):(16-24),16.3 平流沉淀池的基本结构 16.3.1 基本结构 平流式沉淀池分为进水区、沉淀区、存泥区、出水区4部分。1.进水区 进水区的作用是使流量均匀分布在进水截面上,尽量减少
9、扰动。一般做法是使水流从絮凝池直接流入沉淀池,通过穿孔墙将水流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整个断面上,见图7-9。为使矾花不宜破碎,通常采用穿孔花墙 V0.15-0.2 m/s,洞口总面积也不宜过大。,2.沉淀区 沉淀区的高度一般约34m,平流式沉淀池中应减少紊动性,提高稳定性。紊动性指标为雷诺数,(16-25)稳定性指标为弗劳德数,(16-26)能同时降低雷诺数和提高弗劳德数的方法只能是降低水力半径R,措施是加隔板,使平流式沉淀池L/B4,L/H10,每格宽度应在38m不宜大于15m。,4000-1500010-5,3出水区 通常采用:溢流堰(施工难),淹没孔口(容易找平)见图7-10。孔口流速宜为0
10、.60.7m/s,孔径2030mm,孔口在水面下15cm,水流应自由跌落到出水渠。为了不使流线过于集中,应尽量增加出水堰的长度,降低流量负荷。堰口溢流率一般小于500 m3/m d,目前我国增加堰长的办法如图7-11。,4.存泥区及排泥措施 泥斗排泥:靠静水压力 1.5 2.0m,下设有排泥管,多斗形式,可省去机械刮泥设备(池容不大时)穿孔管排泥:需存泥区,池底水平略有坡度以便放空。机械排泥:带刮泥机,池底需要一定坡度,适用于3m以上虹吸水头的沉淀池,当沉淀池为半地下式时,用泥泵抽吸。还有一种单口扫描式吸泥机,无需成排的吸口和吸管装置。沿着横向往复行走吸泥。,16.3.2 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淀和澄清 沉淀 澄清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43869.html